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到李承乾的话后,他的眼皮微微一跳,心里顿时涌现出不好的预感。
难忘的教训?
这逆子难道想大义灭亲不成?
李世民皱眉问道:“承乾,说说你处置他们的办法?”
对于李世民语气的变化,李承乾心里没有丝毫的担忧,脸上依旧保持着淡然之色。
李承乾笑着应道:“儿臣正在派人搜集他们犯下的罪状,到时候根据他们犯下的罪行惩处。”
“该削爵就要削爵,该贬为庶人就贬为庶人。”
这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一顿。
果然被他猜中,这逆子要严惩那几个纨绔藩王!
沉默片刻。
李世民沉声说道:“承乾,他们都是你的叔叔,你就不能对他们网开一面?”
当时父亲临终前,特意嘱托自己要照顾这帮年幼的弟弟。
也正是因为父亲嘱托的原因,李元祥、李凤和李元婴这些年胡作非为,他大多是写信呵斥他们。
最严重的惩罚,也只是削他们的食邑。
李承乾摇了摇头:“父皇,他们明知道曲香酿酒坊是儿臣的生意,不仅禁止青玉露在其封地内贩卖,还想要分一杯羹。”
“今日在麟德殿内,他们更是公然挑衅孤的权威。”
“他们都不给孤面子,孤为何要宽恕他们?”
顿了顿。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犯了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孤必须要收拾他们,也让其他心思不纯之人长长记性。”
随着李承乾的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陷入沉寂之中。
殿下竟然不给陛下面子!
侍奉在大殿内的一众侍从,他们看着脸带微笑交谈的陛下和太子,总感觉他们的言语里充满了杀伐之气。
众人纷纷低下头,安安静静地盯着自己的脚看。
过了许久。
李世民捏着眉心说道:“既然你心里己经有了想法,他们又主动来挑衅你,此事就按你说的办吧!”
“把他们教训一顿也好,省得他们败坏我们李氏宗亲的名声。”
看到李世民松口,李承乾的脸色反而变得凝重起来。
李承乾拱手说道:“谢父皇理解!”
安静片刻。
李世民换了一个话题问道:“李愔平定焉耆国叛乱时,为了一己私欲去抢夺焉耆国美人,导致357名士卒战亡。”
“你认为该如何惩罚李愔?”
此事虽然被自己压下来,可朝中大臣都在背后议论。
至于朝臣议论的内容,他心里也清楚。
不外乎议论李愔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议论自己包庇和纵容李愔,说自己赏罚不公。
思索一番后。
李承乾沉声说道:“蜀王除了让数百士卒身亡外,其在封地内无恶不作,把百姓扰的民不聊生!”
“儿臣建议将其贬为郡王,削减其食邑,再撤掉其刺史的职位。”
“待他后续表现良好,再恢复其爵位。”
李世民听到李承乾的这一番话后,他脸色凝重地站起来,在御台上来回走动。
处置三个纨绔王爷,他心里倒没有太大的感觉。
可李愔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子,还是杨爱妃的子嗣,他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忍。
良久。
李世民脸色复杂道:“你说的对,李愔这逆子品德败坏,朕多次教育他都没有明显的改变。”
“是时候让他吃一些苦头了!”
李承乾微笑着拱手道:“父皇圣明!”
他心里对这帮李氏宗亲的秉性十分清楚,知道这帮人有多嚣张跋扈,有多么的目中无人。
如果再不敲打他们,以后可就不好管理。
商议完正事。
李承乾轻声说道:“父皇,革新造纸术有了新的进展,造纸效率恐怕是此前的十余倍。”
“儿臣拉着丽质一起做造纸生意,您占五成股,儿臣占三成股,丽质占两成股。”
“运营管理都是丽质负责。”
什么!
新造纸术的效率是此前的十余倍!
提升这么多吗?
李世民连忙站起来说道:“承乾,开设造纸厂贩卖纸张的事情,就这么办了!”
“全面铺开纸张贩卖,朕每年能分得多少钱?”
既然李承乾这逆子愿意让自己占大头,他还有什么不满意?
要是自己太贪心,这逆子下回肯定不会带自己做生意!
李承乾轻声说道:“为了让寒门子弟也买得起纸,儿臣准备以8文一张的价格贩卖,您一年应该能分得10万贯。”
“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胜在稳定。”
10万贯!
这可不少了啊!
如果他名下有20个赚钱的渠道,一年少说也能赚取200多万贯。
到时候他可不会再缺钱!
李世民笑容满面道:“承乾,此事交给你全权负责,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朕再帮你出面解决!”
现在李承乾又带他赚大钱,原本心中有的几分不快,现在也烟消云散。
能带他赚钱的子嗣,才是他的麒麟儿啊!
不像李愔和李凤那帮不着调的浑人,除了惹是生非外,就没做过任何一件好事。
“好。”
李承乾拱了拱手。
他们父子二人又聊了片刻,李承乾这才告辞离开。
李世民呆坐片刻,随后朝内侍挥了挥手。
“研墨。”
守在一侧的内侍连忙走上御台,熟练地研墨和准备纸张等。
盏茶功夫后。
李世民把李承乾方才作的那首《锦瑟》抄写下来,等墨干了以后,双手高举宣纸嘀咕道。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可锦瑟不是二十五弦吗?”
思索一番后,李世民双眼猛地一瞪。
“断弦!”
琴弦断了,不就成了五十弦么?
没有琴弦可弹,也寓意着即将走到尽头的人生,后面的日子都是思以往的年华。
妙啊!
李世民越品这首诗,越觉得这首诗作的好。
翌日。
百官朝会。
当李世民把常何送来的急报,宣布出来时,太极殿内顿时爆发出一股巨大的怒斥声。
“好胆!”
“小小倭国,竟敢侵占我们大唐领土!”
“必须将倭国夷为平地!”
众大臣和昨日的藩王一样,他们的心里充满了怒火。
被一只不起眼的小老鼠爬到头上拉屎拉尿,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就在这时,来济从大殿外走进来。
“启禀陛下,倭国派遣使臣过来,如今就在承天门外等候!”
“您看要宣召他进殿吗?”
随着来济的声音落下,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沉的嗡嗡声。
百官纷纷拍着案几,他们怒斥道。
“还敢派人过来?”
“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