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0激涌年代 > 第73章 此歌,当传唱!

第73章 此歌,当传唱!(1 / 1)

吕胜达夜不能寐,思来想去还是把电话拨到了京城。

电话响了七八声,才有人接。

“喂,国宝,我胜达啊。告诉你,今天碰到了一首非常了不起的新军歌,我太振奋了!”

刘国宝本已经脱了衣服准备睡下,岂料客厅电话响个不停,他怕有什么急事,赶紧披上衣服过来。

结果是老战友吕胜达打来的,刘国宝一听有新军歌,而且吕胜达言语中如此推崇,他一下子睡意全无。

刘国宝和吕胜达两人认识十几年了,原是一个军乐队的,后来刘国宝经部队推荐进入京城音乐学院进修,专攻军乐作曲,师从国家级功勋作曲家罗琅。

刘国宝学业优秀,后来就留在京城音乐学院任教了,不过定期会到各部队驻地进行军爷教程和交流,他和吕胜达对军乐的创作和推广都有一种近乎虔诚的使命感,属同道中人,所以十几年来不仅关系没有变淡,反倒交流越发多了。

这不,吕胜达发掘到《当那一天来临》这首新的军歌,睡不着时都要打长途电话给刘国宝。

既然他未寝,国宝亦未寝,通上电话了,必须要好好分享下这首新军歌。

吕胜达因为太过亢奋说话都有点磕绊,刘国宝耐心听完吕胜达噼里啪啦的一串话,才问:

“你是从哪听到这歌,你们陆军学院的军乐队去其他地方交流了?”

“没有,是今年来我们陆军学院参加联合军训的一名新生,说是他自己作词作曲的。我听了两遍,确实气势磅礴,战意凛然。好久没有听过这么让人热血上涌的军歌了。”

“真有这么好?那你哼了两句我听听?”刘国宝道。

吕胜达现在满脑子都是《当那一天来临》的旋律,歌词他就记住了两三句高潮部分,于是道:

“歌名叫《当那一天来临》,我现在还没有拿到完整的歌词和曲谱,不过旋律我记下了大半,也有几句高潮歌词,我唱一下你听听。”

吕胜达说完,清了清嗓子,开始唱:

刘国宝专攻军乐作曲,他听吕胜达哼唱了大半段旋律,内心已有了初步判断。

再加之那几句关键性的歌词,刘国宝管中窥豹,当即道:

“这首新的军歌,怕是不得了!”

吕胜达见刘国宝与他的判断一致,哈哈笑道:“咱俩确实是知音啊,换句话说,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不过吕胜达语气一转,郑重道:

“但我心里还有个担心。等我明天拿到这首歌的词和谱,发个电报给你,你也一起看看。最重要一点,希望你帮忙查查,这首歌在外面是否有人唱过,是否真的为全新的军歌。”

刘国宝知晓了吕胜达的担心,追问道:

“这点我来核实下。不过,你刚才说这首新的军歌是一名大一新生创作的,你先说说这个新生的情况?”

“说来也是凑巧。今天晚上军校组织三校新生集合学唱军歌,我下连队去巡视。有个环节是让新生们唱一唱自己会的军歌,有个女学生唱了首《军港之夜》,一开口,仿佛是苏小茗本人在场,唱的是真好啊”

吕胜达说着说着自觉有点偏题,赶紧把重点拉回来继续说:

“有个申旦的大一新生,叫李牧,他问能不能唱自己写的军歌,我同意了。

原本没太大期待,你说十七八岁的新生能写出来什么军歌?

结果,他一唱这首《当那一天来临》,让我顿觉汗颜。

第一遍听时,光欣赏旋律了,我请他再唱了一遍,第二遍我不听曲只听词,发觉这真是曲也好,词也好。而且词曲都不复杂,适合大规模传唱。

对了,这个李牧前几天在我们军校也是风光了一把,他有见义勇为事迹,被评为个人一等功。”

刘国宝听完点头,道:

“才18岁就能写出来这种水平的军歌,确实让人不敢置信。但照你这么说,这名新生应该品性不错,又是申旦的高材生,应该不至于说谎。当然,这点我会核实清楚的,看这首歌是否有人创作在先。”

“行,那我就不打扰你了,早点休息。明天我拿到这首歌的完整词曲后,发电报给你。”

