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不绝于耳。
操作飞快。
看着李牧敲完最后一个字,苏同结束计时。
“4分钟不到。”
平均下来,每分钟输入100多个汉字。
苏同知道这已经是国内打字的最高水平了。
前几年,五笔输入法之父王永民,在联合国总部公开演示五笔输入法的操作,每分钟的打字时速也就在100多个汉字。
李牧前世练五笔输入法练了几十年,区区手速,不在话下。
苏同拿起报纸,对照着那段文本。
500多个汉字,毫无错漏,精准快速地被输入计算机。
端的是又快又好。
苏同听陈姐讲李牧是周遭渔村的高中生,没想到还了解计算机这种新兴事物,打字水平还如此之高。
一时间,苏同想起那几个箱子的书稿,决定给这个小伙子安排点工作。
“你在放暑假?有没有兴趣在我这当一回暑假工,赚点零花?”
李牧欣然点头。
苏同见他同意,便开始说注意事项。
“我这攒了几个箱子的书稿,需要有人帮忙把书稿的内容打字录入计算机中。
有几点要求,你注意下,
首先,书稿不能带离别墅,也不能有破损或者脏污。
此外还得对内容保密,不得外传。
”
李牧一一记下工作要求。
“苏老师,这些书稿需要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录入?”
“你自己合理安排时间,两周内做完就行。”
“小李,对于报酬这块,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苏老师,您安排,多少都行。”
苏同考虑了一会儿,说道:
“那这样,我给你300,预付三成,进度过半再付三成,全部做完验收通过后再付剩下四成。先说好,这工作成果,到时候我会让人验收的。”
李牧看苏同出手这么大方,还是稍微推辞了一下:“苏老师,这给的太多了。”
两周的工期就能给出300元的稿酬,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很高了,基本上能复盖掉李牧上大学第一个学期的学费。
“把事情做好最重要,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来?”
“明天就行。”
“那你明天上午9点过来,这期间,每天中午可以包你一餐饭。”
次日。
上午8点50分。
李牧如约到了别墅大门口。
按了门铃。
不一会儿,别墅大门打开,陈姐来接。
“陈姐早上好。”
“小李来了,苏老师已经把事情和我说了,我先领你进去。”
陈姐昨天就听苏老师讲李牧接下来一段时间要来别墅做打字录入的事情,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她心想这活儿总算有人能弄了。
苏老师之前还想让陈姐帮忙做打字录入。
那计算机是个时髦玩意,用处很大。几个箱子的书稿内容,只要录入计算机就能存储成一张小小的光盘。
这样的话,作家外出就不用带着厚厚的书稿,别提有多便利了。
而且书稿存进计算机光盘后,还能复刻多份,有时间直接寄给一些出版社,就能出版刊发了。
作家手头的原稿,可以自己留下作珍藏。
可陈姐觉得自己毕竟上了年纪,这计算机打字录入老是学不好。
她最多一分钟就录个十几个字,手指头一摸到键盘,感觉都动弹起来都不利索。
哪哪都不对劲。
有时候还得苏老师自己上手来打字。
想到这,陈姐对李牧更加热情。
把人领到了计算机桌前,陈姐转身去倒了一杯果汁放到李牧跟前。
“小李,喝果汁。”
说完,陈姐也不走,就盯着李牧的手和键盘。
李牧还以为陈姐是来监工的。
陈姐这才反应过来不太妥当,笑着道:
“小李,你也别笑话我,我就想见识下你打字到底能有多快,苏老师昨天还跟我夸你呢。”
说着,陈姐又补充了一句:
“苏老师平时就在二楼活动,二楼是书房和起居室。他写作时喜欢安静,除了饭点或有急事,我们都不会去打扰他。”
“谢谢陈姐提醒。”
李牧熟练地打开计算机。
“小李,这是今天的书稿,你先打着,中午就在这吃。”
陈姐取来一小叠书稿。
李牧看了起来。
这正是苏同新小说的第一节。
“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
李牧把书稿放到键盘旁边,一边看一边打字。
陈姐只见李牧的手指头在灰色的键盘上仿佛飞舞起来,
噼里啪啦!
不到一刻钟,就录入了两页的内容。
这还是李牧稍微放缓了打字速度。
“哎呀,小李这同样是手指头,偏偏你的就这么灵活。你都不用看键盘吗?就见你手指头动得飞快,这书稿就被录入进去了。”
陈姐对于李牧的打字水平惊叹不已。
这小李不仅长相好,干活还利索。
确实是个招人喜欢的后生。
李牧连着两三天去了那栋白色别墅。
虽然没有在村里大肆宣传,但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很快,村里就流传起了李牧的八卦。
夏天夜里,村里不少男女老少聚在村头大树下纳凉谈天。
“听说光州那孙子,自告奋勇去那白色别墅找了份暑假小工,现在天天去呢。”
“是小娟那个娃?那娃从小学习好,我看这是搭上贵人了。”
“听说是短期做工,只能干一段时间。”
“那待遇肯定低不了,你没看之前那别墅保姆,买个花龙虾就花了200。”
“那也不能这么算,那花龙虾本来就少见,值那个价。”
“听说那别墅里还包每天一顿午餐呢。”
“……”
李牧没那闲工夫关心村里人是咋八卦的,碰到有人明里暗里打探他在别墅做工能赚多少时,他都是微笑点头走开。
他从苏同预付的报酬里拿出来30元,当着李光州的面交给舅妈潘芸,希望接下来半个月家里能改善下伙食。
说实话,李牧前世作为一个出身不错且事业有成的老登,基本上没过啥苦日子。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的二三十年里,全社会的物质资源和食物条件丰富起来了,他完全实现吃食自由,日子算是惬意。
正所谓由奢入俭难,目前的生活条件和伙食水平,他一时之间还真很难再适应。
要想一下子改善居住条件不太现实,李牧把优先性放在了伙食上,希望近期家里的晚饭再添个肉菜。
当然,目前他搞得的这点小钱,可谓是杯水车薪。
考虑到时代背景,目前他能够快速上手的来钱路子,首选还是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