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数风流人物 > 癸字卷 第一百四十节 全权授予将在外

癸字卷 第一百四十节 全权授予将在外(1 / 1)

齐永泰有些生硬的声调让在座其他三人都陷入了沉寂

陕西虽然大,但是精华之地就在关中平原,说穿了就是西安府\凤翔府两府之地,这里土质肥沃,水利发达,灌溉方便,八百里秦川养育了这一片百姓,即便是在大旱之年,关中平原的情况也要比其他地方好得多

但陕西却不止于关中平原

北面的黄土高原,虽然贫瘠,但是仍然养活了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只不过他们的生存条件就远不及关中平原了,一旦遭遇旱灾蝗灾,那就面临着饿死或者外流,乃至造反而死的结局

齐永泰看着一直沉着脸没有说话的叶向高,他清楚对方最担心的恐怕还是山西,陕西好歹还有一条黄河隔着,但山西一乱,北直就难以幸免了

叶向高挥了挥手至止了齐永泰的"危言耸听"虽然这不是危言耸听,但是现在说这些有用么?

难道这个时候把西北军抽调回来?山东局面还要不要?江南那边呢?该死的陈继先,居然在这个时候南下了

叶向高现在袖中还捏着从徐州那边传来的急报,陈继先应该是和牛继宗勾搭上了,而且还达成了默契,枉自自己一门心思还想给他机会,让他反正,现在看来这些军头武夫都不可靠

叶向高内心无比苦涩,种种美好的设想总是要想落空

陈继先的这一南下一下子就打乱了所有计划,牛继宗和孙绍祖如果趁势南下控至徐州,那么冯唐未必就能轻易夺下徐州了,这战事还会拖下去,问题是现在朝廷已经有些拖不起了

让冯唐继续往下打,把江南彻底打烂了怎么办?还有湖广,王子腾似乎和熊廷弼也僵持住了,这又是一个噩耗

不是说熊廷弼能力出众,定能解决湖广危局么?怎么会打成这样?

叶向高的一番话把齐永泰堵得心里发梗,这话也没错,谁让当初自己为了推冯紫英上位,把冯紫英吹得文才武资天上少有地下无双呢?

现在遇到难处,就要来找台阶了,哪有这等好事?

齐永泰心中暗叹,看来强推冯紫英上位还是留下了不少麻烦,现在大家都想要看笑话,就要看你冯紫英有多大能耐,能不能把陕西乱局给抚平下来

也别指望朝廷能给你多少支持了,一纸关于巡抚任命就是最大的支持,其他就要靠你自己了

齐永泰不指望朝廷给自己弟子多少支持,但是却也要让一干人知晓现在陕西乱局的真实情形,也免得日后处置起来朝中那些清流御史们攻讦紫英手段酷烈了

他对自己这个弟子还是有几分自信的

来信中虽然谈到了种种可虑担心之处,但是却没有求援求救的意思,只说一来需要时间,二来可能会引发一些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陕西本土士绅,免不了要触及到他们的利益,到时候肯定会告状信如雪片般往朝里寄,也希望老师替他担待和顶住压力

齐永泰对这一点倒是不觉得有什麽,局面凶险若斯,若是没有点儿非常手段,焉能收拾下来?

他虽然性格方正,却不是拘泥古板之辈,成大事不拘小节,这一点他是赞同的

冯紫英行事落拓不羁,善于出奇至胜,这正是要收拾陕西这种危难局面所需要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也是齐永泰给冯紫英回信中郑重其事提到的一句话,让他只管放手做事,其他不必多管

只是这些也需要提前和朝中诸公透露一些,让他们有一个心理准备

叶向高皱起眉头,"乘风,你想要说什麽?"

这其实是冯紫英在信中的一个要求

涉及到众多的乱军归宿,若是只有王成武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冯紫英作为兵部右侍郎兼陕西巡抚当然可以临机权变处置,但是涉及到几十支乱军数万乱军以及他们的家眷如何处置,那就需要朝廷给出意见了

方从哲和李三才也都看着齐永泰,齐永泰点点头:"他有给出建议,他认为陕西人多地少,尤其是土地贫瘠,稍有水旱,便难以为生,可以迁民戌边,但是这个''边''是指辽东\东番\南洋\虾夷地,而非西北边疆,他认为就目前交通状况,后勤粮食连四镇军队都难以保障,消耗代价太大,不宜让这些人继续滞留原地,……"

这是冯紫英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

他也希望能够开疆拓土,但现实却告诉他西域之地要想开疆相对容易,但是要守下来就太难了

这需要持之以恒源源不绝的后勤保障,这也意味着需要一个强大富足的朝廷来支撑,而现在的大周做不到

小冰河期带来的气候变幻会给陕西这一带持续带来旱灾,前明的故事已经上演过,那么冯紫英不希望在这一时空重演,而大周朝还需要几十年来慢慢改革和积蓄实力,只有等到朝廷具备了这种财力物力的时候,才说得上在西北发力拓土,但这之前,收缩是必须的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规则类怪谈:4016 我在大清搞基建,阿哥们全破防了 锦衣夜行:我的马甲保不住了!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从幼园铁三角到桐皇,陈桃终相恋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 名义:我开局就是省标第二 美漫:蝙蝠侠能有什么坏心思? 彼可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