“恩。挂了,早点休息。”

次日,上午8点。

吕胜达贴心地让助手到29连队训练的地方接李牧,并且以军乐队的名义向连队提出借调申请,借调时间为半日。

29连队其他新生看着李牧,满眼的羡慕。

有些人是羡慕他一上午不用训练,有些人是羡慕他的才华和本事。

连之前瞧李牧不顺眼的黄明杰,如今都谨慎做人了。

军乐教研室。

陆军学院的军乐队有专门的练习场所,不过今天军乐队没有集合,吕胜达在军乐教研室招待了李牧。

“李牧同学,你看需要什么,我安排人准备。”

吕胜达和颜悦色,在李牧面前没有半分架子。

“吕主任,有没有专门的五线谱本或乐谱纸?”

其实普通的稿纸也行,但涉及到音符书写,乐谱纸更加规范和方便,不然还得在普通纸张上自行绘制五线谱。

吕胜达显然早有准备,让助手取来几张乐谱纸。

“你先写着,不够再说。”

李牧接过乐谱纸,掏出钢笔开始书写。

词曲内容都在他脑子里,所以写起来非常流畅。

顺滑的笔触下流出一串串音符。

等曲谱写好后,李牧才按照节奏填词。

吕胜达一直盯着李牧握笔的手,光是写曲谱这点,他便判断出李牧是个熟手。基于此,他对于李牧自身创作军歌的说法,更信了几分。

见李牧停笔,吕胜达才问道:

“你用这支钢笔书写,确实丝滑无比。这就是前段时间丢的那支钢笔?”

李牧没想到吕胜达竟然也知晓此事,便点头道:“确实前段时间被人拿走了,不过幸好次日便找回。”

吕胜达既然听过此事,对于钢笔的价值也有耳闻。他猜测,既然李牧用得起这么高端的钢笔,怕不是出身于音乐世家,或者是家境殷实,自小便接触音律。

李牧倒没在意吕胜达怎么想,他把写好词曲的乐谱纸交给吕胜达,道:

“吕主任,你看看。这首歌,不仅适合独唱,合唱也非常有表现力。”

吕胜达自然深知这点,点头:

“这首歌确实适合大规模传唱。也得感谢你,为军乐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啊!”

李牧略一沉吟,还是开口问:“吕主任,不知道您是否听说过作曲家罗琅?”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李牧内心是有点忐忑的。他也不敢完全断定,这个世界和他前生是并行时空,就会有一模一样的人。

在这个世界苏醒后,其实吕胜达是他第一个接触到的,对于军乐这块有研究的人,对于国内着名的作曲家,吕胜达应该起码听说过,才有此一问。

果不其然,吕胜达有反应,他脱口而出:“你是说国家级功勋音乐家、作曲家罗琅?创作出《分列式进行曲》那位?”

李牧听此,内心十分高兴,但面上还是保持淡笑,追问:“是的,就是您说的那位。不知道您是否知道这位音乐家的情况?”

吕胜达以为李牧是仰慕罗老先生的音乐造诣和风范,遂道:

“那你可算问对人了,我虽然没当面见过罗老先生,但有位战友,师从罗老先生,如见在京城音乐学院任教。罗老先生今年应该七十多岁了,常住京城,身体还十分硬朗,据说还经常参加活动呢。”

听到这话,李牧放下心来。

倒是吕胜达继续问:“你问罗老先生是有什么事?”

“没有。就是仰慕罗老先生,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拜访他,见上一面。”

李牧这话,让吕胜达觉得猜对了。

如果《当那一天来临》确实是由李牧创作的,等这首歌真正在部队还有社会上载唱开来,那么李牧凭此点,让刘国宝当个中间人问一下罗老先生的意愿,是有希望去拜会的。

当然现在还为时尚早,所以吕胜达也没有说出他的看法,只是邀请道:

“感兴趣的话,我带你看看军乐队的乐器,还有我们平时集合练习的场馆。”

李牧看了眼军乐教研室的挂钟。

此时还不到上午十点。

吕胜达已经帮他请了一上午的假,他现在时间宽裕,便同意跟着吕胜达去逛逛。

几人漫步到场馆。

军乐队乐器室。

吕胜达介绍道:“这里就是我们军乐队存放乐器的地方,目前我们军乐队有三四十人,基本能复盖各种常见军乐乐器的演奏。”

