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齐权臣指南 > 第6章 血溅御前

第6章 血溅御前(1 / 1)

“砰——”

“砰——”

高纬耳中嗡嗡作响,周围人的哭喊、喧闹声仿佛置若罔闻,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关门!快关上殿门!”高纬嘶声尖叫,趔趄着向后逃窜,冠冕歪斜也浑然不觉。

几个宦官连滚爬冲向殿门,门外却已传来甲胄撞击石阶的闷响与军士的怒吼。

“砰——!”

厚重的殿门被长槊撞开一道裂缝,僵持仅一瞬,殿门轰然崩塌!

身着甲胄的军士如黑潮涌入,瞬间将殿内所有信道控制住。

高纬震惊地发现,引路之人赫然是刚刚在他面前信誓旦旦的刘桃枝。

他指着刘桃枝,正欲说些什么,但终究发不出声音来。

刘桃枝瞧了他一眼,默默退到一旁。

高俨踏过碎木迈入殿中,他左手按剑,右手随意一扬——一个渗血布袋随之被甩出。

那布袋滚至高纬脚边,散开处赫然是和士开怒目圆睁的头颅!

“啊——!”陆令萱厉嚎划破死寂。

高纬浑身剧震,蹬着腿向后缩,大惊之下,他忽然找回了发出声音的能力。

他语无伦次:“三…三弟!朕…朕可将皇位……”

“陛下糊涂了!”高俨厉声呵斥,剑锋直指陆令萱等人,“今日只诛惑主妖孽!”

冯子琮立刻递上眼色,高舍洛一把拽起瘫软的陆令萱,另一只手握着尖刀。

刀光如电,血溅御前!

历史上搅动一时风云的妖妇陆令萱,就这般窝囊地一命呜呼了!

骆提婆疯扑向母亲尸身,被刘辟疆指使军士死死摁住,随后被乱刀砍死;

韩长鸾、高阿那肱趁乱欲逃,却被厍狄伏连砍翻在地。

转瞬之间,殿内只剩粗重喘息与铁甲摩擦声。

高纬彻底瘫倒在地,双目失神,口中只是念叨着:“莫杀朕,莫杀朕!”

高俨冷冷瞥了一眼这个便宜哥哥,心中没有生出一丝怜悯之意。

他清楚地知道,这副皇帝兄长“美容仪”的皮囊下,那颗荒淫无度、残忍好杀却又欺软怕硬的内心。

比较反大多数人直觉的是,北齐虽被北周吞并,但是北齐直到灭亡的那一刻,综合国力都强于北周不少。

不谈北齐在经济文化上的繁荣,只谈军事,高湛时期的邙山之战中,齐军在段韶、斛律光、高长恭率领下大败北周军。

此后北周宇文护掌权期间,再不敢大举伐齐,直至宇文邕、高纬分别掌权。

短短十年之间,高纬利用幸臣,将胡人勋贵、宗室、汉人士族、底层百姓得罪了个遍,到最后所有人都不满他的统治。

等宇文邕进军时,北齐境内几乎称得上是望风而降。

和士开、陆令萱者,小害耳:高纬者,大害也!

可惜,自己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大庭广众之下不能直接下手,而且短时间内高纬不能出事。

见高纬瑟瑟发抖、口中止不住的“莫杀朕”,又想到他平日那般模样,高俨忍不住怒叱:“陛下宠幸奸佞,可曾想过今日?”

“自践祚以来,未见陛下成一事;只见陛下无心国事,放任和、陆祸乱朝纲,陷害忠良。”

“故赵郡王睿,忠于国事,仗义执言,却遭冤杀,陛下之过!”

“臣身为至尊之弟,亦遭小人陷害,今不得已而作兵谏之事!”

“臣问陛下,可曾有半分心思于国事社稷?”

高纬只是低头不答,口中微张,却什么话也说不出。

高俨高高俯视着瘫倒在地下唯唯诺诺的高纬,突然感到无趣。

他叹道:“神武皇帝如龙,文襄、文宣如虎,奈何子孙暗弱至此!”

神武帝即高欢,文襄帝、文宣帝即高澄、高洋。

高俨此言是真心感概,昔年高王豪气干云,高澄年少振肃朝野,高洋前半生英明神武,而到了高纬却堕落至此。

就是这样一个昏庸无能之辈,却害死了许多忠勇之人,以致国家沦丧,不由令人感叹。

众人闻言,皆是心神一凝,有细心者,则发现高俨并未提及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

刚才那些话,既是说给高纬听的,也是说给殿内众人听的。

一方面行高澄故事,怒斥天子;一方面表明自己是迫不得已,为此举正名。

他的眼神从高纬身上抽开,望向殿内众人,作揖正声道:

“诸位心存国事,一片赤诚,扫清奸佞,此社稷之功也!”

