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绍鼎二年,也是南陈太建五年。
二月乙卯,建康夜有白气如虹,自北方贯北斗紫宫。
三月壬午,陈顼诏令:加镇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明彻侍中、都督征讨诸军事,仍赐女乐一部。
己丑,陈顼命吴明彻统众十万,裴忌监军事,从白下起兵,渡过长江,进军北方。
陈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吴明彻亲自带领进攻秦郡,一路由黄法戳带领进攻历阳。
至此,南朝历史上最后一搏—“太建北伐”正式开始。
秦郡城前,恰有一条河流入长江。
那条河名为涂水,后来又被称作滁河。
当陈军士兵乘着楼船,气势汹汹兵临城下时,不由得为眼前所观深吸一口气o
通过弥漫着的雾气,秦郡城在涂水、江水之交沿岸处,有着天然的护城河。
而见涂水那不算特别宽阔的河面上,被插满了高大的木桩,连成一片木栅,使得陈军船只无法通行。
如果不能从此处通行,只得绕远处登录,彼时陈军到达秦郡城下,必是疲敝之师。
斥候将情况告知吴明彻,等待他作出定夺。
吴明彻闻言,立即对众将道:“我为秦郡人,知其地形地势,为北高南低。
北多丘陵,南为滩涂。想要攻城,即便绕远登陆,亦必经眼前之路。”
裴忌问道:“将军之意,是使人清木栅,而使大军得过?”
吴明彻点头称是道:“然也!”
他抬眼望向众将道:“诸将中可有勇士,愿一往而拔其栅?”
众将面面相觑,一时间没有人回答。
大家都知道,冲锋在前最为危险。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危险不是来自于战场上的拼杀,而是恐城头上暗箭、河中旋涡。
死于沙场,还能算死得其所;但死于这种场面,则令人不甘。
吴明彻又问了一遍,仍旧没有人回答。
正当他面上的表情逐渐开始变得严肃起来,帐中空气渐渐凝滞。
一名身体看似瘦弱、面色刚毅的年轻人越过众人,高声道:“我来!”
吴明彻定睛一看,原来是名将程灵洗之子程文季。
他面上由寒转暖,赞道:“虎父无犬子!”
随后他神情一肃,下令道:“程文季,你领五百骁勇,乘小舟前探,将河中木栅清除!我等大军随后跟上!”
程文季接下命令,沉声道:“末将必不负将军所望。”
随后转身踏出帐中,在军中召集骁勇、准备船只器械,准备动身。
不久后,吴明彻领上诸将,来到船上。
一声令下,数十艘小船如同飞箭一般射出,直直冲向涂水河面上的“木栅”。
秦郡城上守军见状,立刻向河中射下箭雨。
程文季一船当先,指挥众人在河面上闪转腾挪。
一边躲避箭雨,一边趁着闲遐时机,将高大木桩连根拔起。
太阳逐渐升至中天,阳光将河面上的雾气驱散,露出原本隐藏在其下的秦郡城。
眼尖的陈军士兵看见城头上旗帜写着一个“王”字,向吴明彻汇报过后,诸将闻之议论纷纷。
“莫非是王琳来了?”
“他不是坐镇寿春吗,不可能出现在此地吧?”
“王琳都督淮南诸军事,秦郡地处索虏御位大陈边境,他出现在此地,也不意外。”
吴明彻厉声喝止诸将的讨论,待众人静下来,他高声道:“王琳亲至又会如何?”
“诸公莫非忘了,他是如何在南朝拥兵一时,却被我朝骁将精兵击破,孤身一人投奔北虏吗?”
“彼以败军之将,统外邦之兵;我以久胜之将,领故土之兵,将勇人和,攻之以猛,则破之必矣!”
诸将聆听着吴明彻的训斥,原先焦躁、担忧的心情逐渐平复,群情激昂。
他们高声欢呼:“破之必矣!破之必矣!破之必矣!”
吴明彻见众人士气被他拉回,不禁送了口气。
虽然他心中其实对王琳持高度戒备,但绝对不能让众人还未开战,便被敌将威名吓得泄气。
平息了这一小波插曲,吴明彻继续在甲板上等待着。
没过多久,有人来报:程文季已归。
程文季头发、盔甲已被水打湿得湿漉漉的,肩上还中了一箭,简单包扎后,便前来报道。
他望向吴明彻,目光坚定:“禀报将军,末将幸不辱命!”
吴明彻大喜,连忙握住他的手,语气真诚道:“将军辛苦了,此战若能克,当记你首功!”
他回头望向诸将,面色变得刚硬庄严,下令道:“诸位各自返回船上,立即整军备战,顺势待发。一刻之后,将鼓三下。”
“一鼓渡涂水,一鼓登江浦,一鼓近城郭!有迟缓者,斩之!”
“是!”诸将肃然领命,纷纷退下。
一刻之后,鼓声准时大作。
陈军众船只同时奔向涂水,穿过被拔出来漂浮在水上的木桩,径直向江滩冲去。
旌旗飘扬,风声猎猎。
一时间里,涂水河面上被大大小小的陈军船只所占满,而井然有序依次、分波靠上滩涂。
城头箭雨倾斜,却无法阻拦陈军进击的步伐。
秦郡城头上,王琳看着不远处滩涂上陈军登陆的身影,却并不显得慌乱。
属下问道:“刺史,陈军已冲上江浦,我军是否应当主动迎战?”
王琳摇摇头道:“吴兵甚锐,宜长策制之,慎勿轻敌。”
属下有些不解:“刺史之意,便是坚守不出,那您何必亲自前来,置身于险地?”
王琳笑道:“一示我抗陈之决心,亲身在城中守城,同甘共苦,可让军士们士气不减。”
“————其二,我在江左尚有几分虚名,陈人将士闻我之名,当慎之又慎。”
“如此一来,待陈军锐气受挫,旧不能克,则会更加戒慎,而逡巡不敢前。”
“一旦久久无功,陈人支持不了多时,只得悻幸而去,彼时方是出兵之机。
“”
属下闻言,面色立刻变为躬敬:“刺史高见,末将佩服。”
城下,一众陈军好不容易登陆滩涂,稍稍安顿,创建防御设施,为接下来的攻城做好准备。
忽然听到城上,数十名中气十足、声音洪亮的北齐军士以带着吴音的官话高喊:“王琳在此,尔等安敢!”
接着又重复喊了十数遍,引得陈军中议论纷纷。
“王琳?这是何人?”
“你年纪轻,不知道。昔年侯景之乱时,王琳将军可是立下大功。唉————可惜了————”
“他已经在寿春不小时间了,你们还没听说过吗?”
吴明彻见此情形,让各级将领立即安抚所领军队,不要为此过多声张。
他望向城头那个身影,隐约之间与自己记忆之中重合。
吴明彻握紧了拳头,暗自在心中道:“他人惧你,我可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