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454章 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私事

第454章 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私事(1 / 1)

发改委、科技局、政研室。

这三个部门,是郑仪实现科技兴市战略的内核支撑。

马前进,发改委主任,年纪不大,但思路开阔,执行力强,是郑仪亲手提拔起来的干将。

他主抓的城投集团项目,推进得又快又稳,证明了他的能力。

赵启明,科技局局长,科班出身,专业功底扎实,虽然有时候书生气重了点,但做事认真,有股钻研劲头。

郑仪之前调整科技局班子时,特意把他从省科技厅挖了过来。

张克艰,政研室主任,老成持重,文本功底深厚,是起草“新明州建设”纲要的骨干。

郑仪看重他严谨的逻辑和对政策的深刻理解。

这三个人,各有特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都是郑仪经过观察、考验后,认为可以信任、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

更重要的是,经过郑仪这段时间有意无意的“敲打”和“引导”,这几个部门的风气和工作效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

官僚主义、推诿扯皮的现象少了,想干事、能干事的氛围浓了。

这才是推动任何战略构想最宝贵的“软实力”。

郑仪的初步思路,通过非正式的渠道,传递到了这三个部门。

没有正式文档,没有会议部署,只是一种方向的指引。

但马前进、赵启明、张克艰都立刻明白了郑书记的意图。

而且,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郑仪很有耐心。

他知道,当这三个部门的初步思路成熟,当各方面的条件基本具备,那时再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推动起来将会事半功倍。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巩固好明州安定团结的大局,继续推进“新明州建设”的各项既定工作,为即将到来的科技兴市战略,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内部环境。

同时,他也在等待。

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这份蕴酿中的宏大构想,正式推向舞台中央。

或许,就在他正式接任市委书记之后。

这日,郑仪特意调整了日程,提前结束了一个不太重要的协调会,准时在傍晚离开了市委大楼。

黑色的奥迪轿车平稳地行驶在通往省城的高速公路上。

车窗外的田野和村镇在暮色中飞速后退,郑仪靠在舒适的后座上,闭目养神,但思绪却并未停歇。

他今天去省城,名义上是向省委办公厅汇报明州明年工作思路的初步考虑,并听取指示。

但在他心里,还装着另一件更为私密、也让他有些牵挂的事——郑浩。

前几天,郑浩在电话里告诉他,决定报考省委办公厅。

郑仪当时在电话这头,只是淡淡地“恩”了一声,嘱咐了一句“好好准备,凭自己本事”,便结束了通话。

但他心里,却远非表面那般平静。

省委办公厅。

那是全省权力结构最精密、最内核的枢钮。

能在那里立足并成长起来的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需要极强的综合素质、政治敏锐性,以及……一些必要的背景和机缘。

郑浩有这个胆量和野心,郑仪并不意外,甚至有些欣慰。

这说明弟弟没有被基层的锁碎磨掉锐气,反而生出了更上一层楼的志向。

但欣慰之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也随之浮现。

那条路,风光无限,却也步步惊心。

里面的水有多深,人际关系有多复杂,郑仪比谁都清楚。

郑浩虽然聪明,也有基层历练的底子,但毕竟还年轻,缺乏在高层机关工作的经验和必要的政治轫性。

他能适应吗?能处理好那些微妙的关系吗?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背景而承受不必要的压力或特别的“关照”?

这些疑问,盘旋在郑仪心头。

他绝不会,也不可能为郑浩的考试和录用去打招呼、走门路。

那是底线,也是对郑浩能力的侮辱。

但他作为兄长,有责任,也需要去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至少,要知道这条路是否真的适合郑浩,前方可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暗礁。

这就需要借助一些“渠道”。

而今天他要见的这位领导,正是最合适的“渠道”之一。

车子驶入省城,华灯初上。

没有去省委大院,而是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到了城南一处环境清幽的茶舍。

郑仪落车,对周扬吩咐道:

“你们在外面等我就好。”

然后独自一人,走进了那间早已预定好的僻静茶室。

茶室里,一位年约五十、气质沉稳、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已经在了。

他正是省委办公厅的王副主任,分管人事和机要工作,同时也长期负责徐志鸿书记与各地市主要领导的连络协调,是徐书记非常倚重的身边人。

见到郑仪进来,王副主任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主动伸出手:

“郑书记,路上辛苦!”

“王主任,您太客气了,是我来晚了。”

郑仪连忙上前两步,双手握住王副主任的手,态度十分谦逊。

两人寒喧落座,身着旗袍的茶艺师娴熟地冲泡着功夫茶,香气袅袅。

正式的公务汇报只是走个过场,郑仪简要介绍了明州明年的工作思路,王副主任代表省委办公厅给予了原则性的肯定和几句指导性意见。

茶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

郑仪看着时机成熟,便看似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向了更轻松的方向。

“王主任,最近家里都好吧?听说令媛在国外学业进展顺利?”

