船坞之内,无数工匠正对着一艘巨舰做着最后的检查,大船首尾足有五十几丈长,二十余丈宽,人站在其面前,显得十分渺小。
“陛下,这就是江南船厂制造的第一艘巨舰,按陛下要求,船体加厚,外层覆盖薄铁皮,内置二十门新式火炮,可同时乘千余名士兵作战。”
陈友谅望着眼前的巨舰,兴致勃勃的向宋青书介绍道。
自从宋青书在朝堂之上定下对元策略,大明船匠们没日没夜,终于在两个月后造好了第一艘可远洋的战舰。
“这只是战舰,同时还有运兵船也在赶造,相信半个月内可以完工,除去水手运兵船可一次乘纳三千士兵,同样外覆铁皮,保证防御能力。”
又指向船坞边正在建造的另一艘巨船,陈友谅向在场众人介绍道。
“很好,如此一来我大明士兵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了!”
宋青书很是高兴,看着眼前的大船,幻想着大明无数士兵可凭此到达世界上任何角落,将每一片土地都征服,宋青书就忍不住兴奋。
区区一个元朝,哪里能满足宋青书的胃口,这只是起点,他要的是全世界。
只有把所有版图都纳入大明手中,让华人统治这个世界,才不会有后世那些耻辱!
“陈爱卿,建造这一艘船需要多少时日?原材料可否足够使用?”
随后宋青书又问出一些问题,陈友谅一一作答。
因为是头一次建造,首艘船是会慢一些,可等到工匠熟练之后,速度也会提升很多。而原料方面,江南造船厂也不用发愁。
原本在江南附近的各个船厂之中,就存着不少木料,全都是当初蒙元时留下的,甚至还有南宋时保留下来的木料,所以关于材料方面,造船厂根本不担心。
“好!命令工匠,需要什么尽管提,同时给熟练的船匠工钱翻倍,我要尽快见到我大明海军成型!”
宋青书拍了拍陈友谅的肩膀,夸奖其用心,顺便对这远处正在忙碌的造船工匠们大喊,告诉他们皇帝不会吝啬,只要能尽快造好战舰,保证让他们衣食无忧。
听到宋青书的话语,忙碌的船工们也兴奋起来,原本只是以为服徭役的船工,哪里会想到会有工钱,不成想来到造船厂后,不但有工钱可拿,而且平常的待遇也好。这回见到了皇帝,更是表扬了他们,还涨了工钱。
这一下子,所有工匠更有干劲儿了,恨不得以后日夜不停的打造战船,以报答皇帝的恩赏。
“陈爱卿,既然已有一艘战舰完成,尽快安排水手训练,掌握船只操控,形成战斗力,等我大明海军拿下元大都之后,我记你头功。”
宋青书心情大好,带着群臣返回。
而远在黄河对面的元军大营之中,汝阳王正眉头紧锁。
“敏敏,如今宋青书称帝,创建伪朝,为何却沉寂下来,不来进攻了?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只因为大明建朝之后,汝阳王深怕明军大军打过黄河,一直在加紧防御,却迟迟没有等到应有的攻击,心中十分困惑。
“父王这是在担心什么?对面没打过来,不正好让士兵继续加固防线?”
赵敏聪慧,心中已然猜到明军必然会有什么阴谋,但具体是什么却猜不出来,而且她也不想提醒汝阳王,反正就算元兵输了,她也有足够的退路,宋青书可是答应过她,在大明会给她一个官职。
到了那时,她只要投降明军,劝阻住父亲反抗,必定能保住全家姓名。
“只是明军迟迟不来进攻,朝廷中又要多生口舌,说我们这是空耗国力,那群蛀虫贪图享乐,怎会知前线压力!”
汝阳王并不害怕打仗,他担心的是朝廷方面对他构筑的黄河防线不满。已经花费了那么多钱财,却不见战事,皇帝面前肯定积攒了不少参他的折子了。
“那父亲干脆撤了防线,班师回朝好了,等到明军打到大都城下,这些老东西自会知道父王的作用。”
赵敏也是打心里瞧不起朝廷上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官员,大敌当前,却还不思退敌之策,每天就会找前线将官的麻烦。
“父王,不如我们降了吧,尽早投靠大明,凭借如此之功,父王必能在明朝谋到重要官职。”
这些时日以来,赵敏有事没事就在汝阳王面前提大明治下如何的好,还有新皇宋青书的英明神武,就是想在汝阳王心中埋下种子,让其以后投降能减少心理负担。
汝阳王气愤的瞪了一眼赵敏,大声呵斥:“敏敏,我是大员的王爷,怎可不顾祖宗基业,投降敌人,以后这样的话你休要再提!”
“可是哥哥他……”
赵敏还要继续讲话,却被汝阳王打断。
“如今已经知道扩廓帖木儿还活着就好,他在明军那里没有受到侮辱,我也就放心了,至于还能不能接回他,哎……算了。”
早些时日,大明就送来王保保给汝阳王的信件,也让汝阳王知道这个义子还没有死,至于汝阳王想要将其交换回来,大明却没有回答,只是说他们一家人早晚会见面的,就没了下文。
如此汝阳王也就没了想法,而且心中无奈更甚,因为他从大明信使口中听出了大明的自信,那就是连他也要一并活捉,不然怎么会说出他们全家早晚会见面?总不能是被元军打败吧?汝阳王自己都不相信……
见父亲只是简单训斥了一句自己,赵敏面上没有表现,心中已经高兴不已,前些日子她在汝阳王面前提出这些话的时候,汝阳王早就喝骂起来。
如今态度已经改变了不少,看来汝阳王的心态也随之变了。
此时的赵敏就是等待,看看宋青书想要以何种办法渡过黄河,将元军百万大军降服。
到那时,赵敏就能开开心心去大明当官,也能施展平生抱负,让世人见识到,女人不比男人差,也可以证明宋青书那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