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222章 实属一条技术路线走到黑

第222章 实属一条技术路线走到黑(1 / 1)

第222章 实属一条技术路线走到黑

本位面的厄利孔机炮发展,终究还是沿着原本的技术路线一直走下去了。

而且被p15冲锋枪的成功经验所影响,未来厄利孔的“重视射速、重视抛壳稳定性、轻视轻量化、轻视漏火漏气”特性肯定会愈发极端。

最终可以预见,这玩意儿的穿甲性能会比地球位面有所下降,防空泼水的密度会提升,但最大射高和有效射程会衰减,算是有利有。

一言以蔽之,就是反坦克更不好用了,就算用穿甲弹,估计也只能对付20毫米以下的钢板,但更高射速对防空火力密度的提升是明显的。

如果象征性地数据化一下,就相当于地球上原本的厄利孔机炮属性为“对人a、对甲b、中防空b、近防空b”

本位面的厄利孔属性变成了“对人a、对甲c、中防空c、近防空a”。

对甲弱了也就弱了,鲁路修觉得这是无所谓的。反正到本次世界大战停火前,机炮能够威胁敌军装甲目标就够了。未来的战争,反装甲肯定要靠专业反坦克炮。

近防空的效果提升,收获是实打实的,未来要一直靠这款炮提供近距离防空。

而中距防空的减弱,则需要将来大力发展类似于博福斯40毫米高炮来补强这一块生态位,确保未来防空彻底无死角。不过这事儿不用急,本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的敌机威胁都还不需要上博福斯,将来停火后的休战期再慢慢搞就是了。

地球位面的博福斯,也是因为德系战败被凡尔赛条约限制了,自己不能搞火炮,只能让克虏伯派人去中立国瑞典偷偷搞,帮瑞典人补短板。而鲁路修只要确保将来是停火而非战败,就可以光明正大自己搞了,没必要假手于人。

整个中小口径防空反甲火力的技术路线,至此才算是被鲁路修梳理清楚。

未来的帝国火炮军工体系,也应该更加泾渭分明:克虏伯搞大口径重炮,莱茵金属搞高出膛速度的反坦克炮,鲁路修的公司则专注于一切高平两用炮(偏防空炮为主,顺带反甲)

历史上莱茵金属的88炮也非常好用,这个领域鲁路修不想插手,将来就让莱茵金属专注于88等口径的反坦克炮好了,他们要顺带加个防空功能也可以,但防空的效果肯定不如鲁路修的炮好。鲁路修可以考虑在引信方面和对方合作,把未来自己更好用的引信卖给莱茵金属,赚走莱茵金属一部分的利润。。。鲁路修在项目刚开始研发的阶段点拨过一些关键后,剩下的就只能看他们自己鼓捣了。

不过这次的战舰入役式,也让各个系统的制造商有了一个思想碰撞、头脑风暴的机会。。

如果嫌枪机实在太重、或是枪机灵活导致膛压下降明显,我们再另想办法搞成半自由枪机、延迟闭锁”,具体办法我们会自己想的。

但只要军方能接受一定的膛压下降代价,我们就可以加快研发速度,同样确保在一两年内拿出稳定的全自动版本,至于不太稳定的、卡壳质量不过关的版本,今年内就可以拿出来。

而且只要我能想到解决延迟闭锁”的问题,就可以克服纯自由枪机后膛明显漏烟漏火的问题,只剩下膛压降低这个硬指标是绝对克服不了的,但射速可以提高。”

鲁路修听得很认真,因为这个项目就是他主导建议dw和毛瑟去搞的,他最终能决定巴里亚军方是否采购、包销这款枪弹,所以一切对设计指标的调整都要他点头。如果巴里亚方面用得好,帝国的其他邦的军队自然也会采购。

鲁路修权衡了一下,20毫米机炮未来还可以说是防空为主,而反坦克的性能至少在未来两三年内肯定够用了。”坦克都穿不了呢?

“你如果要用类似的降膛压提射速加快研发的路线,初速大致会降低到多少、穿甲厚度又能保留多少?你得给个准信,我才好确认是否同意变更立项指标。”鲁路修很认真地确认道。。闭锁枪机,膛压会降低25以上,枪口动能至少也要降20,初速大约减到720米。但是我保证可以做到比目前的g08重机枪还要高的射速!g08才每分钟450发,我可以做到子弹大那么多,却打到600发!