众人不敢收礼,纷纷行礼回应。

“刘辟疆,”高俨寒声道,“你领人护送陛下回殿好生休息,一定要好生保护,莫让外人见着了!”

高纬蜷在御座下颤斗不已,随后被刘辟疆带着几个亲兵架了出去。

众人看见,遂低下头不语,只当无事发生。

送走高纬后,高俨自觉坐上了高纬原先坐过的位置,众人也依次分两侧坐下。

忽有亲兵急报:“广宁王、安德王已至千秋门外!”

高俨目光微闪——这二位堂兄此刻前来,究竟是作何打算?

他沉吟一阵,随后下令:“请二王入宫觐见。传令全军:严守宫门,擅闯者斩!”

说完后,又加之一句:“若右丞相(即斛律光)至,可让他入宫觐见。”

…………

在千秋门外焦急等待的广宁、安德二王,终于获得允许入宫,但二人的侍从却被拦住,不得进入。

身材肥壮的安德王高延宗对着守卫军士不忿道:“我等来此,正是来助琅玡王一臂之力,为何不让我等侍卫随从入宫?”

眉目疏朗的广宁王高孝珩拦住高延宗,苦笑道:“五弟,琅玡王准许我等入宫,怕是大事已成。”

随后他提醒高延宗:“神器初易,需谨言慎行,莫忘了大兄、三弟之事!”

高延宗闻言,虽心仍有不满,还是点头表示听进去了兄长的劝诫。

二王遂留下侍从,随着领路宦官向显阳殿走去。

一路上军士设下重重关卡,宫禁较往日格外森严,从千秋门到永巷,再从五楼门向显阳殿走去,路上随处可见血迹。

行不多时,二王来到显阳殿前。

还未进宫殿,两人便闻见殿内久久未散的血腥气味,不由得暗自生惊。

两人疾步入殿内,只见甲士肃立如林,谋臣武将依次排开。

昔日那位骄矜自傲、容仪修美的堂弟,此时正高踞御位,面色淡然。

二王目光扫过地上未干的血渍和御前摆放的和士开、陆令萱二人首级,瞳孔俱是一缩。

又见高俨稳稳坐在御位,他们心中如何不明白其意。

高延宗脚步微顿,高孝珩悄然以肘轻触其弟,率先躬身下拜:“臣等恭贺殿下诛除奸佞,肃清朝纲!”

高延宗也收起原先的傲气,随之下摆。

高俨并未立时回应。

烛火摇曳中,他凝视二王阴影拖拽在地上的轮廓。

史书里这二位堂兄结局迥异:

高孝珩学涉经史,善画通音律,却终身被猜忌,不得重用,被虏后郁郁而终;

高延宗骁勇善战,平阳之战齐军大败后被高纬丢下,无奈之下自行称帝,鼓舞军队士气,大破周军,最终还是战败被俘,后被赐死。

此刻他们俯首的姿态,究竟是真心归附,还是乱局中的权宜之计?

“二位请起,”高俨终于开口,声音沉静如古井,“和士开、陆令萱心机深沉,祸乱朝纲,欲行伊霍事,我奉太后、至尊密诏,将其斩杀。”

高孝珩率先表态:“殿下诛杀国贼,肃清朝纲,实乃社稷之幸!”

高延宗则高声直言:“杀得好!早该除尽这些蛀虫!”

见两人均已表态,高俨微微颔首,目光望向冯子琮,他给了一个肯定的眼神。

“奸佞虽已伏诛,然国器动荡,尚需宗室勠力同心。”高俨特意加重“宗室”二字,眼神扫过二人面庞。

他回想起有关这两位堂兄的一些记载,心中不由一动。

这两位堂兄都是高澄之子,也是高长恭的兄弟,但性格却不太相同。

高孝珩谨慎有节,但绝非古板之人。

除去这次试图相助高俨,历史上还曾谋划斩杀佞臣高阿那肱(上文已被砍翻)。

高延宗心气高傲,却忧心国事,常有愤懑之言。

两人是宗室人杰,虽不比高长恭战功赫赫,却不容小觑。

尤其是高延宗,晋阳一战,他冲锋在前,杀得北周武帝宇文邕仅以身免,差点让宇文邕行堡宗之未来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诸天从炼化技能开始 重生八零,踹了军官嫁首长 无量修真 四合院之彼岸花开 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 宋代寒门的奋斗史 末世之回家路 大明:怎么都说我是常务副皇帝 大玄六皇子:开局执掌暗影阁! 抗战从远征军到世界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