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接下来的事件,应该是隐匿深山,逃亡路途了。”
陈普回忆了一下自己熟知的汉史,最近的一件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件,要至少半个月后。
“那么,我该回到现实去看看了。”
陈普意念一动,让祖宗接管了身体,他不担心陈麒应付不了接下来的事情。
对于祖宗而言,这一切都是亲身经历合情合理发生的事情。
就算是做了超出自己智慧的事,也只认为是自己灵光一闪,觉得“恩,不愧是我陈麒”。
他意念退出,再一睁眼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床上。
看了眼时间,周日凌晨3:05。“我睡着的时候是周六23:00,看来两边的时间流速是不一样的。”
陈普一喜,这意味着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影响祖宗们。
“我让陈麒老祖做的这些事情,应该光宗耀祖,哦不,是单开族谱了吧!”
他迫不及待起身,打开了计算机,在百科上输入了’陈麒‘的名字,果然发现了词条。
——————
陈麒,沛丰中阳里人,少与刘邦善,性聪敏善观时势。邦为泗水亭长,常与麒饮,重其谋。
秦二世元年秋,高祖以亭长送徒骊山,麒谏曰:“秦律苛,失期当斩,徒多怨,公此行危矣,麒愿从。”高祖许。
行至丰西泽,雨不止,徒亡者过半。
高祖忧,麒进曰:“天下苦秦久矣,陈胜起大泽乡,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响应。公不若释徒反秦,必成大事。”
高祖悟,遂释徒,与麒、樊哙等亡入芒砀山,
麒后隐居乡里。
太史公曰:沛丰多奇士,樊哙以勇力从,陈麒以智计佐,麒不贪富贵,功成身退,有古之君子风,其名亦传于乡里,斯可谓善终者矣。
《汉书樊郦陈滕灌传》
“恩?竟然和樊哙夏侯婴一起列传了,不错不错。”
陈普已经很是满足了,作为历史系硕士,他太清楚这几句话的含金量了!
需知历史上多少人杰,想要在史书上留下一笔都难,而自己竟然让老祖宗在汉书上留下这么浓厚重彩的一笔。
只不过似乎对后世陈家没什么影响啊,我好象还是这么穷……
陈普看了看自己卡里的馀额,还是挣扎在温饱在线。
不过也是,世家是世世代代人的努力,哪有一代就能成功的。
“看来,我还需要努力啊……”
陈普并不丧气,世家的创建并不容易,何况自己只是潜龙时期推了一把,甚至还没到真正建功立业的时候。
“也只有到高祖夺取天下,才是我陈家第一代祖宗封侯拜相,崛起之时!”
陈普重新读了一遍陈麒的传记,眉头开始紧蹙起来。
“太史公说陈麒是功成身退的隐士,但有没可能是老祖宗后面因为没什么贡献,被踢出了沛县创业团队呢?”
陈普之所以确认陈麒活的好好的,是因为自己这个后人都在,说明血脉确实传承了下来。
而且刘邦也不是滥杀功臣的性格,那么只能是自己猜的这个原因了……
“祖宗不努力,儿孙来争气。”
陈普叹了一声,躺回床上,重新回到陈麒身上。
……
芒砀山,月明星稀,风清夜寂。
刘邦为躲避秦军,将率追随者分成多队人马散开行路,自己率十馀众途经沼泽,因路径崎岖,遂令一卒前驱探路。
未几,惊呼声划破夜空,
“蛇!好大的蛇!”探路之卒连滚带爬奔回,面无人色。
“此言当真?”陈麒上前一步,扶稳那探子,沉声问道。
探子声音颤斗,语不成句:“千、千真万确!那大蛇通体雪白,横亘道中,粗若水桶,骇人至极!”
好家伙!天命机缘至矣!
陈普心中狂喜,《史记》所载,汉高祖起义之后尝于山中斩白蛇。
这件事情,可是直接奠定了高祖起兵,乃是真命天子的正统性。
“不过这徭役是不是看花了眼,这芒砀山处在温带气候,怎么可能有水桶粗的大蛇……”
陈麒略微沉吟,觉得应是徭役夜里看花了眼,将草木误认成蛇躯,才这样惊惶失措。
管他真伪!今天时地利俱全,斩蛇之事,必在今夜!
陈麒望向刘邦,按史载,酒后之刘邦当高呼“壮士行,何畏!”。
而后手起刀落斩白蛇,遂有“赤帝转世”之传说。
“此乃高祖开基大汉必取之气运,我不必贸然介入。”
陈普已有盘算,只需事后将此事喧染夸大,广而告之便可。
他一历史系高材生,编述故事,自是驾轻就熟。
“很好,一切按照历史发展……”
陈普暗中观察刘邦,见其两颊通红,果然喝了不少酒。酒壮怂人胆,再令樊哙随行,斩蛇之事,十拿九稳。
“季哥,巨蛇拦路,当如何处置?”夏侯婴拱手问道。
刘邦眉头一蹙,脸上酒意竟散了大半,惊道:
“什么?有蛇?老子最忌此物!速速绕路,莫要撞见这孽畜!”
???
陈普闻言心中一凉,“怎么和历史不一样?你不斩蛇,诸兄弟何以扯起大旗?”
须知古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皆信天命。
商汤伐桀,借“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为名;武王伐纣,牧野誓师亦以天命为号,方得诸候响应、军民归心。
陈胜吴广反秦,亦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大楚兴,陈胜王”,以正反秦之统。
刘邦本是泗水亭长,出身微末,欲要服众,必先得天命加持。
史载蛇为白帝,刘邦为赤帝,赤代白,正是天命更迭之铁证。
没有斩白蛇神迹,刘邦纵使成大事也是“匹夫老贼登高位”。
匹夫可为王,我未尝不可?
天下人人皆可起兵伐之。
“大汉江山若不稳,我陈家千年世家基业何以长存?”
陈普心一横,“不行!今夜白蛇,必斩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