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票证时代对生活的影响就体现出来了,首先就是现在早上去食堂吃饭的人逐渐的多了起来,不但早上如此中午和晚上同样有很多的人,甚至晚上基本上都是职工把饭菜打好带回家里面去吃。
没办法,虽然说工厂食堂里面依旧用粮票换饭票,不过这里面的隐形补助可是很多,大家又不傻,这年头省一点是一点。
以前经常排队请何雨柱做席也少了很多,现在他有事没事用爱去师傅那里,给我们说是学厨艺,我们都知道这货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不是人家的师妹没有成年,估计早就把人家娶回家了。
反正现在夏涛感觉到就是,这猪拱没拱到白菜不知道,不过自己家的猪丢了。
票据的发售无疑是对居民的生活营养是巨大的,不过夏涛无心管这么多,这几天他忙的那是晕头转向,加班了好几个晚上,好不容易把两万罐的可乐给生产了出来,一直等到装上车,才总算出了一口气。
这一批可乐要从燕京到东北沉阳再从沉阳出发一直到满洲里。
这个年月,从燕京开往莫斯科的火车还没有开通,满洲里就成为了咱们国家对苏维埃重要的出口口岸,出口的货物基本都在这里进行抽查然后才可以装车。
“安德烈夫我的好兄弟,这一批是什么样的货物,猪肉,蔬菜还是鸡蛋。”负责保卫的图库聂夫悠闲的对正准备抽查货物的检验员安德烈夫开口。
“哦!这上面报关的是饮料。”安德烈夫看了一眼单子开口。
“饮料,华夏有饮料吗?他们的饮料能喝吗?
说看这话图库聂夫大笑起来,眼中充满了不屑的样子。
“这好象是可乐。”安德烈夫打开一个车厢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前后看到上面的标识开口。
“什么,可乐。”本来已经走远的图库聂夫听到之后如同一个灵巧的黑熊一样跑了回来很难想象他这身躯能够这样的灵活还没等到安德烈夫回过神来手里面刚拿出来的可乐就被安德烈夫一把拿了过去,随即就用牙齿咬开瓶盖,直接大口的喝了起来。
“我的天啊!是可乐,这味道和我之前喝的一模一样。”喝完可乐的图库聂夫打了一个饱隔开口。
“是吗?我也品尝一下,我可是很久没有喝过可乐了那味道真的难忘。”安德烈夫说完,自己打开了一瓶,他不象图库聂夫那样,而是仔细的品尝。
“味道还是有一点区别,不过我感觉,这可乐比咱们之前喝鹰酱的可乐要好很多。”
“图库聂夫别喝了,要是喝多了没有办法说了。”看到图库聂夫又拿出来一瓶安德烈夫赶紧开口。
作为检验人员偶尔拿一些可以,这是私下里的事情,不过要是拿太多了估计上面会要一个说法。
“安德烈夫我的兄弟,咱们多搞几瓶,对外就说损坏了,玻璃制品有消耗也是应该的事情,这东西只要拿出去就能换钱,很多人和我一样,很久都没有喝到到如此好的可乐了。”
作为一个历史半吊子的夏涛知道可乐在苏维埃有市场,具体有多少市场他也不太清楚,更加不知道的就是他们生产的可乐在苏维埃会引起什么样的风暴。
他只知道后世科学家的研究,糖的成瘾性是海洛因的二十五倍。
可乐的上瘾性远超毒品,只不过戒可乐并不会产生如毒品那样可怕的戒断反应,所以没有人注意过罢了。
因为此时铁幕已经拉开,苏维埃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易日趋减少。46年之前有一批可口可乐随着欧洲战线涌入过苏维埃,引起了苏维埃人民的广泛喜爱。包括朱可夫元帅都非常喜欢。
从46年之后,苏维埃就没有怎么进口可乐。目前只有东德的一部分商店有售,在莫斯科的一些商店可能也有少量的货。
可乐的口味,尤其是那种沙口的口感非常受到斯拉夫人的喜欢。可口可乐进入苏维埃的时候总是被抢购一空。哪怕是溢价销售。
边境这两位是参加过对汉斯战争的人,喝过鹰酱的可乐,所以不惜冒险弄了一些,很快先锋可乐被通过检查,装上了开往莫斯科的火车。
20世纪50年代末期,此时的苏维埃已经走过战争的创伤,可以说比时的苏维埃已经进入了这强盛时期,老百姓的生活看起来非常富裕。她们穿着款式多样的衣服,食物多种多样,女人们的脸上也洋溢看幸福的笑容。大街上高楼耸立,商品琳琅满目,人潮拥挤,经济发展迅速。
那个年代,汽车对于其他国家的百姓而言,还是奢侈品。但在苏维埃却已随处可见,并且款式多样,就连农田都是采用机械作业,人民享受免费医疗住宿,孩子享受免费教育。
可以说这个时代是苏维埃最好的时代,虽然没有到达顶点,不过现在能够与之抗衡的或许只有鹰酱。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苏维埃的轻工业水平一直是比较拉的。
一直到它解体,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些独联体国家时期,他们的轻工业依旧是拉。
而在苏维埃时期,轻工业的拉跨几乎是体现在全方面的。
因为要和欧美资本主义强国进行竞争。
所以苏维埃几乎是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重工业的生产研发上。
对轻工业的投入比相当低。在1959年中苏断交之前,中苏经济可以说是紧密的捆绑。
苏维埃的全部外贸中,我国占据了百分之二十五。我国是苏维埃第一大外贸国,我国也是苏维埃第一大进口国。
社会主义阵营中,我国是极少数能为苏维埃提供血包支持的国家。
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大多需要从苏维埃身上吸血才能活下去。
咱们和苏维埃贸易开始就一路走高,这个时代苏维埃百货楼里面,有很多华夏国的货物。
在莫斯科红场的东侧,正对着克里姆林宫,有一排欧洲古典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外表富丽堂皇,这个百货楼叫“古姆百货商场”,不过苏维埃时期被称为“莫斯科国立百货商场”,这家百货楼里有一千多间店铺,里面装饰得宫殿般的华丽,即使不买东西也很值得进去逛逛。
谢尔盖是莫斯科国立百货楼的一层的一个小领导,他负责的这一层是专门卖日用百货和副食品的。
国内出口到苏维埃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以日用百货为主,此时还是华夏和苏维埃的蜜月期,为了体现两国的友好,在这一间莫斯科乃至整个苏维埃都很有名气的百货楼里面就有一间专门售卖华夏商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