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 > 第36章 估值的方法(四):现金流折现法(DCF)

第36章 估值的方法(四):现金流折现法(DCF)(1 / 1)

peg估值法的掌握,让韩风得以在成长性的迷雾中,找到了一条衡量“价格与增长关系”的清晰路径。他的估值工具箱里,已经配备了应对稳定盈利公司(pe)、周期性公司(pb)和成长型公司(peg)的多种利器。这些工具在实战中相互验证,极大地提升了他决策的胜率和信心。

然而,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同深水下的暗礁,始终潜伏在他的思维深处:所有这些比率估值法——pe、pb、peg——它们衡量的,终究是价格相对于某个财务数据的倍数。它们能告诉我a公司比b公司“更便宜”或“更贵”,但它们本身,并不能直接告诉我一家公司的绝对内在价值究竟是多少。

“一家公司,它本身到底值多少钱?”这个问题,如同一个终极的哲学追问,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市场价格只是投票器,时而狂热,时而悲观。而内在价值,才是那个缓慢但坚定的称重器。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相对准确地估算出这个“内在价值”,那么所有的市场波动,都将成为围绕这个价值中枢的、可以利用的噪音。

这个追寻,最终将他引向了估值领域的理论皇冠,也是所有价值投资者心向往之的终极殿堂——现金流折现法。

当他第一次接触dcf模型时,其理论的完备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让他感到一种震撼性的美。与之前那些基于乘数的相对估值法不同,dcf是一种绝对估值法。思想直击商业的本质:

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等于其在未来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能产生的所有自由现金流的现值总和。

韩风反复品味着这句话,试图理解其中每一个关键词的千钧之重。

“太深刻了……”韩风感叹。dcf模型将投资的本质抽象到了一个极致:你现在愿意为一项资产付出多少钱,取决于你预期它未来能给你带回多少真金白银,并且,这些未来的钱,需要用一个合理的利率(折现率)把它们‘拉’回到今天来比较。

他开始尝试拆解一个简化版的dcf模型构建过程。这如同搭建一座精密的钟表,需要按部就班,逻辑严谨。

第一步:预测自由现金流。

这是整个模型最困难、也最具有艺术性的部分。他需要对公司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业绩进行预测。这绝不是简单的线性外推,而是需要基于对行业空间、竞争格局、公司护城河、管理能力的深刻理解。

1 详细预测期:通常是5-10年。在这个阶段,他会逐年、尽可能详细地预测公司的营收增长率、利润率、营运资本变动、资本支出等,从而计算出每一年的自由现金流。这需要大量的案头工作和商业判断。

2 永续增长期:详细预测期之后,假定公司进入一个稳定、低速的永续增长阶段(通常假设增长率等于长期gdp增长率或通胀率,如2-3)。然后用一个简化的公式——戈登增长模型——来计算这之后所有现金流的现值总和,即“终值”。

第二步:确定折现率。

折现率是dcf模型中的“魔鬼”,微小的变动都会对最终估值结果产生巨大影响。他学习了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股权成本,并进一步计算包含债权成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个过程涉及无风险利率、市场风险溢价、beta系数等专业概念,让他深感财务知识的浩瀚。

“折现率不仅是对资金时间价值的补偿,更是对投资这家公司所承担风险的定价。”韩风记下笔记,“一家商业模式脆弱、负债高企的公司,我必须要求一个更高的折现率,来补偿我可能血本无归的风险。”

第三步:计算现值并求和。

将详细预测期内每一年的自由现金流,以及永续增长期的终值,分别用折现率折现到当前时点,然后将所有这些现值加总,就得到了公司的企业价值。再经过一些调整,就可以推导出股权价值,进而除以总股本,得到每股内在价值的估算值。

当他第一次用一个简化的模板,为一家长达十年自由现金流非常稳定的消费公司进行dcf测算时,屏幕上跳出的那个最终数字,让他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受。那不再是相对于同行的“更便宜”,而是一个基于其自身创造现金能力的、独立的“价值锚定”。

他将这个估算出的内在价值,与当前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

然而,随着实践的深入,韩风也无比清醒地认识到dcf模型的巨大局限性。这座理论的皇冠,在现实中却布满荆棘。

1 预测的脆弱性:模型的输出,完全依赖于输入的假设。无论是未来十年的营收增长率,还是永续增长率,或是折现率,任何一个参数的微小调整,都会导致最终估值结果的天差地别。正如巴菲特所言,“dcf模型与其说是一个精密的计算器,不如说是一个思考企业价值的方式。”

2 “垃圾进,垃圾出”:如果对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护城河)理解不透彻,那么所有基于此的预测都将是空中楼阁。一个精美的dcf模型,无法拯救一个糟糕的投资标的。

3 对特定类型公司不适用:对于周期性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以及大部分尚未产生稳定正自由现金流的初创公司或高科技公司,dcf模型几乎无法应用。因为预测它们的未来现金流模式,无异于赌博。

正是这些局限性,让韩风明白了为何dcf是“理论的皇冠”。它代表了估值思想的最高境界,但在实际应用中,它更像一个思维框架,而非一个精确的计算工具。

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强迫投资者以所有者的视角,穿透会计利润的表象,去深度思考一家公司长期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可持续性以及所面临的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韩风的投资理念完成了一次关键的淬炼和升华:

在今天的交易日志上,他没有画下复杂的公式,而是写下了深刻的感悟。

今日学习主题:现金流折现法——价值投资的北极星。

1 核心理念:企业的内在价值,等于其未来生命周期内所有自由现金流的现值总和。

终局思考:dcf模型或许永远无法给我一个‘精确’的股价,但它给了我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从此,我看待任何一家公司,第一个问题将是:‘它如何为我创造自由现金流?’这,就是皇冠的价值。”

合上日志,韩风望向窗外,夜色已深。他的内心却无比澄澈和平静。历时四章,从pe、pb、peg到dcf,他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估值方法论巡礼。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场投资哲学的洗礼。

他明白,从此以后,他的投资体系将建立在最坚实的基石之上。技术分析是他的剑,帮助他把握市场时机;护城河理论是他的盾,帮助他筛选优质标的;而这一整套估值体系,则是他的罗盘,无论市场风浪多大,迷雾多浓,都能指引他驶向价值的彼岸。

他的武器库,已然齐备。是时候,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攻守兼备的交易系统了。

(第三十六章 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当系统奖励加大,我不按套路出牌了 槐花香里的两份婚约 丢掉恋爱脑,真学霸只想上天 把法院告上法庭,你说这是律师? 重生六零饥荒年,七个崽争着给我养老 少年特工王 爱情公寓:我的人生我做主 高武,开局我娶精灵,拒绝猪妹 渣男从良记 开局破格提拔,他成官场新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