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老太君没再看贾赦的狗脸变幻,估计他此时心里正在疯狂嘲笑贾珍。
“宁国府那边的事,咱们不参与,也别去搞破坏。”
“镇远侯毕竟不是珍哥儿媳妇的亲表弟,没有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拉上了也不牢靠。”
“没必要为了那么点意气之争,让外人笑话咱们贾家的人搞内讧。”
“咱们跟宁国府那边不一样。”
“别忘了,老身女婿林海可是镇远侯的未来岳父。
算镇远侯不想跟咱们荣国府打交道,他也否认不了与咱们荣国府之间的关系。”
“真要计较起来,等玉儿嫁入侯府后,他镇远侯还得来拜见我这个外祖母呢。”
“更何况,元春还是他的第一个妾室,是太上皇赐给他的,荣国府与镇远侯府在外人看来,已是密不可分的天然盟友。”
“这种情况下,只要咱们不招惹镇远侯,镇远侯府就天然是咱们荣国府的隐形靠山。”
“老二家的,你回头跟元春私下交代,让她在侯府别搞小动作,尽量加深她在侯爷心中的地位。”
“最好尽快怀上镇远侯的骨肉,这才是重中之重。”
好家伙,你这个老太婆这会儿就不顾及着你的外孙女了?
哪有正妻都还没入门,妾室就生孩子的?
你让元春将来怎么面对林家丫头?
罢了,镇远侯府人丁单薄,血脉继承事关重要,就让元春冒险一次也好。
只是元春到底还听不听她的,那得两说了。
王夫人能说什么呢,只能点头称是。
“珠儿媳妇。”
李纨:“老祖宗,孙媳在呢。”
史老太君笑着说道:“珠儿媳妇,元春好不容易从宫里出来了,三春她们几个也颇为想念她这个大姐。”
“你有空的时候,给元春送份帖子过去,就说你想带着三春姐妹,嗯,还有宝玉过去探望她。”
???
叫上三春姐妹倒是没关系,这也合情合理。
镇远侯想来也不会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元春。
但您非得把宝玉也叫上,您确定您没老糊涂了?
万一宝玉在那边惹怒了侯爷,我怎么办?
这个责任我可不敢担啊!
李纨闻言,看向了王夫人。
想让王夫人帮着说话,至少别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不是。
可惜
王夫人面不改色地说道:“你看我干什么?”
“老祖宗都吩咐了,你听着照办就是。”
哼,明知道宝玉对镇远侯心生不满,还非要他跟着去,这死老太婆到底安的什么心啊?
死老婆也不知道又在算计什么,只是,别算计到头,把宝玉也给连累就好。
李纨只得回道:“是,老祖宗,孙媳明儿个就送帖子过去。”
史老太君这才笑道:“这就对了嘛。”
“你们作为晚辈,又是镇远侯的平辈之人。”
“甭管那边愿不愿意,你们把态度摆出来了,他也不会生你们的气嘛。”
“毕竟,亲情是阻拦不开的,血缘关系也不会因为任何事而断开的。”
“再说了,有黛玉在那边,镇远侯不看僧面看佛面,总得给你们姐妹一点面子不是。”
对于史老太君来说,这也是一次试探。
她不是非要宝玉跟去,而是仅仅发出一次试探。
试探镇远侯是否对宝玉还心怀成见,或者说试探能否看在黛玉的面上,看在元春姐妹的份上,将以前心里那点小别扭给消除了。
宝玉多好的孩子,只要能让镇远侯看中,将来还愁没人帮宝玉一把吗?
别忘了,宝玉可是含玉而生,天生有大气运在身的。
她就不信会有人不喜欢宝玉这样的好孩子。
眼下宝玉虽然,嗯,还没思想成熟,有点过于天真烂漫。
但只要等他再大些,知道责任了,自然会得到仙神庇佑,将来会有一番大造化的。
只是,眼下宝玉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看护,要不然她也不会出此下策。
贾赦在一旁听了,心里憋屈的不行。
就贾宝玉那个废物玩意儿,老太太真是老糊涂了,居然还妄想让他得到镇远侯看中?
