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乃是商鞅变法时期在秦国推行的军事奖励制度。”
“只有到第八级公乘才可以完全免除所有徭役,大秦统一天下后,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拥有爵位,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爵位滥发,爵位轻贱,何以让国人动心追逐?“
俯瞰众臣,赢斐掷地有声的话语响彻整个咸阳宫正殿。
大秦对于爵位的滥用,导致秦人无法享受到属于他们的待遇,老秦人甚至不愿意为了秦国而战,新秦人面对严苛的秦法、沉重的徭役,早已喘不过气。
在这一点上,汉朝吸取了教训,将二十等爵分为士、大夫、卿、侯四等,并实施民爵不过公乘’的限制,重新确立了军功的重要性,从而让汉朝成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强大的帝国,流芳千古。
左相子婴、少府冯敬、治粟内史张苍都还在思考这番话,只有国尉尉缭深有体会,因为他早就劝谏过始皇帝,按照秦国的军功爵制,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披甲勇士,一般为军中精锐前锋)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这些都是国家需要承担的支出。
秦国在统一天下时至少百万大军,拥爵位者过半,单单是最底层的一级爵位,大秦就需要支付出去五十万顷田地,即500万亩,五十万名仆人、五十万处宅子,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结果就是始皇帝在一统天下后,没有履行军功爵制,还在不断的要求黔首们履行徭役制,秦朝徭役分为:更役、正役、戍役,更卒要求黔首每年到官府指定的地方服劳役,时间一个月,官府只会给半个月的口粮,正役是成年男子要到军队中服兵役一年,戍役则是去边境戍守一年,这两种谣役一般一个人一生只要服一次,这一次也许就无法活着回来了。
“大王想如何做?”
尉缭的老眼中掠过一抹期冀之色,他迫切的希望知道这个年轻的君主能够给出什么样的“惊喜’。
“孤将完全取谛二十级爵位制,设世爵、勋爵、散官制。”
“世爵即世袭降等,分为列侯、县侯、乡侯、亭侯、县伯、县子、县男,除县男无法承袭,其它六个爵位可以传下来,例如:列侯传至下一代为县侯,县侯传至下一代为乡侯,世爵享有食邑,列侯八千户,县侯五千户、乡侯三千户、亭侯千户、县伯八百户、县子五百户、县男三百户。”
“勋爵九等,分为上柱国、中护军、轻车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
武骑尉、恩骑尉;映射散官九等: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中常侍、散骑常侍、宣德郎、宣义郎、儒林郎、文林郎、将仕郎,品阶映射职官,领受食禄,享有见官不拜、免除徭役等特权。”
赢斐参考了历朝历代的赏功酬爵制度,定下了这套适用于秦国的体系,推行天下亦无不可。
世爵、勋爵、散官!
子婴等人脑海中相继掠过三个陌生的词汇,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世爵,食邑又称采邑,春秋时期的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说白了就是征收租税,秦国设立的军功爵制要到第十九级关内侯才有食邑多少户,可世袭,二十级的彻侯有封邑。
而现在,秦王赢斐提出的世爵制,从最低等级的县男就拥有三百户食邑,更别提高等级的世爵可以降等传给下一代,这得是关内侯才有的待遇呀。
“王上所言的勋爵与散官应是映射武将、文臣,他们跟职官唯一差别就在于不需要履行实职。”
尉缭一眼就看穿了这套勋爵散官体系的内核。
“唰!
子婴、冯敬、张苍眼眸一亮,军功封爵向来跟文臣无关,致使战国时期的文臣与武将没有太大的差别,往往做官都需要有军功傍身,商鞅、吕不韦都是如此,散官制度居然是专门为文臣设立,这可是一件大好事。
“确切来说,无论是勋爵,还是散官,映射的都是职官。”
“孤欲将职官进行分为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一品秩万石,二品秩五千石,三品秩两千石,四品秩一千二百石,五品秩千石,六品秩八百石,七品秩六百石,八品秩四百石,九品秩二百石。”
“一品为三公(左相、右相、太尉、御史大夫),二品为九卿(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三品为京兆府尹、郡守、太学令、中尉、将作少府、典属国、主爵中尉、詹事等,四品为郡尉等,五品为六曹、都水长、铁官长、廪牺令、郡监御史、少府九令等,六品为郡丞、都水丞、铁官丞、廪牺丞等,七品为县令、城门尉等,八品为县尉,九品为有秩、县丞,九品之下皆为吏。“
嬴斐侃侃而谈,将后世的九品官制拿了出来,俸禄和品阶映射。
“原来如此!
尉缭、子婴等人大概明白了,勋爵、散官都是九等,映射的应该就是九品职官。
“勋爵、散官映射职官,不过,食禄只有职官的半。”
“勋爵的获取主要是军功,例如:斩甲士一人,授恩骑尉,免徭役,地位等同于九品官员;斩甲士十人,授武骑尉,家中直系亲属三人可免徭役,位同八品。”
“嚯!!!
顿时,在场众都倒吸了一口冷。
获取爵位的条件,最低一级的恩骑尉跟秦国二十等爵制最低一级的公士一样,公士可得一顷地,每年产出不足百石,还要缴纳赋税,恩骑尉实实在在能得到一百石粮食,只不过没有官府宅子、一名仆人,但是,享受免除徭役的特权,乡有秩、县丞地位跟他平齐。
再往上一级,获取的条件整整翻了十倍,可想而知,每一级爵位的获取条件依次累计,要靠杀人来晋升爵位,第四级的飞骑尉就需要斩杀一万甲士,这简直难如登天,也就是说,寻常士卒能够获取的爵位其实只有恩骑尉,武骑尉往上那都是给将领准备的,有另外的军功核算方式。
这样的苛刻条件真的会有人愿意吗?结果是必然的,单单是免除徭役这一条就足以让秦国人蜂拥而至。
“王上英明!”
