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天明,萧长者寻妻(与)子不见。
陆源嘱咐道:“萧长者善行有功,妻子得道被菩萨接引,日后五显成圣,必定回来供养,接一家团聚,共享天伦。”
萧长者拜谢不已,不再忧虑。
陆源推脱天下未定,不便久居,随即离了萧家庄,径向他处。
刚踩起祥云,却望见远处天边清光瑞霭。
及至云端,正见八位仙家高坐论道。
左一侧,是张道陵、葛玄、邱弘济、许逊四位天师,右侧四位,是大茅君茅盈、二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为首的,正是三茅高祖茅蒙茅初成。
陆源眼见八人,左一厢执掌泰玄三省,右一厢执掌司命定录,可谓是四御五老之下的实权顶峰。
此八人在列,定有要事。
陆源不便打扰,只远远的点头见礼,便欲再下界擒妖。
却见茅蒙含笑招手道:“真君且近前来一叙。”
陆源不明就里,见初成仙人招手,趋步上前,“小子见过初成仙人。”
张天师呵呵笑着,调侃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大抵如此。”
陆源一一见礼,方才回道:“小子昔日受初成仙人点化,才得成大道,不敢相忘。诸位皆是道德羽士,勿怪在下有分别之心。”
三茅真君颌首赞道:“既是祖师点化,那与我都是一家,我等俱是修行之人,只凭心意,哪有前后尊卑。”
许逊道:“不怪不怪,只怪张天师心中不豫,寻人短处。”
听到这声调笑,张道陵仿佛被戳到痛处一般。抢过话头,愤声道:“我托身凡世,不得功成,这才召得众人齐聚,商议良策。
下界张修假我名义,不通正法,施展妖术,供给生民符水,病或自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不信道。妖言惑众,道统受污,天下皆称米贼,真乃奇耻大辱。”
张天师向来稳重,此番怒色,倒是引得众仙欢笑不已。陆源也有些哭笑不得,这么论起来,这张修也算是有两头堵的能耐。
大茅君茅盈安慰道:“虽有张修为乱,但张公旗拨乱反正,信行修业,经营汉中。
天下纷乱,他却保得一隅之地安稳三十年。路设米肉,春夏禁杀,宽宥刑罚,虽有不轨,终究算是一方善士。”
张道陵摇头叹息,“政教合一,必定难成。此间又有关元帅、天枢上相、雷部众将,
乃至西天菩萨、罗汉纷纷下界,皆不能成。”
茅初成抚须笑道:“人心乱则妖崇兴,此番大乱后,必有治世。”
其馀众人纷纷见礼,求初成仙人解法。
只因茅初成乃是先秦修士,最善推演下签。
茅蒙呵呵一笑,从云袖中拿出一卷竹简,向陆源问道:“真君可还记得此物?”
陆源定晴观瞧,回道,“小子怎会忘却,在下便是凭这卷《玄度纳气法》,才得以筑基。”
茅蒙摇了摇头,“昔日你是鳞虫之身,虽有九窍,却是盲警,虽有五脏,却少了一舍,是以看不全这无字天书。今日真君功成,且再看看。”
陆源探头一瞧,只见清光照射,竹简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小篆字。
题头写着《玄微养性修真大法》,他所学的《玄度纳气法》只是其下《本经阴符七术》中的一节。
全篇中不仅有养性修真的法门,还包含仿生延寿,安静五脏,和通六腑,守时保身,
盛神养志,逆走河车等诸多妙法。
陆源心下渐明,若有这法门,他也不会走上西行求道之路。
但若无他丈量大地,三年养心,这无字天书摆在他面前,也是一片空白。
茅蒙道:“我欲将此法传于下界。”
二茅君茅固道:“不知高祖要将此法传与何人?”
“传与天下人。”
众人嵇首赞拜,共赞先师高洁。
茅蒙拿出一捆着(shi)草,放在掌心中着算,不多时,他将着草收起。
“此后有山中宰相,可扬我道正法,功成三教,相与为一。”
众人面色不一,追问道:“如何施为?”
茅蒙望向陆源,言道:“昔日弥罗宫前,我与真君有约。”
“正是。”陆源道:“仙长曾言日后门中弟子有人得道,需我出手相助。”
“时机将至矣。”茅蒙笑道:“那三教正法,必要真君相助。”
陆源道:“小子身负七觉支数百年,未得要领;家师门下修研道藏近千年,本事最差;另有未得人身时听闻儒经,劳而少功。
救济众生无奈分身乏术,三教合一可惜博而寡要,火水未济,五气难成,阴阳不调只赚得寥蓼虚名。
作书传世,开言传教之事,恐将众生引至邪路,实不可行。若先生让我庇护门人,荡清奸侯,源必不推脱。”
“真君过谦了。”
茅蒙摇了摇头,“不需真君传道,只茅山势涨,借真君威名,邀为护法神,比太乙雷声应化尊之位。昔日真君白马寺中论道,若日后显圣,必为三教合一正法,彰明正道。”
“既是如此,源必全力以赴。”
“善。”众仙齐赞。
旋即众仙约定时日,引邱天师届时下界传道。
待众仙离去,陆源满腹忧虑,问向茅蒙,“仙长此法可行?
》
茅蒙颌首道:“可行。”
陆源面色有异,追问道:“可救天下人?”
茅蒙摇头道:“不可。”
陆源心知他有下算之能,连番追问,他只说此道不行,陆源无奈,嵇首拜别。
正欲四下诛邪,却见一仙童驾鹤而来,
口中吟道:“真君慢走,大惠静慈妙乐天尊座下童子觐见,这厢有礼了。”
陆源道:“仙童召我,有何要事?”
“真君容禀。”那仙童下了仙鹤,嵇首道:“百年后蟠桃宴开,其后有赛宝会,众仙展示宝贝,让玉皇品鉴。
天尊本想以持金刀与会,不料金刀却被华光偷去炼成金砖,后反下天宫时被真君收去天尊特派我前来相求,愿换得金砖,炼成金刀,好做赛宝会上一示。”
陆源道:“天尊客气了,这本就是天尊之物,何言交换。”
陆源自摄了这金砖之后,从未用过,若不是天尊相求,他早就忘却。
在袖中翻找一番,便将其递与童子手中。
那童子面色一喜,“多谢真君归还。”
说罢,他拱手骑上仙鹤,飘然而去。
与来时惬意不同,这仙童走时骑着仙鹤,行动飞快。
本想着是这仙童忙着复命,却见仙鹤足下点着火苗。
陆源发觉不对,忙运起天眼通宿命通一同观瞧。
看过一阵,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这仙鹤竟是火鸦所变,那仙童的本体虽看不出,但必定是华光所化,来此一遭,就是要骗回金砖。
陆源也不戳穿,既是骗去,合该再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