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听到倭国一边侵占大唐的领土,还一边派人过来,这等行为岂不是挑衅?
真以为他们的疆域在海上,就能逃过大唐的攻伐?
御台上。
李世民挥了挥手道:“宣倭国使臣进殿。”
他的脸色看起来十分淡然,没有文臣大臣表现出来的愤怒。
“诺。”
来济应了一声,随后快步离开大殿。
没过多久。
一名身材矮小,贼眉鼠眼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礼道。
“参见天可汗!”
“参见大唐太子!”
倭国使臣说着一口较为流利的官话,如果不是那股改变不了的猥琐气质,还真以为他就是大唐的子民。
而且他身上穿的官袍,和大唐的官袍也比较相像。
李世民沉声问道:“此次出使大唐,有何事情要说?”
倭国使臣回道:“回天可汗,我们的孝德天皇派臣前来大唐,送的是朝贡之物,我们倭国世世代代以大唐为尊。”
孝德天皇?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听到这个陌生的天皇名号,他们的脸上露出几分疑惑。
倭国的掌权者不是皇极天皇吗?
李世民捏了捏短须问道:“你们倭国的皇极天皇呢?”
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都集中在倭国使臣身上。
他们心里都清楚,背后定有隐情!
倭国使臣回道:“回天可汗,我们倭国政权长期被苏我氏一族把持,后轻皇子发动乙巳之变,灭掉了苏我氏一族。”
“皇极天皇让位给轻皇子,而轻皇子登基后起尊号为孝德天皇。”
果然如此!
倭国不声不响换了天皇!
就在李世民和文武百官陷入沉默之中,副首位置的李承乾轻声说道。
“你们倭国的新皇登基,推行什么变法?”
倭国使臣回道:“回大唐皇子,我们的孝德天皇效仿唐制,设二官八省一台,还推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
什么!
倭国竟然效仿大唐施行变法!
李世民和百官猛地抬头看向李承乾,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惊愕。
此前谈论打不打倭国时,太子就说过倭国在变法强国,没想到还真被太子说对了。
好在倭国的变法刚开始!
李世民脸色稍微认真道:“你们倭国送了什么朝贡之物?”
倭国使臣回道:“回天可汗,我们送了珍珠百颗,野参10斤,异文绫百匹,美人两名。”
随着倭国使臣的话音落下,太极殿内顿时陷入沉寂之中。
就这?
送这点破铜烂铁?
文武百官看着洋洋得意的倭国使臣,他们的脸上全都露出一抹冷笑。
臭贼!
再过一段时间,看你们还笑不笑得出来。
“有心了。”
李世民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随后轻声说道:“朕听说你们倭国派了几万大军在新罗疆域,而且还占了我们大唐的三十余城。”
“给朕一个完美的解释吧。”
倭国使臣的脸色没有丝毫慌张,很显然他在出使大唐之前,心里己经想好解释之言。
思索一番后。
倭国使臣站起来说道:“回天可汗,我们并非侵占大唐的疆域,也不敢冒犯大唐虎威。”
“那三十余城一首都是新罗的疆域,只是被高句丽长期霸占,我们倭国只是暂时帮新罗守着他们的领地。”
呵呵!
还真是厚颜无耻的倭国。
他们此前都不在意倭国这个弹丸小国,以为他们是大唐忠实的犬。
现在看来,倭国的野心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大。
李世民眯着眼问道:“你们不知道高句丽的疆域,己经被我们大唐打下来了吗?”
文武百官也虎视眈眈地看着他。
倭国使臣厚颜无耻说道:“回天可汗,我们知道大唐为了给新罗撑腰,才出兵讨伐高句丽。”
“大唐灭掉高句丽后,也应该把新罗的疆域还回来。”
“难道天可汗想侵占新罗的领地?”
嚯!
倭国使臣不仅厚颜无耻,还有点嚣张啊!
副首位置。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父皇,没必要跟畜生浪费口舌,将倭国使团拉出去砍了。”
“反正要不了多久,倭国也是我们大唐的领地。”
对于这种厚颜无耻的小畜生,压根就没有跟他交谈的必要,浪费大家的时间。
倭国使臣听到大唐太子的话,他的心顿时炸响一道惊雷。
大唐太子要杀他!
可大唐不是礼仪之邦么,为何跟蛮夷一样?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道:“来人,将倭国使臣拖出去砍了。”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倭国使臣的脸色刷地一下变得苍白,身子也因为恐惧而颤抖。
他连忙跪在地上,磕头跪拜道。
“天可汗有话好说!”
“有话好说啊!”
可李世民并没有搭理他,而是任由禁军将他架出去。
盏茶功夫后。
来济跑进来禀报道:“启禀陛下,倭国使团己经全部被砍头。”
李世民挥了挥手:“丢去野山喂狼。”
只有人才能安葬,对于这些杂碎,让其横尸野外就是唯一的归属。
“遵旨!”
来济领命后快步跑开。
沉默片刻。
太极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巨大的叫喊声。
“好!”
“陛下威武!”
“太子殿下威武!”
小小倭国还以为的势力强横的东突厥,侵占大唐的领地不说,还敢玩狡辩这一套。
岂能惯着它?
文武百官心里也有些吃惊,觉得太子殿下的手腕比想象中还要铁血!
等众人安静下来后。
李世民沉声询问道:“房玄龄,大军的筹备如何?”
房玄龄持着笏板站起来应道:“回陛下,兵部己经把出战的将士通知到位,元正后的第三天,大军在指定地集合。”
“兵甲和粮草己经准备好,正不停地运往辽东疆域!”
他接着把大战的安排,详细地汇报出来。
征伐高句丽的时候缴获了不少粮草,部分还没有运回大唐,给后勤省了不少事。
再加上将士们刚结束战斗两个多月,战斗的状态依旧保持着。
听完后。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
南征北战多年,后勤的大小事宜基本都是房玄龄负责,而且从未出现过乱子。
有这位贤臣辅助,他也能省不少心。
李世民换了一个话题问道:“征战高句丽的将士,他们的封赏和抚恤金,完成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