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直接从睡梦中惊醒。
传入耳中的是震耳欲聋的喊杀和大吼,伴随着兵马铿锵撞击的声音,吐蕃人的战吼,近卫营仓促的脚步声尤为明显。
而真正让他变色的是,声音太近了。
近到可能只有几十米,这对于任何一个御驾亲征的皇帝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怎么回事?”他冲外大喊。
“陛下,是敌袭,吐蕃人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薛飞在帐外大喊,声音略显紧绷。
此刻阮玉也被惊醒,赤着肩膀,茫然中带着惊吓。
不久前才传来先锋军遭遇吐蕃人的消息,这么快,吐蕃人又接近后军了?
李凡来不及多说什么,将衣服披在阮玉身上。
“快穿衣服。”
说罢,他一跃而下,披上一件单薄的外衣便冲出营帐。
如目所及,火照营地,源源不绝的军队在复苏,一部分人正在朝他的营帐聚集,组成城墙一般的保护圈。
而另一部分则快速上马,在多位指挥官的率领下,扛着旗帜朝激战的地方增援。
战马嘶鸣,人声鼎沸。
一眼望去,非常混乱。
由于事发太过突然,甚至营地没有收到任何斥候们的示警,所以毫无准备,全靠过硬的本能和军事素质在应对。
李凡震怒。
他已经通过火光眺望到大概不足八十米的局域,吐蕃军队的身影,而且听声音看规模明显人数不少,至少是一岱。
“人是怎么进来的?”
“为何提前没有半点预警?”他呵斥,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渎职,否则吐蕃人就算摸近了进攻,也不可能凭空出现在这个局域。
这可是营地中心局域了!
近卫营的将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一人能回答上这个问题,全部握紧刀,严防死守。
“报!!”
这时候,一大队斥候骑马冲了过来,由于敌袭,他们也顾不得那么多,撞翻了不少唐军的货堆。
领头的是朱庆,其面色严峻,气喘吁吁。
“陛下,是吐蕃人,有一岱人马!”
“他们为什么出现在这里?”李凡怒斥。
朱庆满头冷汗,出现这种纰漏,他是要掉脑袋的。
但他也不知道啊,跟凭空出现的一般。
“陛下,这个尚不清楚,还需要调查。”
“但吐蕃人已经接近中区营帐,离此地仅有几十米了,卑职已经发过信号弹,通知其他军营过来了。”
“还请陛下速速转移,暂避锋芒,以免龙驾有损。”他严肃。
“区区一岱人马,朕需避他锋芒?”李凡大喝,愈加愤怒,让一千人摸到这里就已经很丢人了。
再被一千人追着龙车撵,那岂不是贻笑大方!
朱庆被骂的不敢说话。
“取刀!”
“陛下!”众人齐齐惊呼,如此黑夜袭击,暂避锋芒显然是最好的打算。
“朕说,取刀!”李凡怒斥。
他已经火了,要将这批吐蕃人全部留在这里,方能解恨。
“是!”
众人不敢再劝。
除宋绣阮玉留下,整理机要文档,方便随时带走或销毁外,近卫营的大部分作战人员全部提刀上马。
一瞬间,刺耳尖锐的战马鸣叫,撕裂了夜色。
近卫营出击,煞气铺天盖地,朝吐蕃人和神武军交战的方向冲去。
龙纛前压,军鼓齐炸!
全面复苏,展开反击的神武军,一扫手足无措之态,从四面八方围剿而去。
战马纵横,地动山摇。
不仅如此,就近的军营也有骑兵赶来,增援速度极快。
火把将整个还算开阔的山谷给照亮成了白昼。
“杀光他们!!”
李凡怒吼,横刀立马。
“杀,杀,杀!”
一匹匹苍劲有力的战马一跃而起,将地面碎石踩的飞溅,齐齐撞阵,正好撞击在这群趁夜偷袭,不断纵火的吐蕃人身上。
砰!!
巨大的闷响不断响起。
“啊!”
惨叫爆发。
这批吐蕃人没有任何一个人骑马,全是步卒,靠着偷袭和纵火,前期的确造成了破坏,一时之间神武军也没能摁住。
但近卫营一倒,一个冲锋,立刻就让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轰隆!
喀嚓!
越来越多的吐蕃蛮子被卷入铁蹄之下,他们冲锋的脚步戛然而止,凄厉的惨叫伴随着战吼不断爆发。
乱营之中,极为混乱,不等同于军阵对凿的那种。
双方抡刀互砍,战斗力爆表,以强对强,毫无退缩一说。
李凡在护卫下,也亲自添加了战斗,连斩三刀,才将一个吐蕃蛮子给斩杀,其生命力似乎都要更顽强一些。
“杀啊!”
与此同时,另外几个方向也响起了喊杀声,那是神武军。
就近军营的骑兵以最快速度前来勤王,这也要得益于信号弹的问世,比传统的狼烟快了很多。
几乎一出现不对就拉,拉了就能迅速通知到周边军队,其快反时间已经吊打八世纪的任何军队。
“快!”
“快包过去!”
“快点!”
嘶吼不断从指挥军官的口中发出,急切,杀伐,玩命。
这里被夜袭,比后勤被劫还要要命,是李凡所在的局域。
所以援兵一到,几乎就开启了最为残暴的进攻模式,不惜代价的扑向吐蕃人。
“不好!”
一座被黑暗笼罩的徒峭山坡上,有吐蕃人怒捶地面。
神武军的反应速度严重超过了他们的认知,他们并不知道信号弹已经完全取代了落后的人力求救方式。
“快放箭!”
“掩护他们回来,成功不了了。”
“将军,退路就暴露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
吐蕃语激烈,急促。
紧接着,一大片的火光点燃了天际,仿佛给整个山谷开一个灯似的。
正在带兵围剿的李凡抬头一看,只见山谷西侧的徒峭高原上,上千支火箭同时升空,密集的朝唐军营地打击而来。
隐约间,可见高原的半山腰处有吐蕃令旗闪动,兵马尘土。
“在哪!”有人惊呼。
“是从哪里下来的?”
李凡不可思议,这么徒峭的山坡和高原,这帮家伙是怎么下来的?
砰砰砰!
大量箭矢被唐军盾牌挡下,三分之一的引燃了营帐,冒起滚滚大火。
收到撤退号角的吐蕃人开始趁乱撤退,从强攻,鏖战,转为潮汐般的撤退。
“走!!”吐蕃千户,百户都在嘶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