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说得很慢,也解释了自己话语里的含义
儒雅男子微微颔首,"巡抚一般兼挂着兵部侍郎或者佥都御史职衔,但按照惯例他只有协调和监督边军的权力,主要还是统管都司和卫所军,对边镇的统率力度有限,远不及其父的总督身份"
老者也认同儒雅男子的看法,"应该会出兵,但可能也就是一营兵左右,但从银州关出来,也需要时间,而且要调兵也不是一句话说调就调的,肯定赶不上这场战事"
老者看了一眼身旁的儿子,"天庚,你怎么看?"
年轻男子迟疑了一下,"父亲还是觉得需要再等一等么?治中哥说得没错,再拖下去,一旦伯颜寨和拜堂寨失手,吴堡那边缓过气来,可能对咱们就没那么看重了,开出的条件也不会那么好了"
儒雅男子皱起眉头:"如果真的吴堡被攻陷,那位冯巡抚身陷贼手,贺总兵恐怕会更快派兵才对,否则他如何向朝廷交代?"
儒雅男子终于忍不住了,看着老者道:"邝叔,您就给小侄撂个实话,您觉得当今朝廷现在的情形,究竟如何,还有没有希望?"
老者苦笑,"贤侄,你这个话题可太大了,让愚叔也无从回答啊"
老者沉吟着道:"但如果要看京师那边的情况,似乎又不像撑不住了,北直隶那边依然局面很稳定,冯总督带着西北军把宣府军和大同军撵得屁滚尿流,这样看江南是撑不了多久的,湖广的登莱军能撑得住么?我看也悬,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其他意外因素的话,有点儿像是五五开的感觉,可女真人和蒙古人,还有那些白莲教人算不算意外因素呢,……"
儒雅男子有些沮丧而又不满地撇了撇嘴,"邝叔您这话等于没说,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冯佑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进来的
看见三人像貌,冯佑也就大略猜测出了三人的身份
略微一拱手,冯佑便淡然地道:"三位便是大兔鹘寨和波罗寺寨的当家人了?本人系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朝廷之命巡抚陕西冯铿之亲卫冯佑,奉巡抚大人之命来见三位"''
哪怕是内心很渴望两寨能立即转变态度,加入解围的战局,但冯佑却知道气势必须拿足,否则对方只会更加托大
对于冯佑的态度,三人都略感意外,之前不是说此人态度急切想要求见么?
冷了他一日,怎么这厮还越发气焰嚣张起来了?
老者微微蹙眉,年轻男子有些不忿,倒是儒雅男子处之泰然,笑了笑:"倒是我们失礼了,冯大人怕是也有官家身份的,我们却是几个草野闲人,却还劳烦冯大人登门,有些对不住了"
听得出对方话语里的讥讽之意,冯佑却不理会,目光澄澈清亮,直视对方:"这一位是井寨主?我在榆林镇时倒也听起过令尊的故事,当年在怀远堡时也算是一个人物,……"
听得冯佑提及自己父亲,儒雅男子井治中也就没法在拿捏态度了,欠身拱了拱手,"哦,没想到冯大人也知道先父,……"
井治中脸色一僵,他没想到对方如此不客气,明明是来求援的,却先要给自己来一个下马威,有这样的求救者么?
强作笑容,井治中压抑住内心的怒意,冷声道:"冯大人,你这是来寻衅折辱我等,还是来另有其事?"
被冯佑这番毫不客气的话弄得瞠目结舌,哪怕是那眉目枯涩的老者邝正操也都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这一位就这么刚么?
就算是今日莫德伦他们没能打下吴堡城,但是这场战事他们在一旁是看得清楚的,城中的局面绝对不容乐观,只要再来一场今日这般的猛攻,吴堡城很难幸免
所以他们觉得这姓冯的肯定是来谈条件拉拢己方的,怎么一来却是盛气凌人,一副高高在上要施恩于自己一般?这也未免太不识趣了
可这厮都把一切都挑开了,甚至把原来众人的一干小心思也都抖落出来,倒是让井治中和邝正操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什麽才好了
井治中没吭声,邝正操就只好自己来了:"冯大人,我等从贼附逆之意是没有的,但是您也知道榆林边墙那边这一路堡寨的情形,若是寻常年景,那也就凑活过了,可连旱三年,便是大河边上都吃不消,何况我等堡寨?寨子里几千号人,总不能活活饿死吧,也就只有出来求食了"
邝正操老而不死是为贼,坦然道:"不是大人来了么?要给我们指一条明路,我们当然乐见其成,至于说什麽自立为王,那是愚夫愚妇方才有此妄念,我等是万万不敢的"
冯佑斜睨了三人一眼,"真不敢?""真不敢"邝正操老老实实地道
只说不敢自立为王,但是打大户吃士绅,这却没有否认,饿急眼了,谁不敢杀,谁不敢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