“劳郑书记挂心,一切都好,小丫头还算争气。”

王副主任笑着回应,眼神却微微一动,知道郑仪可能要切入“正题”了。

到了他们这个层级,这样的私下会面,很少会纯粹闲聊家常。

果然,郑仪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兄长特有的、混合着骄傲与无奈的情绪:

“说起来,我家那个不省心的弟弟,最近也给我出了个难题。”

“哦?”

王副主任配合地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郑浩同志?我印象中是个很优秀的年轻人啊,在基层锻炼得怎么样?”

“基层是所好学校,确实成长了不少。”

郑仪点点头,随即苦笑道:

“就是……心气有点太高了。这不,刚刚跟我表态,说要报考咱们省委办公厅。”

他说话时,目光坦然地看着王副主任,没有任何请托之意,更象是一种家人间的抱怨和分享。

王副主任何等精明,立刻明白了郑仪的意图。

这不是来走关系,而是来“探路”和“备案”的。

“报考省委办公厅?”

王副主任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赞许:

“这是好事啊!说明郑浩同志有志气,有追求!我们办公厅就需要这样有基层经验、又有上进心的年轻干部!”

他沉吟了一下,语气变得认真起来:

“郑书记,不瞒您说,办公厅的招考,程序上是绝对严格、公平、公正的。笔试、面试、考察,每一个环节都有严密的组织和监督制度,确保把最优秀、最合适的人才选拔进来。”

他这话,既是陈述事实,也是向郑仪表明态度:

考试不会有猫腻,全凭实力。

郑仪点了点头:

“这个我完全相信组织。我就是担心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把问题想简单了。省委办公厅门坎高,要求严,竞争激烈程度他是想象不到的。我怕他准备不足,到时候考不上,反而打击自信心。”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弟弟的关心,又显示了对组织公平性的信任。

王副主任笑了笑:

“郑书记过虑了。郑浩同志是京城大学的高材生,底子好,又在基层经过了锻炼,只要认真准备,机会还是很大的。”

他顿了顿,看着郑仪,语气诚恳地补充道:

“郑书记,请您放心。招考环节,我们必须严格按规定办,这一点没有任何馀地。”

“但是……”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只可意会的默契:

“如果郑浩同志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真的通过了层层选拔,最终进入了办公厅工作。那么在工作上,作为分管领导之一,我自然会按照组织原则,对新进的年轻同志给予应有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成长起来。这也是我的分内之责。”

这话就说得非常艺术了。

考试,绝对公平。

但考进来之后,作为同事和领导,正常的传帮带、工作指导,那是理所应当的。

这既撇清了对考试环节可能施加影响的嫌疑,又表达了未来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对郑浩的关照之意。

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郑仪要的,正是这个态度。

他并不指望王副主任为郑浩的考试开绿灯,那既不现实,也对郑浩的长远发展不利。

他需要的,只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郑浩入职后,能有一个相对正常、不被刻意叼难或过度“关注”的成长空间。

王副主任的承诺,正好满足了他的预期。

“王主任,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郑仪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端起茶杯:

“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郑书记客气了!这都是应该的!”

王副主任也笑着举杯。

两人心照不宣,一切尽在不言中。

茶杯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次的会面,目的已经达到。

郑仪心中那块关于郑浩的石头,算是暂时落了地。

他知道,以郑浩的能力,只要发挥正常,笔试面试过关的可能性很大。

而有了王副主任刚才那番话,郑浩即使进入办公厅那个复杂的环境,至少初期会有一个相对平稳的过渡期。

剩下的,就看郑浩自己的造化和努力了。

茶室里的谈话继续着,气氛更加轻松。

王副主任也借此机会,向郑仪透露了一些省委高层近期的动态和关注点,其中自然包括徐志鸿书记对明州工作、特别是对郑仪本人的高度期许。

这些信息,对郑仪把握全省大局、调整明州工作重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也算是王副主任对郑仪释放善意的一种回报。

一场看似寻常的茶叙,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郑仪亲自将王副主任送出茶舍,目送他的车离开,然后才转身上了自己的车。

“回明州。”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 穿成狐妖后,我成神了 钢铁先驱 夭寿了,倒霉蛋居然是天道亲闺女 拒做通房,疯批九爷欺她上瘾 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 五行四元 祁总,您家霸鹅又上热搜了! 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