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土地(1 / 1)

“我明白了师父!怪不得您让老朱我当这个刑部尚书呢!刚开始我还纳闷,其他跟着您的兄弟们还能带兵大掌柜,怎么我就做了个文职?原来是这个意思呀!”

“师父您放心好了,但凡被我抓到的贪官污吏,我一定把他们的皮给扒了,然后里面填上稻草,再挂在城楼上示众!让天下的官员再也不敢苛待百姓!”

朱重八恍然大悟一般,急忙拍着胸脯对宋青书保证道,直言自己在刑部一定会严惩那些贪官污吏,让他们后悔搜刮民脂民膏。

“呵呵,你做事我放心,我相信你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宋青书看着朱重八保证的样子,呵呵一笑,他是知道老朱能干出剥皮揎草这个事,毕竟历史上老朱当了皇帝后,不少贪官就是这个下场。

“那这和师父您不给群臣封地有什么关联么?难道您是担心咱们这些人以后也会当贪官不成?那这可就难办了,让老朱我真的扒了他们的皮,我恐怕还真的不忍心下手。”

“要不老朱我私下和兄弟们提个醒,让他们看好自己的手,别干这些丢脸的事,省的以后真落在我手里。”

朱重八思索一下,认为宋青书不给大家伙儿封地,就是怕众人以后也会有贪污的想法。

那他就得提醒众兄弟们了,否则真有剥皮那一天,朱重八他自己也不忍心。

就在二人要继续聊下去的时候,庭外的侍女走了过来,向宋青书汇报丞相刘伯温有事禀报。

“正好,你们两人都在,我就把我心中的一些想法和你们说说,让你们知道一些。”

见刘伯温也来了,宋青书正好和这两人一起说明一下心中想法。

很快,刘伯温就在宫女的带领下,来到凉亭之中。

“臣刘基参见陛下!”

见到宋青书,刘伯温立即上前行礼。

“伯温不必这样,咱们私下里还是随意些的好。”

宋青书笑眯眯的让刘伯温不用这样讲礼数,自己还是有些不习惯。

“陛下,您安排臣办的事,我已经吩咐人去办了。不过陛下您也知道,此事难度颇大,估计会很耗时间,所以请陛下谅解。”

因为还有朱重八在,所以刘伯温并没有说出宋青书让他去办的是什么事。

“我知道,丈量土地与人口统计费时费力,你派去的人用心就好。”

没想到宋青书直接说了出来自己安排刘伯温私下去做的事情,这让刘伯温偷偷瞄了一眼朱重八,果然深得圣眷,都没想着背着。

“陛下,臣还是有些不明,丈量土地与统计人口两件事,明明已在朝堂上颁布,让户部的去做了统计,为何还要臣配合锦衣卫私下再调查?”

刘伯温知道帝心难测,但也不至于这样不信任手底下的官员吧。这难道是想以后朝堂上干件事,私下锦衣卫再暗中监视着么?

这让刘伯温心里有些堵得慌,对于宋青书安排设立锦衣卫这个部门有些不爽。

“刘基切勿多心,实在是这两件事太过于重要。你也知道,世家大族、地主豪强们有太多的办法隐瞒土地面积和家中人口,所以户部那些人下去,必定得不到真实数字,甚至还会差的太多,所以我必须要明面上吸引住这些人的注意,暗地里得到准确的信息。”

宋青书看出刘伯温的不满,于是出声对其解释。

实在是因为古代对于田地、人口的统计,向来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隐瞒田亩对于那些地方大族来说,是必然会去做的事情。

而宋青书心中所想则必须要得到准确的田地数目,哪怕不用太准确,也不能相差太多。

“原来如此,是老臣愚钝了。”

刘伯温知道宋青书是这么想的,心中不满减少了一些。

“刘基,你知晓古今,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你说说,历朝历代,为何大多只能支撑二、三百年,就要重新换一番天地?”

让朱重八和刘伯温坐在自己两侧,宫女给二人斟茶后,宋青书开口询问刘伯温。

“这个原因有很多,不外乎是皇帝昏庸无能,官员结党营私、贪腐成性、碌碌无为,士兵缺乏战意,外族侵略,天灾人祸等等等等。一个王朝的更替有太多的原因,不知陛下认为臣答的如何?”

刘伯温想了一下,却没有给宋青书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一个王朝的灭亡因素实在太多,刘伯温也不知宋青书想知道哪一方面,所以就列举一些出来。

对于这个问题,每一任皇帝和官员都会思考与总结。

刘伯温只当宋青书初登皇位,就担心大明的未来,这样挺好,证明宋青书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天下最好的老师教导皇帝,皇帝又怎会昏庸?官员都是层层选拔出来,有多少是真正庸庸之辈?至于士兵和外族侵略,哪朝哪代不是靠士兵将那些外族赶跑,重树华夏?要我说,这些都不是一个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听完刘伯温的话,宋青书却是微微一笑,随后将刘伯温列举的这些例子一一驳回。

“那不知陛下以为是何种原因。”

刘伯温一愣,然后纳闷的看向宋青书,想听听他的答案是什么。

“重八,你为何要参加义军?”

宋青书没有直接回答刘伯温,反而是转头问向朱重八。

“我?为了吃口饱饭吧。”

朱重八很想说的是,师父难道不是你安排我进的明教么?但是他没敢这么答,只是稍微思索一下宋青书之前和自己的对话,然后想出了答案。

朱重八明白,就算没遇到宋青书,自己也是一个乞丐,若是有幸没饿死,等到义军兴起之时,他也会因为一口饭而去参军,所以归结下来还是为了那口吃的。

“咱们华夏的百姓是最好的百姓,他们只要能有一口吃的,哪怕是再艰难,也会坚持在自己的土地之上。而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真正的原因就是百姓连吃都吃不上,是真的没有活路。”

宋青书知道,但凡有一口饭吃,华夏的百姓都不会有造反之心。

“陛下的意思是王朝覆灭的原因是百姓吃不上饭,造朝廷的反?可造反有几人能成?这也不应该是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吧。”

刘伯温却不同意宋青书的观点,古来是有不少农民起义,但哪一个真正成功过?不过是痼疾罢了。

“对,这也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土地!”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奋斗在激情岁月 有病才修仙! 种田女登权力巅,谢谢诸位不做人 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 劫灭天狱 神医下山和女总裁闪婚 崩铁:超绝妈宝龙这一块儿 太监重生:这一世我要做快活王 明天的明天是今天 执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