又不是谁都会看在荣国府的面子高看贾宝玉两眼。
遇到镇远侯那种凶人,不给你面子又能怎么滴?
老太太莫不是忘了,宫里还特意派人来告诫她,让她不要给镇远侯增添烦恼。
好家伙,人家本来就因为黛玉侄女与宝玉在外面闹出来的丑闻心生不满,特意求圣上将黛玉给送回老宅居住。
甚至还不准荣国府男丁去探望,这说明了什么,难道还不明白?
现在居然还妄想通过耍小手段来达到目的,贾赦只能说,愚不可及。
得,反正老太太牌面大,脸皮厚,那就等她丢脸好了。
至于说会不会影响荣国府的声誉,贾赦表示,荣国府早已经没有声誉可言,无所谓啦。
他都被传成马棚将军了,还需要顾虑荣国府的声誉吗?
话又说回来,既然二房的元春都可以那什么,那迎春是不是也
总不能府里有啥好事都让二房占了去嘛。
等商量完事,贾赦忙着回去跟邢夫人商议贾迎春的事,李纨下去忙活自己的事,史老太君却和王夫人聊起薛家的事来。
“老太太,听说薛蟠那孩子跟镇远侯府里的侍卫长搭上关系了。”
“您说,他们会不会?”
史老太君脸色有点难看,但也没有发怒的迹象。
“哼,咱们只顾着盯着薛家母女,没想到却让那直性子的孩子撞了大运。”
“不过,以薛家那孩子的个性和行事风格,顶多就是被当成个冤大头而已,倒也不用过于担心。”
“不过,该防的还是要防一手,你有空多跟你妹妹连络感情。”
“并且加紧派人手盯着薛家那孩子,看看他能做到什么程度。”
“一旦超出咱们的底线,就得狠下心来才行了。”
王夫人默默点头,没再说话,二人心照不宣。
梨香院。
薛宝钗从林府回来后,立即跑到薛姨妈房中。
“妈,哥哥回来了没?”
薛姨妈就奇怪了。
怎么好端端去林府跟林姑娘见面,这一回来就先问薛蟠那个孽障?
莫不是宝钗在林姑娘那得知蟠儿又在外面惹了什么祸事?
“我的儿,别着急,快坐下,喝口茶歇息。”
“你今儿个不是去见林姑娘了吗?”
“怎么突然问起你哥哥来了?”
“等等,莫不是你哥哥又在外面惹了什么麻烦不成?”
“快跟妈说,你哥哥到底犯了什么事?”
“妈也好想想,怎么才能给那个孽障收拾烂摊子?”
哪怕嘴里再嫌弃薛蟠,但他始终是薛家当门抵户的男人,虽然薛蟠不成器,可薛家这孤儿寡母的,以后还不得靠薛蟠才行。
家里没个男人,有多艰难,一个词就能说明一切——绝户。
故而,即便薛蟠惹出再多的乱子,薛姨妈首先想到的就是薛蟠不能出事。
薛宝钗刚想回话,就听门外传来哥哥的声音。
“妈,我在外面听见你说要给谁收拾烂摊子?”
“咦,妹妹你在啊,怎么,难不成妹妹闯祸了?”
“不对啊,妹妹多乖巧的一个人,怎么可能闯祸?”
“快跟哥哥说,是不是有外人欺负你了?”
“别怕,有哥哥在,任你有什么麻烦事,哥哥都一力担了。”
薛姨妈才不管那么多,直接就对着薛蟠破口大骂。
“你这个遭了瘟的孽障,你又跑到哪里去疯了?”
“你妈我又不是不给你银子花,你怎么能招呼都不打一个,就从帐上提了三千两银子的银票走?”
“你到底拿这么多银子干什么去了?”
“现在还惹得你妹妹刚从林姑娘那边回来,就急着追问你去哪了。”
“你还不快老实交代,你又在外面惹了什么祸事!”
薛蟠也懵了。
他不就是从帐上提了三千两,借着候校尉的手,转送到凤表姐手里么。
这也算闯祸?
不至于吧?
既然候校尉都答应帮他送东西给凤表姐,也没必要在意这些银子不是。
总不至于,镇远侯给他下了个套子,等着他往里面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