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水浒仿真器:娘子,该喝药了! > 第十四章 “宽容”以待,心生离意

第十四章 “宽容”以待,心生离意(1 / 1)

对于这些试探,武大始终保持着超乎寻常的耐心与“宽容”。

石锁飞来?他仿佛恰好起身踱步,衣袂飘飘间,那沉重的石锁便不知怎地改变了方向,轻巧地落在墙角,未发出一丝大声响。

拳风扫至?他依旧闭目静坐,那凌厉的劲气到了他身周三尺,便如同泥牛入海,消失无踪,连他的衣角都未能掀起。

有人言语挤兑?他或微笑以对,或三言两语点出对方修炼中的谬误与隐患,语气平和,却往往一针见血,让来人冷汗涔涔,再也说不出挑衅的话,反而心生感激或忌惮。

他将这些不断的骚扰与试探,尽数当成了磨砺自身《万象内景经》与“内景天地”的磨刀石。

每一次看似随意的闪避、卸力、化解,都是对内力精微操控的极致锻炼。

每一次感知外放,洞察他人气机、意图,都是对精神力量的锤炼。

甚至那些挑衅者身上散逸出的气血之力、躁动情绪,都被他的“内景天地”如同饕餮般悄然吸纳、转化,成为滋养自身成长的养分。

他就象一块深不见底的海绵,默默吸收着一切外来的压力与能量,转化为自身实力的一部分。

数日下来,他感觉“内景天地”更加凝练,对内力的掌控也越发得心应手,甚至对几种常见的江湖武学路数,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些跳梁小丑的挑衅,于他而言,非但不是烦恼,反倒成了增强自身的助力。

这一日,武大正在院中缓缓演练一套看似普通的健体拳法,动作圆融自然,隐隐与周围环境气息相合。

院门再次被推开,这次进来的却不是那些熟面孔的庄客,而是一个身材瘦小、眼神却异常灵活的汉子,他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颇为沉重的包袱。

“武家大郎,叼扰了!”那汉子笑嘻嘻地拱手,“俺是庄上专管采买的赵四。方才在市集上见到此物,觉得与兄台气质相合,特买来相赠,还望笑讷!”

说着,他将那包袱放在石桌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武大目光扫过那包袱,感知早已渗透进去。

里面并非什么礼物,而是一块未经雕琢、却异常沉重的玄铁矿石,边缘锐利,显然是故意为之。

这赵四,怕是又被人撺掇来的,想用这“失手”砸下的重物,试试他的成色。

武大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微笑道:“赵四兄弟有心了。不过武某山野之人,用不上此等重物,还是请拿回去吧。”

赵四却故作热情,上前一步,假装要去解开包袱结扣,脚下却一个“跟跄”,整个人的重量加之那包袱的重量,猛地向武大撞来!

这一下若是撞实了,莫说是普通人,便是练过硬功的,恐怕也有可能骨断筋折!

眼看就要撞上,武大似乎恰好侧身让开一步,右手如同穿花蝴蝶一般轻轻一引一拂,动作飘逸潇洒,仿佛只是拂去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那赵四只觉得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裹挟着自己,前冲的势头瞬间被带偏,整个人如同喝醉了酒般,滴溜溜原地转了两圈,然后一屁股坐倒在地,头晕眼花。

而那个沉重的包袱,不知何时竟已到了武大左手之中,被他单掌轻轻托着,仿佛托着一片羽毛。

武大看着手中这块棱角分明、至少百馀斤重的玄铁矿石,点了点头:“恩,质地尚可,熔了或许能打件不错的兵器。”

他随手将矿石抛了抛,那举重若轻的姿态,让坐在地上的赵四看得目定口呆,背脊瞬间被冷汗湿透!

“赵四兄弟,走路可要当心些。”武大将矿石放回石桌,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与冷意,“下次若再‘不小心’,恐怕就不是转上两圈这么简单了。”

赵四哪里还敢多待,连滚爬地起来,话都说不利索了:“是……是……是!多谢武……武家哥哥手下留情!俺……俺这就走!这就走!”

他几乎是手脚并用地逃出了院子,心中将那撺掇他的洪教头骂了个狗血淋头,打定主意再也不来触这霉头。

武大看着赵四狼狈而逃的背影,摇了摇头。

他并非嗜杀之人,对这些只是受人撺掇、本身罪不至死的小角色,略施惩戒即可。

只是对最近这些没有什么新意的手段,多少感到有些无趣,不过……经此一事,想必能清净一段时间了。

果然,赵四回去后,添油加醋地将武大那神乎其技的手段一说,尤其是单掌轻托百馀斤玄铁矿石如无物的场景,顿时在庄客中传开。

那些原本存着轻视、试探之心的庄客,在接连碰了无数软钉子,尤其是赵四那“玄铁矿石”事件传开后,终于彻底认清了一个事实。

这位看似气质文雅、身高不显的武大郎,其实力深不可测,绝非他们能够揣度甚至挑衅的。

敬畏之心一旦生出,便再无人敢来随意打扰,武大的偏院终于恢复了真正的宁静,所有的试探与挑衅都销声匿迹。

武大也乐得清静,每日里除了固定的修炼《万象内景经》,巩固和扩大“内景天地”,解析那些零星捕捉到的规则碎片外。

便是以强大的感知,如同一个无形的信息收集器,默默吸收着柴进庄院乃至更远地方流传来的各种消息。

然而,日子一长,最初的“信息红利”期过去,武大渐渐感到了一丝……无趣。

柴进庄院看似热闹,汇聚三教九流,但真正能入他眼的人物,屈指可数。

大多数所谓“好汉”,不过是些倚仗几分勇力、或有些许背景,便目中无人的庸碌之辈,每日里不是饮酒吹嘘,便是争强斗狠,格局有限。

即便是柴进,其“仗义疏财”的背后,也带着明显的政治投资色彩,结交豪杰,蓄养势力,无非是为其前朝皇室后裔的身份寻求一份保障,或者说……一种潜在的可能。

这种氛围,初时尚觉新鲜,久了竟让他感觉有些虚伪与压抑。

更重要的是,此地虽能获取信息,但终究是借他人之地,寄人篱下,许多事情做起来束手束脚。

他的“内景天地”需要更多的能量、更丰富的规则感悟才能持续成长。

《万象内景经》也需要在更广阔的天地间,通过与不同高手的交流、碰撞,乃至生死搏杀来验证和完善。

继续呆在这小小的庄院,就如同龙游浅水,绝非长久之计。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娶妻就变强!六十岁正是闯的年纪 洪武第一密医:开局抢救太子妃 从黑水浒开始 忘羡重生在不同的时间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综】我那总在见义勇为的宿主呦 从圣主传人开始独断万古! 重生后,我最喜欢收拾叛逆之徒 全法:重塑原魔荣光,吾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