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参与到了历史进程之中,宋青书就要去做些什么。
起码不能让几百年后那些屈辱的历史再次出现,所以现在就要把一切从源头上掐灭。
趁着其他国家都没有发展起来,大明还处在世界巅峰的时候,就要把其他国家全都归于大明。
以后也别什么鹰、牛、鸡了,都要跟着姓华!
这也是宋青书要大力发展海军的主要原因,什么绕过陆地直奔元大都,不过是顺手做的事。
宋青书真正要的是让大明的军队能到达世界的任何地点,将所有版图都纳入大明手中。
但是这些宋青书不会和其他人说,只能慢慢引导这些人,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探索海外,逐渐为大明占领那些地方。
至于在朝堂之上直接说出自己对元的军事计划,害不害怕泄露出去?
根本无所谓!
先不说如今朝堂之上这些大明官员全都是大明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失心疯了才会出卖这些情报给日落西山的元廷。
就算这作战计划被元廷知道又如何?
元廷还有足够的兵力布置在塘沽口防止大明的海军登陆么?
难道要从黄河防线上抽调兵力?那黄河防线不守了?
并且现在说是要从塘沽口登陆,到时候就一定要从这里登陆作战么?
山东半岛,渤海湾那么多地方都能够登陆,元廷有多少兵能把整个沿海都防住?
所以这就是阳谋,根本不怕元廷知道大明的进攻计划。
之所以选择塘沽口登陆,无非就是因为那里离大都最近,能够快速让军队打入大都,捉住元顺帝,降低黄河防线上汝阳王的抵抗。
但就算捉不住元顺帝也无所谓,到时候整个北方都被大明士兵攻打下来,独留下黄河防线上的百万元兵。
他们也会军心大乱,只有投降一条路。
朝堂上武将们知道了宋青书的计划,无不支持,就等新式战舰制造出来,他们就能立这不世之功。
而文臣们也全都闭嘴,宋青书已经制定好了计划,他们也不做无用功,全力配合就好。
之后朝堂上,众人又讨论了民生、律法等等问题。
宋青书任由文臣们商讨,只等他们制定好后,交由自己定夺就行。
直到退朝,宋青书终于能够放松下来,像这种大朝会也不是天天开,他能够轻松几天了。
而刚一退朝,就有不少人围住了朱重八。
“老朱,咱们这些人虽然都是跟着陛下南征北战一起打天下的,但论关系,还是你和陛下最为亲近。刚刚在朝堂之上我们都不敢提出来,要不你私底下去问问陛下,看看他是什么意思可好?”
一名大臣率先开口,问出所有人心中的疑虑,希望朱重八作为众人的代表,去问问宋青书众人所关心的问题。
“陛下所做必有其深意,咱们还是不要妄自揣测。不过这确实事关咱们所有人,我就斗胆进宫问一问陛下吧。”
朱重八其实在心中也是很想去问宋青书,所以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众人的请求。
所有人都满怀期望的看着朱重八,希望他能够从宋青书口中得到答案。
而所有人想知道的就是,大明立国,所有人都得到了不少赏赐,却没有一人得到封地,这太不正常了,绝对不能是宋青书忘记了!
众人是当了官也得了赏赐,可是最重要的土地却没有分到。
刚开始时还以为是自己一个人听错了,等到私底下已沟通,才发现所有人都没有得到封地。
这一下众人可都心生不满了,要知道在古代这个农耕社会,土地才是安身立命的重点。
钱早晚会花光,官职也不能传给儿孙,唯有土地才能世代相传,让儿孙一直好好生活下去。
跟着打仗推翻元朝,大家伙儿不就为了多吃一口饭么?
现在宋青书只给了官职和赏赐,没有封地,他们没有第一时间闹上去,已经算是好的了。
所以这才围住和宋青书关系最好的朱重八,想让他替众人出头,问问是不是宋青书把这事给忘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朱重八见到了宋青书。
“陛下,臣有事打扰,望陛下以解臣之疑惑。”
见到宋青书后,朱重八行了个大礼。
如今二人身份已是君臣,朱重八不得不更加恭敬。
“诶,重八,现在又不是朝堂之上,没有外人,你我师徒二人就不必整这些虚的了,私底下你还是喊我师父听着顺耳。说说你来找我干什么?是觉得我给你赏赐的不够?”
宋青书笑眯眯的看着朱重八,将其搀扶起来。
自从来到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之后,宋青书对两个人格外的好,一是张无忌,二就是朱重八。
毕竟是宋青书夺了这二人该有的命运,对他们好一点,权当是补偿了。
带着朱重八来到后花园凉亭中,师徒二人对坐下来,等侍女上好了茶点之后,朱重八这才开口道。
“陛……师父,您是不是忘了点什么?还是说你对咱这些人有意见呀?”
听到朱重八这样说,宋青书也是一头雾水。
“老朱你有什么直说,师父我这一天天要忙挺多事的,要是忘了什么你就提醒我就好。”
实在不知道朱重八想问什么,宋青书只得让其明说。
“就是关于所有人封赏的问题,师父你是不是忘了给大家伙儿封地了?”
思量好久,朱重八终于开口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问题,然后低着头,不敢去看宋青书。
沉默,凉亭之中沉默了很久,宋青书就这么一直盯着朱重八,朱重八则是低着头,冷汗不住流下来。
“重八,你父母是怎么死的?”
朱重八感觉自己禁不住宋青书的威压时,宋青书终于开口说了话。
趁这个机会,朱重八赶紧擦了一下脸上汗,然后心中疑惑,师父为何会问这个问题,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
“回禀师父,家父家母都是饿死的。”
虽然不知道自己父母的死和不给众人分地有什么关系,朱重八还是给了宋青书答案。
“师父知道你们家世代为农,可是一个农民,却饿死在自己的土地上,重八,你说这是不是天下最可笑的话?”
宋青书意味深长的看着朱重八。
“可那是因为天气连年大旱,官府又不减税,家里的粮食都交上去了,这才没有活命的粮食。”
说到这里,朱重八眼中满是怒火,要不是苛捐杂税严重,父母怎会活活饿死?
“是呀,苛捐杂税,那你想看到日后咱大明的子民也过这样的生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