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如同挑选良种,而择时则是决定播种的节气。过早播种可能遭遇倒春寒,过晚则错过生长旺季。
韩风的书房墙上,如今贴着一张精心制作的“核心股票池”表格,上面列出了通过五重滤网筛选出的18家公司。每天收盘后,他都会更新这些股票的价格和估值数据。但新的困惑随之而来:这些好公司,现在就该买入吗?
“再好的公司,买在错误的时间点,也可能承受巨大的账面亏损和心理压力。”他在日志中写道,“我需要一套明确的买入标准,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扣动扳机。”
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在股价连续大涨后追高买入,结果买在短期顶部;或者因为恐惧而在好公司暴跌时不敢出手,错失良机。情绪,始终是投资中最难以驯服的敌人。
“是时候用系统来替代冲动,用规则来战胜情绪了。”韩风下定决心,要建立一套清晰、可执行的买入触发体系。
01 买入哲学:安全边际与概率思维
在制定具体标准前,韩风首先明确了自己的买入哲学。
第一,永远追求安全边际。 “用四毛钱的价格买价值一块钱的东西,”他写下巴菲特的名言,“这不仅提供了下跌保护,更提升了上涨空间。”
第二,采用概率思维。任何买入能够100成功,我要做的是寻找胜率和赔率都对我有利的机会。”
第三,分批建仓。 “拒绝一次性满仓,通过分批买入来平摊成本、管理风险。”
基于这三条哲学,韩风开始构建自己的买入触发体系。他将其命名为“四维买入法”——从四个不同的维度来寻找最佳买点。
这是最符合价值投资原教旨的买入方法,核心是在公司价格显着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入。
通过对公司进行现金流折现分析,计算出内在价值,当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30以上时,进入深度价值区间。
当公司出现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回购、或者员工持股计划买入等情况,且买入价格接近或高于当前市价时,视为积极的确认信号。
“这个维度的买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心,”韩风注释道,“因为通常发生在市场极度悲观时,而且买入后可能继续下跌。”
为了验证这套标准,他回测了贵州茅台在2013-2014年白酒行业危机时的表现。当时茅台市盈率一度跌破10倍,远低于其历史平均的25倍。如果在那个时候买入,持有至今的收益率超过15倍。
韩风深知,价值回归的时间可能很长,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发生。因此,他加入了技术分析的维度,在趋势确立初期买入。
当股价走出典型的底部形态(如头肩底、双底、圆弧底),并放量突破颈线位时,视为趋势反转的确认信号。
短期均线(20日)上穿中长期均线(60日、120日),且所有均线呈现多头排列向上发散。
当布林带经过长期收缩后开始向上张口,股价站稳中轨并向上轨运行,配合成交量放大。
“技术买入的关键是确认,”韩风强调,“不求买在最低点,但求买在趋势确认的起点。”
他举例说明:在2024年初的ai板块行情中,许多股票在底部盘整数月后,出现放量突破关键阻力位的技术信号,此后开启了翻倍行情。
市场先生的情绪总在贪婪和恐惧之间摇摆,韩风要做的就是利用这种摇摆。
当优质公司因短期利空(如业绩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动)而出现过度下跌,跌幅超过20时,往往是错杀机会。
“这个维度最难把握,”韩风承认,“因为要在众人恐慌时贪婪,需要反人性的勇气。”
他回忆起2022年10月市场最悲观的时刻,当时许多优质公司的估值达到历史极低水平,但敢于买入的人寥寥无几。而那些逆势布局的投资者,在随后的反弹中获得了丰厚回报。
确定了买什么和何时买之后,韩风还需要解决“买多少”的问题。他设计了一套金字塔式加码法。
当股票满足任意两个维度的买入条件时,建立初始仓位。
“这一笔最难执行,”韩风标注,“因为是在亏损后继续买入,需要对公司有极强的信心。”
当股价从底部反弹,突破关键阻力位,趋势得到确认后,完成最终建仓。
“通过这种分批买入的方式,既不会错失机会,也不会因一次性重仓而陷入被动。”
韩风选择股票池中的“宁德时代”进行买入推演。
若宁德时代因行业利空下跌,市盈率降至25倍(历史20分位),同时出现大股东增持。
行动: 触发价值维度买入信号,建立20试探仓位。
行动: 触发金字塔加码条件,增加50仓位。
股价触底反弹,放量突破前期高点,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
行动: 触发趋势确认买入,完成最后30建仓。
通过这个推演,韩风验证了买入系统的可操作性。“关键是要严格执行,不被短期波动影响判断。”
在日志的结尾,韩风写下了买入系统的执行纪律:
2 宁可错过,不可做错:机会永远有,本金只有一次。
3 系统不完美,但纪律完美:严格执行系统可能错过机会,但能避免致命错误。
4 买后下跌是常态:建立‘买后必跌’的心理预期,做好仓位管理。
下一步:解决‘何时卖出’这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韩风清楚,这个买入系统还需要在实战中不断完善。但有了明确的标准,他不再会因为市场的涨跌而焦虑不安。他知道自己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那些高胜率、高赔率的买入时刻出现,然后严格执行既定计划。
(第四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