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气势和她记忆中那个在码头扛包、深夜偷偷摸摸做私盐买卖的瘦弱青年,判若两人。
“那……那真是小寒?”胡芸喃喃自语,大脑一片空白。
一股巨大的骄傲和对未来的希望瞬间涌上心头。
台上的方寒,缓缓吐出一口灼热的气息。
强行催动碎石式,对刚突破一次气血不久的他来说,负荷着实不小,脏腑气血都微微震荡。
但能如此干净利落地解决吴魁,这点代价,值得!
他冷眼扫过台下如死狗般抽搐的吴魁,没有一丝怜悯。
裁判迅速宣布了他的胜利。
方寒在所有人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平静地走下擂台,回到威远武馆的队伍中。
他没有理会孟康那审视又无谓的目光,也没有去看孙婷强自镇定的脸。
只对迎上来的马大元和林晟微微点了点头。
便盘膝坐下,闭目调息,抓紧时间恢复那消耗不小的气血。
擂台上,执事的声音依旧:“下一场!抽签……”
大会还在继续,似乎刚才被打废的吴魁就是一条野狗般,除了黑虎武馆的人,无人在意。
……
时间如指间流沙,倏忽而过。
喧嚣的对拳大会终于落下帷幕。
威远武馆最终位列第五。
对于以务实为主的齐威而言,这个名次尚能接受。
至少在外城局域,威远的牌子依旧响亮。
演武场上,齐威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
目光扫过归来的弟子们,最终停在方寒身上。
“方寒,此次大会,你临阵沉稳,拳法精进,扬我武馆威名,做得不错!”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瓷瓶,塞到方寒手中,“这是几粒气血丸,好生使用。”
方寒感受着掌中瓷瓶的分量和冰凉触感,心中泛起波澜。
气血丸!比气血散更精纯、药力更猛的滋补圣品。
一粒价值不下十两白银,是他曾经连看都不敢多看的奢侈之物。
齐威能以此物相赠,分量着实不轻。
他本想推辞一二,但看到齐威眼底不容置疑的硬朗,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谢师傅厚赐!”方寒郑重抱拳,深深一揖。
这并非客套,而是发自肺腑。
他确实太需要这些资源了,每一份增长实力的助力都弥足珍贵。
此战之后,方寒在武馆内的地位,悄然间有了微妙的提升。
弟子们望来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探究与敬畏。
武馆说到底是个实力说话的地方。
吴魁虽只靠着虎狼猛药堪堪突破石砾境,根骨劣等。
但他投身黑虎拳馆多年,与底层泼皮厮混,一身打架斗殴的野路子功夫凶狠刁钻。
气血更是常年维持在突破后的饱满状态,实战经验远超武馆内大多数新晋弟子。
威远武馆这二十馀名一次气血的弟子中。
能在擂台上如方寒那般,仅凭《磐石拳》便干净利落地将其重创、连还手之力都被剥夺的。
众人心中盘算一圈,恐怕也只有孟康那几位顶尖的天才弟子方可轻易做到。
无人再视方寒为可随意忽略的透明人。
这改变无声无息,却真实发生。
……
日子如同上了发条的齿轮,在修炼、任务、养家之间平稳转动。
凛冽的寒风再次呼啸着席卷过青石县残破的外城街道。
将去年冬天那刺骨的冰冷与沉重记忆一并吹回。
光阴荏苒,竟已是十二月份。
距对拳大会已是整整半年过去。
深冬的演武场,冻土坚硬如铁,呵气成霜。
方寒立于场中,一遍遍地打着《磐石拳》。
每一拳轰出,都带起低沉的破空声。
气血搬运沉稳有力,不动如山桩的根底深深扎入冻土之下,纹丝不动。
“大器晚成”的天赋在时光的浸润下,终于开始绽放出令人惊喜的光泽。
方寒能清淅地感受到,自己这副曾被定义为“平庸”的身体。
正发生着润物无声的变化。
筋骨肌肉的活性似乎在缓缓提升,感知外界、体察自身细微处越发敏锐。
那些曾经需反复琢磨才能理解的拳理、桩功精要。
如今思索起来竟如水到渠成般顺畅自然。
这是一种奇特而美妙的感觉。
他人的武途随着年岁增长,受根骨所限,常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
他却恰恰相反,仿佛溪流导入江河,随着时间的流逝,修炼起来愈发轻松如意。
得益于百草堂陈掌柜每月按时供奉的气血散。
虽档次不如气血丸,但胜在稳定,半年来方寒从未中断过进补。
石砾境稳固如山,体内奔腾的气血总量已然完成了通往石肌境所需总量的三分之一有馀。
更令他欣喜若狂的是《不动如山桩》的修炼。
在悟性日益增长的推动下。
桩功那层通往大成境界的窗户纸,已然被感知触碰,只差最后的临门一脚。
他清淅地感知到体内气血与大地、与桩功奥义的共鸣不断加强。
每一次站桩都几乎能触摸到那个更加浑然一体的境界壁垒。
他心中无比笃定,再有十天半月,甚至更快,必然能成功突破。
桩功乃是《磐石拳》的根本,所有的招式变化、发劲卸力的精髓都创建其上。
桩功大成,意味着他的拳法技艺也将随之水涨船高,一举踏入大成境界的殿堂。
届时,放眼整个威远武馆。
除去三位已踏入二次气血的师兄师姐——大师兄马大元、师姐姜韩、师傅爱女齐琳之外。
在诸多一次气血弟子中,恐怕也只有早入门两年的赵延和李宏两人达到此境。
即便是天赋卓绝如孟康,也因前期精进太快,根基打磨稍欠火候。
仍卡在小成巅峰的瓶颈上迟迟未能突破。
至于心高气傲的孙婷,则更不用提。
除去这日复一日的拳脚功夫磨练。
半年来,方寒也曾数次受命于百草堂。
继续护卫采药师进入危机四伏的青石山。
每一次进山,他都打起十二分精神。
不仅专注于护卫职责,更是象一块渴水的海绵。
主动向老李等经验丰富的老人请教,留心观察周围一切。
哪些剧毒蛇虫常在何处出没,避虫药膏如何涂抹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