尉缭已经心悦诚服,新的爵位制度和官制挂钩,近乎弥补了二十等爵位制的弊端和缺陷。
“左相!”
“世爵制、勋爵制、散官制的相关内容,安排人用最简洁明了的话誉写在帛书上,用最短的时间传告全国,务必让每一个国人都知晓这个消息。”
“还有,完善九品官制,务必将所有官员纳入到这套新制度内,孤希望尽早推全国9
c
瞥了一眼子婴,嬴斐言辞犀利道。
“唯!”
子婴脸色一正,肃然应声。
“国尉。”
“新的秦法修撰的如何了?”
接着,赢斐看向尉缭,询问道。
“王上。”
尉缭沉声回道:“数月以来,经过无数官吏、法家学子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对秦法的更改调整,除了秦法六律之外,增加了户律(户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赋税征收)、兴律(主要规定征发徭役、城防守备)和厩律(主要规定牛马畜牧和驿传方面),合为九篇。”
“仍以约法省禁,蠲削烦苛为原则,对一些定罪、刑罚有所减缓,删除了秦律中某些不合时宜的条文。“
“好。”
赢斐直接说道:“新的秦法命人誉写在帛书上,递交至孤案前,孤会一一审阅,若无纰漏,刊发全国。”
“唯!!!”
尉缭欣然领命,整整四个多月的努力,总算是到了尾声。
“有一件事,孤需要与尔等商议。”
???
众臣抬头望向赢斐,面带不解之色。
“天下苦秦久矣,无非是两点,其一,秦法苛刻,其二,徭役繁重,这第一点,孤已经命国尉修改秦法,包括废除商君书中大部分严苛律令,这第二点,还是需要仔细考虑。”
“更役、兵役都不能废除,不过,可以酌情更改,首先是允许缴纳粮食,或者是等价的财物抵消更役,其次,更卒所服劳役之地必须是在户籍所在郡,由官府提供全部口粮。”
“兵役的话,年龄更改至20岁至35岁,男性国人只需要服一次,一次为一年,即可。”
“至于戍役,孤以为边疆戌守必然是军队职责,寻常国人前去不过是送死,不若裁撤了。”
嬴斐看似商量,实则已经做出了决定。
“王上体恤国人,我等自无拒绝之理。”
子婴率先开口,其它人纷纷附和出声,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一番更改并未涉及到徭役制度的根本,不过是让国人更能够接受,单单是在本郡服劳役及官府提供全部口粮这两条就足够抵消国人的怨恨了。
至于更改兵役年龄,20岁到35岁才是男性最为精壮的阶段,除了这个阶段,其它年龄的男子进入军队,不过是充当炮灰,白白损失秦国的劳动力,何必呢?
戍役和兵役有重合之处,国人服兵役的去处普遍是县兵、郡兵,精锐边军本来也轮不上他们,又怎么指望一些老弱病残前去戌守边疆。
“既如此,孤便一并下诏,通告全国,废除戍役,调整更役、兵役。”
看见众人都没有反对,嬴斐果断下了决定。
“唯!!!”
众臣齐齐点头赞同。
“王上。”
就在这时,子婴站出身来,郑重道:“秦、楚相王已过去多日,天下诸候多有称王之举,王上乃秦国主君,不可不慎重,祖地族人已经来信,希望王上返回雍城祭祖称王。”
“少府,称王大典、祭祀所需之物准备的怎么样了?”
没有直接回答子婴,嬴斐问起了少府冯敬。
“禀王上。”
“少府将切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
冯敬一本正经的回道。
“你马上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雍城,通知关内侯,就说孤要在雍城称王,祭祀先祖,请他主持,称王大典的时间就定在岁首。“
“唯!!!”
少府冯敬神色一紧,距离岁首只剩下10天了,这可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诸卿。”
环视众,嬴斐认真道:“秦国既已国,便不能再象之前一样松散。”
“咯噔!’
子婴等人知道重头戏要来了,秦国三公九卿位置缺人已久,现在该到了补齐的时候。
“传诏,国尉尉缭调任太尉,国尉少卿章邯晋国尉,列二品,陈平任御史大夫,蒯通任典客,夏侯婴任太仆,王陵任廷尉。”
“谢王上!”
尉缭出身领命,一向古井无波的脸上露出激动表情。
秦国已经很久没有设立太尉这一官职了,太尉是真正的全国军事主官,皇帝的左右手,国尉只不过是掌管地方兵权,二者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其它人关注的点则是三公九卿已经差不多都齐了,只剩下九卿之首的奉常和宗正,一个掌管宗庙礼仪,一个掌管皇族、宗室事务,他们大概猜到了赢斐要从赢秦公室中选人来担任这两个官职。
“诸卿若无它事,且自去。”
“唯!!!”
子婴、尉缭等人陆续走出了咸阳宫正殿,阳光从殿门折射进来,一片光明,昭示着秦国美好未来的来临。
注视着一道道身影离去,嬴斐内心掀起了波澜,在三省六部制和三公九卿制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后者,前者固然是封建君主制的巅峰产物,但并不代表就适合发展一个强大的帝国。
集权制的内核在于君主,隋、唐、明、清都是三省六部制的忠实簇拥,名留青史的君主很多,更多的还是为人诟病的君主,反而是两汉在历史上有着不错的名声,东汉幼儿园更是传奇,他能够做到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上,而不需要借助所谓的制度,可他无法保证在他之后的每一任帝王都是英才,三公九卿制可以让臣子拥有更多的权力,从而筛选掉一些奇葩君主,延长王朝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