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来话长,我堂由下至上的品级分为:义士|巡街武人|年轻侠士|镖师|成名镖师|江湖奇人|无名侠客|成名英豪|隐居名宿。”
“堂内给各品侠士都授予了职衔,维持辖区治安的主要为七到九品的侠士。”
“普通义士授职“捕快”,负责搜寻罪证,侦缉悬赏榜上的罪犯。”
“巡街武人担任“巡丁”,负责巡逻城乡道路,把守城门、衙署、库房、监牢等要地。”
“一些年轻有为的侠士积攒功绩,便可以出任“捕头”,统辖所在城镇的巡丁、捕快。也只有捕头以上的职级,才有资格穿袍服。”
“四到六品的侠士,就会划分到我堂名下的镖局中。日常与商队来往得多,主行走镖之事,还能从镖局利润中得到分成。”
“捕头累功便可升任六品的“镖师”;走镖多年、闯出名号的侠士便是“成名镖师”,到了这一步,他们在江湖上已算是声驰千里,常为商队指定走镖。”
“再往后是四品的“江湖奇人”,可代理分堂名下镖局一所,培养自己的势力,堂内职称是“镖局当家”。”
“此外如果本人之前的名号是由他人所取,属江湖诨名;那么升为江湖奇人后就会得总堂亲自封授别号,算是对其才品地望的认可。
齐冲插口夸耀:“我大哥就是江湖奇人,总堂封授的别号叫‘剑倚崐仑’呢!”
“养你的伤,话这么多!”
项通明面露腼典,把齐冲推到一旁。太吾本没想问这么多,刻下也对这名号来了兴趣:
“这别人起的诨名与正式封授的别号能有多大差别?”
齐冲有伤在身,只被项通明象征性推了一下,他素来嘴皮子耐不住寂寞,这会儿又凑过来道:
“这么说吧,我们老堂主在吴地做镖师时,因为拳法好,就被人起了个‘吴中第一拳’的诨号;这诨号虽然中规中矩,但听起来没什么格局。等他做到江湖奇人,武功也大有进益,总堂封授的名号,便是‘独步江左’了!”
这名号听起来确实比“吴中第一拳”霸气多了。
太吾暗想等自己成名了,高低也得自封个别号,却见项通明情绪低落,似有什么隐情。
他注意到太吾的目光,重抓话岔儿,遮掩了失态:
“说到江湖奇人,江湖奇人往上,是三品的“无名侠客”。”
“因总堂担心堂内侠士一路升迁上来,为名利熏心,故要他们在这一级行走天下,且行侠时不称名号、不图回报,自尘世洗涤本心。”
“‘行走天下,侠不称名’,是以三品的侠士称为“无名侠客”,其职名为——“天下行走”。”
“人品、武功、勋业、名声皆得到总堂认可的天下行走,方能升为二品的“成名英豪”,坐镇一方分堂,是为“分堂堂主”。”
“位在一品之列的,便是我堂的“隐居名宿”了。”
“他们多是从分堂堂主隐退下来的前辈,在总堂闲居“长老”。平日里多在某个“世外秘境”静修,只在一年一度的“任侠会盟”时露面。”
“至于“堂主”,他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连长老们都不知消息,更是传说中的人物了。”
“再说回太吾所问的分工一事,按规矩我堂应是上三品统事、中三品走镖、下三品缉捕,但规矩也不是死的。”
“虽然悬赏捕拿是下三品侠士所为,但如人手紧迫或外道猖獗,也会调动镖局的人手,襄理缉拿犯人、铲除外道。”
“如若敌手实力强劲,就会出动更高一级的侠士处理。像外道中的‘魔头’,必要时甚至会有分堂堂主亲自出手格杀。”
项通明述说得事无巨细,但条理也算清淅。太吾继之估摸着日后与义士堂打交道的次数不会少,今日知彼知己,就当提前做做功课了。
他于今接触过的有名有姓的义士堂中人也只袁秋兰、项通明与齐冲。虽有乐思归普及过义士堂的衣着,但对其堂轨制准则,太吾至此才有个详细了解。
这么说来,袁秋兰才不到二十就已经是个有绰号的成名镖师了?
不知她外号叫什么,要不下次自己给她取一个吧。取个滑稽点的,反正这诨名是由旁人所取,完全不取决于担当者本人的意愿。
太吾憋着坏水,面上神情也放浪起来。这回却是项通明谛视太吾,若有所思。
“原来如此,照这样说悬赏犯如有“神足”的内力,就得出动项当家这样的高手去抓。贵堂如此看重悬赏捕拿,可有例外的事么?”
项通明后几句话有提到“襄理缉拿犯人”,太吾也就借坡下驴,委婉提起了悬赏令。
“例外……除非误判了罪行,否则发出的悬赏令一般是不会撤回的。逮捕归案的恶徒也会由城镇衙署覆审,有罪收监无罪释放,太吾倒也不必担心我堂执法不公。”
我倒希望你们对我不公点,我这被抓回襄阳审多少遍都包有罪的啊。
不过看项通明的反应,信字堂应该还没收到自己上悬赏的消息。难不成袁秋兰没告知其他分堂,还是智字堂想独揽这功?
太吾没得到想要的回答,又虑问多了项通明生疑,便不欲再谈下去。
项通明却踌躇道:“我观太吾眉眼隐有邪气,太吾可是“相枢入邪”了?”
他怎么看出来的?
太吾忽想起顾寒衣曾说元山的‘普度剑法’能减缓入邪程度,信字堂修习的又是元山功法,登时了悟:
这套剑法只中八品,非元山派不传之秘,元山派又素以石牢关押失心人闻名,因此项通明也不奇怪太吾何以知晓剑法功效。
他持昆吾刀,手作剑指屈握刀柄,使刀尖朝上,附于左臂。立定架势,他脚掌陡击地面,全身左旋,并时持刀斜前,自太吾周身十方各刺一式!
太吾虽知普度剑法能摒除相枢邪念,但到底没有亲眼见过,当下也未设防。
哪知项通明刀刀俱是杀招,转眼便在太吾身上捅出数处血窟!
太吾面色乍变,而项通明刀随体动,犹猛刺不止。
太吾情急之下运起“水火硬气功”,鼓足护体真气,两臂平举,将昆吾刀架在身外。
而太吾舜英目睹师哥被刺,已杀意难掩。
“你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