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楚汉争霸开始,打造不朽世家 > 第八章 奇骑奔袭,再下一城

第八章 奇骑奔袭,再下一城(1 / 1)

诸将见此,无不惊叹,皆暗道:“陈麒真乃奇才也!”

周勃直接抚掌叹服,低声向夏侯婴道:“同样是第一次当将领,陈麒为何这般智谋勇武?”

夏侯婴早就见过陈麒展露的几手,此刻笑道:

“你有所不知,往日我等酣饮嬉闹归家后,陈麒潜读兵书战策,钻研攻守之法,胸中早有丘壑,如今正是初露锋芒!”

对于陈麒,他没有半分嫉妒,只觉这般厚积薄发,着实可敬。

樊哙此时也拍着大腿附和:“休说谋略,便是拳脚功夫,他也深藏不露,与我相较,亦不落下风!”

诸将闻言,恍然大悟,先前疑虑尽消,只剩钦佩。

刘邦拉着陈麒衣袖,眉眼喜道:“走,随我一同入城!”

陈麒止步拱手:“兄长且慢,末将恳请再率百骑,回师胡陵!”

刘邦愕然:“此乃何意?方舆新破,正需稳固,何以再涉险地?”

陈麒道:“胡陵秦军不知方舆已破,必以为我军仍困于此。我等出其不意回袭,必能杀个出其不意!若得夏侯婴、樊哙二将同往,我有必胜把握!”

刘邦当即应允:“准!所需人马,尽听调遣!”

三将即刻点齐百骑,再度出发。

陈麒之所以如此把握,是清楚历史上,泗水郡监闻义军转攻方舆,必率军追击,想与方舆守军前后包抄,却不知方舆已破。

自己原路返回,正是埋伏的好时机。

之所以请夏侯婴、樊哙二将同往,一是这么大的功劳,自己如果独自揽下必然招致诸将侧目,以后难免树敌。

二则奔袭方舆,陈麒的体力也有所消耗,有两员猛将相助保万无一失。

“于此地埋伏。”

陈麒率军行至胡陵近郊一处丘陵,下令众骑隐蔽待命。

未久,果见泗水郡监率秦军浩荡出城,往方舆方向奔去,待其军过半,陈普提枪大喝:

“杀!”

百骑如猛虎下山,从丘陵疾驰而下。

樊哙手持长戟,一马当先,黑脸怒目,吼声如雷,直扑秦军阵中,杀人如搓澡。

夏侯婴手持长刀,驭马如飞,带小股部队绕袭敌军侧翼,直接将秦军阵势冲散。

陈麒居中调度,尽在掌握。

秦军损失惨重,哭喊声、金铁交鸣声响成一片。

泗水郡监见势不妙,弃军而逃,策马往胡陵奔去。

往哪逃!?

这个时候,就体现为什么带夏侯婴了。

陈麒稳坐中军,大喝:“夏侯婴,追!”

夏侯婴马术冠绝三军,一拍马臀,如离弦之箭般追出,转瞬便至郡监身后,长刀一挥,将其斩落马下。

旋即提首级回奔,高声喊道:“泗水郡监已死!降者免死!”

秦军见主将授首,斗志全无,纷纷弃械投降。

入城之后,陈普控制降军,差人给方舆送信。

未几,刘邦率军赶至,见胡陵亦破,心中震撼,紧握陈麒之手,赞叹不已:

“一日连下两城,麒真乃天赐我之良将!”

陈麒侧身让过,指着夏侯婴与樊哙道:“此功非我一人之能!夏侯兄斩将追奔,樊哙陷阵破敌,皆为首功!”

夏侯婴与樊哙闻言,心中暖意涌动,“好兄弟,大功都让着我等……”

二人皆是武夫,不懂弯弯绕绕,只知道陈麒有功劳带着兄弟两,事成之后居功不傲,还能推贤让能,这份胸襟,何其豁达。

诸将望着沛公与陈麒相谈甚欢,无一人心生不悦。

一日连下两城,此等奇功,谁人不服。

入城之后,刘邦收编城中秦兵旧部,让陈麒带三百兵马留守胡陵,自己则带兵回了沛县。

攻胡陵、方舆,连战告捷,传回沛县,全县军民大喜,皆赞沛公天命所归。

————

秦二世元年,高祖亲率两千人攻胡陵,累日不克士卒折损,进退维谷。诸将无策时,麒至,高祖惊喜,引入议策。

麒进言:“予我百骑,可下一城。”

诸将皆疑,萧何亦劝:“军中无戏言,当熟思。”麒笃定曰:“百骑精锐足矣!”

高祖许之,麒束甲提兵,率百骑奔方舆。

次日,高祖至方舆,城头已竖义旗。

麒手提守将首级出迎:“敌将枭首,方舆破矣!”诸将惊服。

高祖欲共入城,麒曰:“请率百骑并樊哙、夏侯婴回袭胡陵!胡陵秦军不知方舆破,必出城追击,可伏而破之。”高祖许之。

三将率军隐于胡陵近郊丘陵。

未几,泗水郡监果率秦军出城赴方舆。待其军过半,樊哙当先陷阵,夏侯婴袭侧翼,麒居中调度,秦军大乱。

郡监弃军而亡,夏侯婴追击斩郡监,提首高呼:“监已死!降者免死!”秦军尽降。

麒率军至胡陵城下,“主将已死,速降!”守军开城出降。

高祖至惊叹:“一日连下两城,麒真天赐我良将也!”

麒推曰:“夏侯婴斩将、樊哙陷阵,皆首功!”众将益服。

高祖命麒留守胡陵,自引军还。

捷讯传沛,军民大悦。

太史公曰:“高祖首战困胡陵,陈麒单骑赴援,以百骑奇袭方舆,复伏兵诛泗水郡监破胡陵,一日两城,奇谋冠世。

立大功而推贤不矜,深得众心,高祖得此良将,其兴可知矣!”

《史记陈麒列传》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跨国强制爱:狼性大佬肆意侵占 名义:开局空降汉东,娇妻裴倩倩 东方玄幻之玄尘纪 逆时典当行:用未来换真相 三岁小福宝,靠捡垃圾养活全王府 我一个小说家,你让我通关无限流 重生之羊毛女王 太上武神诀吴云肖雪燕 穿到古代也要搞事业 长生:从青竹山散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