到时候也没必要考虑水冷枪管了,这样整个重型枪管都可以参与后座,至于散热的问题,就靠快速更换枪管的模式来解决。因为这种机枪是反坦克的,不会一直扣着持续扫,只要短促扫几秒就停火的话,不存在散热问题。

真要持续打步兵和工事不得不一直开火,那就连续打300发左右更换备用枪管。换下来的枪管也不是报废,只是等侯冷却,等另一根打得太烫了再换回来,哪怕再激烈的战斗,最多准备3根枪管肯定够用了。”

鲁路修听到后来,也是暗暗心惊,暗忖这个海因里希、沃尔默不会是地球位面的g34设计师吧?也怪自己前世的军迷程度不够深,只知道g34是毛瑟的机枪,却没关心过到底具体是谁设计的。

但无论怎么看,对方描述的这个思路,显然都有g34/42的影子,也是想着换枪管散热,也是用延迟闭锁加快研发,同时副作用就是提升射速但牺牲膛压和穿甲力。

重机枪的900米慢很多,也比布国的重机枪慢得多,只是跟后来的捷克式轻机枪或布朗式轻机枪差不多而已。

此时此刻,设计师海因里希沃尔默受提前3年问世的p15冲锋枪影响,也受莱因哈特贝克的影响,提前走上了这条路。

鲁路修想了想,坚持还要问最后一个问题,才肯做决定:“你刚才回答了很多指标,但你还没说穿甲能力呢,这才是最关键的。初速720米是可以接受的,但你得告诉我这等效于能穿甲多厚?”

海因里希沃尔默并没有现成数据,他只能靠推算:“目前850米初速的版本,500米内穿甲厚度为18毫米均质钢,1000米时的穿甲厚度降低到12毫米。

如果初速降低到720米每秒,弹头强度是不变的,出膛动能会降低,按照物理计算,500米穿甲厚度会降低到14毫米,1000米穿甲厚度降低到10毫米。因为风阻的关系,越远动能存留的差异会越小。”

鲁路修想了想,“小威利”坦克和劳斯莱斯装甲车目前都才8毫米装甲,这个新枪是随便穿的。未来布国如果搞“大威利”或者说“马克1型”,哪怕强化了正面装甲,也还可以指望射侧面穿甲。

而且机枪在500米上射击坦克已经够用了,只要机枪阵地隐藏得好,不被敌人提前发现,500米再开火是完全做得到的。

至于未来,就让这款重机枪定位于专打装甲车,不打坦克就行了。。

做到600,这个技术路线显然是偏向g34/42的方向的。

德系武器果然有德系的特色,不会一味抄袭地球位面丑国后来的2。。

最后临走前,鲁路修只是又突然想到一个点子,提醒克虏伯的人别忘了给对空弹加一个可调延时引信,以确保炮弹在飞出一定距离后凌空自爆,别再追求炮弹直接命中飞机才炸。而且对空弹的装药也可以换成榴霰弹。

这些技术都是现有的,延时引信很容易做到。就是在炮弹里加一根可以旋紧旋松调节长度的导火索,发射前让炮手拧到具体几秒的位置再装填,发射后导火索烧够映射的时长炮弹就爆炸了。

只不过,之前压根几没人想到用榴霰弹的装药和延时引信来打飞机,在1916

年初防空炮都还比较原始,之前都追求直接命中飞机再爆炸。

所以这都只是一句话的点拨,捅破一层窗户纸,不存在技术难度,古斯塔夫自己就可以直接搞定。

结束仪式后,鲁路修和古斯塔夫回到接待的酒店,他也准备在这里再多住两天,顺便谈谈更多商业上的合作,和在东部占领区开新钢铁厂的事儿。

因为“巴里亚号”的入役仪式结束后,胡戈冯波尔上将的心愿也算了了,他月底就要正式退役,并且由希佩尔上将正式接任公海舰队司令。

到时候,还会有个希佩尔的就任典礼,希佩尔还会请一大堆关系好的客人观礼、饮宴,以鲁路修和对方的关系,当然要等接任典礼后再走了。

而且,听说连威廉皇帝也会赶来一趟威廉港,到时候亲自主持胡戈冯波尔上将的退役,算是抚慰老臣,同时也主持对希佩尔的任命。

1月29、30两天,鲁路修就在威廉港的大酒店里,跟古斯塔夫克虏伯畅谈对东方开发的畅想。

“东方有比整个洛林铁矿更大一倍的超大铁矿,而且洛林铁矿才35的含铁量,硫、磷杂质太多,克里沃罗格铁矿可是60的含铁量,你也不用像炼洛林铁矿那样用优质焦煤了,随便什么煤炼出来的焦都可以用。只要有订单,你想扩产多大就能扩产多大。”

鲁路修也不跟对方客气,直接就把美好前景画了一遍。

古斯塔夫也知道克里沃罗格大铁矿的规模和质量,他只是担心帝国能不能一真占住东方,所以要确认一下占领政策。

“现在的关键,是军队能不能一直占住东方,那里太靠近前线了,铁矿还好,距离两国实控线至少还有300公里以上的纵深,但顿巴斯的煤矿,那可是紧挨着敌我控制线,只要露沙军队反推一两百公里,煤矿区东部就丢了。兵荒马乱的,我们没法去战区投资。”

对于古斯塔夫的主要担忧,鲁路修也都诚恳地第一时间解答:“你担心的这些问题,军队都会解决的。目前顿巴斯煤矿东部边缘地带,却是只距离敌我实控线仅仅一百公里多一点。但是,第6集团军会在这个冬季拿下罗斯托夫地区,到时候大煤矿距离火线至少也有300公里了!