李牧跟着吕胜达缓步参观,这里的乐器函盖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三大类。

木管乐器品类较多,像单(双)簧管、长笛短笛和萨克斯之类的,都属于木管乐器。而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这些,属于铜管乐器。至于打击乐器,就是军鼓、军镲之类的。

吕胜达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军乐队的乐器,将邀请李牧等下次军乐队排练时过来现场参观,李牧客套地应下。

走到乐器室最后一排时,李牧看到上面躺着七八支长短不一的竹笛。

他一时兴起,拿起一支竹笛观摩。

吕胜达见状,笑问:“你也对竹笛感兴趣?这些是军乐队的成员做的,玩一玩还行,要是正式演奏,还上不了台面。”

李牧确实对于竹笛很有兴趣,手头还有根好的竹材呢,他应声道:“其实我最喜欢的乐器就是竹笛。这些竹笛,他们都是怎么刻的?我正好想借一套刻竹笛的工具。”

“这个好办。部队驻地外边正好有一片竹林,这些竹笛的材料都是他们在那找的,我待会让助手去问问,借到后给你送过去。”

“那多谢了。”

等李牧走后,吕胜达安排助手发电报给京城,电报主要内容就是《当那一天来临》的乐谱。

当天下午。

拿到电报的刘国宝,先通览了整首歌的歌词和曲谱。

等找到拍子后,他开始轻轻哼唱起来,随后更是越唱越有感觉,声量也变大了。

“”

“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

刘国宝完全沉浸在歌曲当中。

激扬的歌声从他的办公室传了出来,路过的同事张启智教授听到了,直接推门而入,问道:

“老刘,你唱的是哪首歌?很有气势啊。”

刘国宝见到来人,还是唱完一句词,然后把张启智拉过来,激动道:

“老张,我刚拿到一首新军歌的乐谱,无论词还是曲,都非常好!来来来,一起欣赏下。”

“真有这么神?”

张启智刚才在外面已经听了几句,他从刘国宝手中接过乐谱,看着看着,竟然也不自觉地唱起来。

刘国宝看着张启智越唱越有感觉,也没有打断,反而跟着一起合唱。

两人合唱的声量更大,让整首歌的气势更加恢宏磅礴。

等唱完最后一句,两人还意犹未尽。

“确实是好歌。出自于哪位音乐家之手?”张启智问。

“你绝对想不到,这首歌的作者,据说才18岁!”

“什么?!”

张启智听了这话,先是惊呼,然后震撼,再觉得不可置信,几分钟后才问道:

“你没说笑?”

刘国宝微笑,未直接回答,道:

“其实我也觉得很不可思议,还是需要再核实下。但这首歌是我以前的战友介绍给我的,他今天说和这首歌的创作者刚见过面,有八成概率是一名大一新生创作的。”

张启智拿起乐谱,再仔细赏析这首歌的词和曲。

“这首歌的曲调谱得非常好,咱俩都是搞作曲的,曲好就不用说了,就是单看歌词,写得也非常好啊!”

“特别是‘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年轻士兵渴望创建功勋’这几句,堪称点睛之笔。”

“是的。这首歌的词和曲,都是极其标准的军歌创作手法。”

“”

两人讨论完,刘国宝拿着这首歌的词曲问了好几位同事,得到反馈都是未曾听过,基本能够确定这首歌是新创作出来的。

确认好这点,刘国宝次日中午特意去拜访他的恩师罗琅,将《当那一天来临》的乐谱拿给老师看。

罗琅品鉴过词曲后,让刘国宝演示着唱了一遍。

“”

“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

刘国宝唱毕,急促问:

“老师,您觉得怎么样?”

“你唱得还行,但还没有唱出这首歌的精髓。”

刘国宝尬笑道:“老师,我是想问,您觉得这首歌怎么样?”

这回,罗琅点头夸赞,道:

“此歌,应当传唱。”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美好人生从离婚开始 文豪1979:人民文学家 荒岛求生美女投怀送抱 随母改嫁换新爹,拖油瓶成了团宠 星辰剑神 医路青云:从小医生到权力之巅! 唱歌被告侵权?反手收回版权! 童话:我开始了公主们的游戏 为你入狱,你却提离婚 高玩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