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千年世家,除了祖上打下基业之外,重要的是什么?
是血脉流传,唯有开枝散叶、薪火相续,才能长久延续。
陈普深谙此理,今已投身反秦大业,他日疆场厮杀刀剑无眼,若不及早留下子嗣,别说千年世家之宏图,陈家血脉都可能断绝。
“眼下这两个月,尚算安稳,正是成家娶亲之良机。”
作为现代人,陈普秉持婚恋自由观念,当然不可能控制自己的祖宗为了繁衍而娶妻这种荒唐事情。
陈麒早年间在乡里便有心仪之人,乃是吴家之女,只因自家贫寒,对方家境优渥,故一直未敢吐露心意。
陈普灌输了些成家意识,陈麒于是下定决心,向刘邦禀明欲娶亲之事。
刘邦听闻兄弟有此念头,大喜过望,笑道:
“兄弟成家,乃大喜之事!吴家素有家风,其女亭亭玉立更是良配,我这便让你嫂子上门说媒!”
彼时沛公在沛县声望日隆,陈麒作为其麾下内核将士,智勇双全,深得倚重,亦为乡邻所敬重。
吕雉亲自登门说媒,吴家太公见沛公亲自背书,陈麒前途可期,加之自己小女早已芳心暗许,便欣然应允。
不久,陈麒便在刘邦主持下,婚事风光大办,迎娶吴家女柔儿为妻。
红烛高照,拜堂成亲,礼成之后,送入洞房。
“我促成老祖宗结婚,真是说不出的感觉啊……”
陈普既是欣喜又觉好笑,很快眼前一黑,意识已然回归现世。
……
“吃饭了,小普。”
陈母的声音响起。
陈普看了眼时间,已经到了饭点。
饭桌上,父亲陈建设闲聊起陈家祖上:“咱陈家老祖宗可不简单,据说当年追随过高汉高祖刘邦,还参与过斩白蛇的大事呢,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开国功臣!”
“祖上确实阔过,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不然真能传承下来,咱陈家也算名门望族了。”
陈建设一脸惋惜。
王婉笑着给他添了碗饭,瞥了眼陈普:“别扯什么千年世家了,先操心你儿子!毕业这么久没找到工作,天天在家躺着,都快成佛了。”
陈普尴尬地挠挠头,辩解道:“妈,我这不是躺平,是在做项目呢。”
老两口顿时来了精神,“什么项目?”
陈普笑了,我这创建千年世家的熊图霸业,能和您二位说?
但是为了避免老妈经常唠叼,于是扒着米饭含糊道:“就是帮导师做些历史相关的研究,放心,有补贴工资的。”
“多吃点。”
王婉声音一下温柔下来,给陈普夹了块带鱼,“好好干,爸妈都支持你。”
陈普咧嘴一笑,果然有了研究项目借口,以后在家里呆着就很舒服了。
吃完饭,他溜回自己卧室,往床上一躺,摆了个舒服的姿势,闭眼凝神,意识再度沉入先祖陈麒的感知之中。
……
经过两个月的发展,刘邦以沛县为据点,集结了 3000人左右子弟兵。
听取萧何意见首先选择了向北发展,将位于沛县西北的胡陵作为首个进攻目标。
此为首战,刘邦额外重视,亲率两千兵马进攻。
此时距离刘邦出征,已经过了两天。
但陈普发现,陈麒竟然还在沛县之中。
原因竟是刘邦觉得陈麒刚刚大婚,就让他不用随军,陈麒在陈普的影响下,觉得开枝散叶很重要,也就留在沛县。
“如此重要的战役,祖宗竟然没把握住……”
陈普叹了口气,这是沛县集团首战,必然会加载史册,若能在此役立下功劳便能有足够威望,说话的分量就重了。
而且陈麒之前所作所为更象是一个谋士,但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论谋略,日后会有张良这等旷世奇才,自己就算知道历史走向,但战略层面还是不能和这等神人比肩。
论内政,自己更是不比萧何更懂统筹,这可是千古名相之一,汉军打仗的所有粮食物资筹备,都是萧何安排的妥妥当当。
两人比不过,也就只有文韬武略皆是精通,以奇兵冠绝军中。
好在,现在还有补救机会!
千人行军速度缓慢,加之自己熟读历史,高祖首战胡陵久攻不克,后转袭没有防备的方舆县,始获首胜。
陈麒直接辞别娘子,挑选快马,一骑绝尘往胡陵方向追去。
胡陵城外,义军大营。
刘邦面带忧色,胡陵城屡攻不下,折损甚众。
首战受挫,士气颓靡,接着强攻又没必胜把握,退走又怕遭到追击,此时正处骑虎难下地步。
诸将愁闷间,探子来报:“有一骑奔大营而来,乃陈麒将军!”
刘邦又惊又喜,亲出相迎:“陈麒,你怎会至此?”
陈麒翻身下马,拱手道:“麒特来效命,为兄长马首是瞻!”
“好兄弟,随我来。”
刘邦大喜,将其扶起,迎入大营。陈麒素有奇谋,他来说不定有破局之策。
陈麒进言:“给我一百人马,可攻下一城。”
雍齿嗤之:“我等两千之众尚不能克胡陵,你百人何用?”
诸将皆面露疑色,樊哙夏侯婴现在还在城下叫阵,守军闭城不出,你这一百骑兵又如何攻城?
萧何亦劝:“军中无戏言,陈将军不可轻诺。还请细思,究竟要多少兵马能拿下城池?”
陈麒语气笃定回应:“一百轻骑,足矣!”
“你确定?”
陈麒点头:“确定!”
刘邦见陈麒眼神眸中精光乍现,全无半分虚浮,知道其有把握,大手一挥:“准你调兵!”
萧何叹道:“此百骑,乃我军全部骑兵精锐,若有折损,损失惨重啊!”
刘邦不为所动:“我信陈麒!”
只不过问了一个问题,“攻城为什么用骑兵?”
陈麒答曰:“我所攻者,非胡陵,乃五十里外方舆县!”
方舆自古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多次修缮城墙,牢不可破,眼前胡陵都攻不下,还图谋方舆县。
这不是胡闹么?!
众人哗然,仍是不信。
原来如此,竟然是声东击西!
这个时候,萧何已经反应过来,对着陈普拱手赞道:“将军奇谋,鬼神难测!萧何在此预祝凯旋!”
“麒,去也。”
陈麒不再多言,束甲披盔,点齐百骑,浩荡奔方舆而去。
等陈麒走后,萧何向刘邦开口,“沛公,我军可即刻开拔,向方舆进发!”
诸将不解:“此去是为支持陈麒?”
萧何答曰:“我军胶着胡陵,方舆必疏于防备。陈将军以轻骑奇袭,必能一举破城。我等前往,是为占据方舆,稳固胜果!”
众将恍然大悟,不过还是些许疑惑,这真能成?
次日,义军至方舆城下,城头已竖刘字大旗。
城门大开,陈麒手提方舆守将首级,大步迎至刘邦面前,掷首于地,朗声道:
“敌将枭首,方舆已破!此城,献与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