至于你担心的占领方案,我刚回国的时候,就把鲁普雷希特殿下的意思,和巴登殿下说过了,巴登殿下承诺占领区事务部会说服国会和陛下,未来在东部采取将第聂伯河以西纳入本土。第聂伯河以东地区创建当地哥萨克人和基辅罗斯人的国家,且将大煤矿独家租借给帝国至少50年。

所以,军事方面的问题,鲁普雷希特殿下会帮你解决,政治方面的问题,巴登殿下会为你解决。资源问题,大家可以商量,你只要拿出一个方案,到时候建好大钢厂、铁矿石和煤炭随便用,但各方该以什么比例占股。”

战争年代,新占领区持续几年大铁矿的产量,都可以漂没一部分,煤矿产量也是。可以说还没修复,没有产出或产出太少、敌军破坏,实际上把差额部分私下里卖掉,或是超低价供给克虏伯,帮助克虏伯折抵一部分成本,作为各方的出资。

克虏伯自然也要投桃报李,这么巨大的钢铁厂,也得想办法巧立名目,分一些股份给帮他们解决问题的人。

或者干脆就是建两座钢铁厂,一座克虏伯百分百自己持股控制,另一座就送给帮忙平事的各路。

巴里亚王室,巴登王室,鲁路修,肯定都要占一股。

古斯塔夫对于分成倒是能理解,他知道战争年代占领区的利益就是有很多灰色部分可以分润的。他只是担心帝国守不住。

而鲁路修也说了几句高瞻远瞩的话,让他彻底坚定了信心:“古斯塔夫先生,我觉得您有一个状况还没搞明白,如果帝国失败了,你觉得法兰克人会饶过你的工厂么?你别以为敌人会跟旧时代那样,体面停战,仗已经打成这个样子了,帝国如果失败,你的公司也就不存在了。”

鲁路修这也不算骗人,因为地球位面的历史后来就是这么发展的。

战争期间很多资本家觉得打输了也没什么,关键就在于他们觉得民间资本可以逃脱。

但真要是到了那一天,凡尔赛条约可不会饶过民间资本,可不会管你什么“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古斯塔夫本人都能被抓去坐牢折磨,工厂彻底会被法兰克人拆掉卖钱。

鲁路修不过把敌人将来真的会做的事情,提前绘声绘色有理有据分析给古斯塔夫听罢了。

最后的话终于打动了古斯塔夫,他不再担心把所有流动资源都拿去孤注一掷扩大再生产了。

“罢了!跟你们赌了!帝国要是守不住,我造了那么多大炮,肯定要被布狗和法兰克人清算!我们之前在埃森的大型高炉,普遍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容积是500方的,日产800多吨。

不过当初因为产能过剩,我们已经好几年明明有更大的高炉技术,却没有投产。这次,我可以在东线直接起单座容积1000立方以上、日产2000吨、年产60多万吨的高炉!

这样吧,首批先起2座,1座算克虏伯尼科波尔炼钢厂的,1座算巴里亚扎波罗热炼钢厂的,后面那座工厂你们3家自己怎么分股份你们自己说了算。第一批好了之后,再起配套的平炉或别的炼钢炉,靠自产的原材料扩大建设。”

鲁路修:“周期太慢了,至少再翻一倍,一次性起4座,你们2座我们2座。那也不过首批240万吨钢铁的年产量,要知道法兰克人在战前为露沙造的尼科波尔钢铁厂,就已经年产300万吨、由10座年30万吨级高炉构成。”

双方最终谈妥了这个投资计划,第一期需要到1917年年中才能投产,到时候年出钢240万吨,后面各期可以快一点,每年一期。而第6集团军会用战俘满足克虏伯所需的一切重苦役劳工。

这样规模的建设,动用的人力至少是十万人数量级的,巅峰期有可能达到30

万人,包括配套的煤矿扩产。

战争爆发前,德玛尼亚国内的钢铁年产量已经超过2000万吨了,一年半后增加240万吨,并不算很多,但这已经是战时极限建设的速度。

谈妥基础工业方面的合作意向后,时间也悄然来到了1月的最后一天。

鲁路修便和古斯塔夫又去参加了希佩尔上将的就任典礼,恭喜他当上了公海舰队总司令。

整个典礼上倒是没什么值得赘述的,唯一让鲁路修意外的是,在典礼结束后,威廉皇帝居然找到了他,让他单独去奏对一些事情。

“听说你在波茨坦学院写了一篇很有胆子的文章?怎么没写完跑到威廉港来了?”

——

鲁路修被召唤进皇帝的会客室时,威廉皇帝劈头就问了这么一句话。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四合院:开局猎户,邻居喝风我吃肉! 癌症晚期,为活命我向鬼疯狂借寿 斗罗:龙王之冥帝哈洛萨让三飞 NBA大鸟伯德:超级身体版本 八零锦鲤小金龙,认亲换爹当团宠 从骗子酒馆开始,欺诈诸神! 听懂动物语言后,我成了警局王牌 死亡十万次,我在诡异世界封神 霹雳苦境开局有个聊天群 斗罗世界的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