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最狠太子,开局渡江抢南京 > 第18章 糟啦!皇帝懂得抓兵权啦!

第18章 糟啦!皇帝懂得抓兵权啦!(1 / 1)

“父皇,咱们之前不是说好的么,南直的钱粮事关重大,您不带着我的兵先进南京城,后边怎么保证税收的稳定,我又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奔袭拿下南京?”

朱慈烺真有些头痛了,此前他已经花了大量时间去做崇祯的思想工作。

好不容易才让这个活爹答应去南直隶祸害那些勋贵顺便充当开城内应,怎么现在又变卦了?

“朕方才听慈烺儿明志,心头只觉惭愧万分,丢了北京已是愧对皇明列祖列宗,现在还要把我儿丢在山东独自南下…

朕,不愿做那赵构!如若要为国而死,也该由朕死在江北!死于社稷,死得其所,我儿南下吧,若我死于山东,你就在南京登极,励精图治,兴复皇明!”

崇祯慷慨激昂的对着朱慈烺表明自己的心志。

崇祯说自己不想当赵构,朱慈烺是信的,他说自己愿意死于社稷,死在山东前线,朱慈烺也是信的。

但那样的话,他此前费心费力,冒着极大风险拉着崇祯一路南下的功夫不就白费了吗?

不逃是自挂东南枝,死在北京。

逃了又一心想死在山东前线,这活爹性格是刚烈,有风骨,但也太冲动了。

“爹啊,现在你活着,哪怕北京丢了,天下大义就仍在我大明这一边。

您没看这一路南下,不管是到天津还是到山东,您一露面,除了少数的乱臣贼子外,大多数官员士绅都还心属我大明么?

现在大明上下谁都能为国而死,就您不能,您不倒,这天下秩序,朝堂秩序就还在,底下的人哪怕想搞小动作也得按规矩来。

您要是死了,南直那么多恨我的士绅官吏,若是他们扶起老福王后裔登极称帝,我和手下这两万禁军就真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他们敢!”

崇祯一听到老福王后裔有在南京登极的可能,顿时就瞪大眼睛愤怒喝斥。

事实上这也是朱慈烺在夸大说辞。

就算崇祯真的死在江北,除他朱慈烺外还有另外两名皇子存活呢。

朱慈烺为了把这场戏演足,让南边的勋贵高官们彻底放心,这次可是打算把自己的两个弟弟和崇祯一并送入南京城的。

即使那些虫豸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他登基称帝,在崇祯仍有两名皇子存活的情况下,这皇位也不会落到老福王后裔的手中。

不过此刻为了让崇祯听话老老实实去南京城里折腾勋贵们加充当开城手,朱慈烺也是夸大形容了那些鼠辈们的胆量。

细想之下愈发觉得朱慈烺说的有道理的崇祯帝还是在当天下午和史可法踏上了南归之路。

定王和永王随同崇祯的一众后宫妃子们南行,朱慈烺在济南城外与周后拜别。

相比起崇祯,周后的感情就要外露许多,拉着朱慈烺的袖袍黯然垂泪,一再叮嘱朱慈烺不要逞强上战场,艰难之时还可渡江南下。

“我儿,娘和你爹都在南京城里等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启行的车马已走远,但周后的不舍关切之声依然还回荡在耳畔。

只是黄河上的风浪太大,很快就吹散了这一缕南下的奢侈温情。

也吹得朱慈烺再度心如铁石。

“殿下,锦衣卫北方组传来消息,从前日开始,关宁军纵马深入关内大肆抓捕民夫,目前已在山海关囤积大量粮草和守城物资。

刘宗敏率两万前锋大军向山海关缓行,李自成坐镇中军,这次一共带了约7万战兵,民夫无算。”

锦衣卫适时的军情汇报让朱慈烺把目光下意识的投向了东北方向。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广袤的渤海,最终落在了在那决定清盛顺衰和华夏命运的一片石战场。

平心而论,朱慈烺对于今后天下姓顺还是姓明真无所谓。

只要李自成能率兵在山海关击败清军,那大顺就是天命所归,大明也该带着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寿终正寝了。

可若是顺军依然被鞑清打破了胆,李自成也还是像条丧家之犬一样弃北京和北直隶于不顾。

那朱慈烺也只能和他的新建禁军扛起抗清重任。

“李自成啊李自成,拿出你才登基称帝的气魄来,为这天下,为亿万的华夏百姓赢下这一战吧。”

朱慈烺收起了眺望目光,扶剑下令。

“全军申时埋锅造饭,之后休息半个时辰,今夜我们不在济南城过夜了,开拔,东归。”

……

十二日后,史可法护卫着崇祯的车架风尘仆仆的出现在南京城外的燕子矶。

精心设立了迎驾场所的南京留守勋贵和高官们看到黄龙大纛的瞬间顿时就嚎啕大哭,纷纷忠心的伏阙哭拜,三呼万岁。

那阵势,光听哭喊声的北归将士们还以为这些南直留守大臣忠心非常呢。

没看那排在群臣最前面的魏国公徐宏基都快哭抽过去了吗?

崇祯帝下驾亲手扶起魏国公,这一刻仿佛是又想起了自己前几月在北京城时走投无路的窘境和差一点就自挂东南枝的命运,也是不由眼红垂泪。

他这一落泪,现场诸臣也是哭得更大声了,最终还是史可法劝慰着让群臣陪同崇祯帝先去拜谒孝陵。

早就有所准备的崇祯褪去外罩的龙袍,免冠露出内里的素衣,在孝陵里又是哭诉又是向祖宗们请罪。

直到在陵前举行的祭拜大典结束,崇祯这才在群臣们的拥护下进入南京城。

待崇祯帝坐上奉天殿的龙椅后,魏国公徐宏基带头奉上劝进表,劝请崇祯在南京正式即帝位,承继大明宗庙,定鼎南京。

这种时候倒是不需要所谓的三辞三让,崇祯更是以天下百姓困苦为由下令省去了繁琐的登基大典。

只对外宣布大明重新将南京定为国都,并沿用了崇祯年号,以示正统未绝。

紧接着自然就是一通安抚各方人心的大加封赏。

黄得功受封靖南侯,统兵移镇江北扬州。

史可法进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受崇祯信重在南京组阁。

随崇祯一同南下的张国维接任兵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受命入阁。

紧接着就是率南直百官迎奉崇祯的魏国公徐宏基,户部尚书高宏图……

一时间,南京的勋贵百官们都是喜气洋洋,又开始动心思想把崇祯帝给圈养在南京城内,借皇帝的正统之名给尚留在北方的暴戾太子使绊子。

但还没等他们出招,崇祯便连下数条皇命打乱了他们的意图。

“朕要重组大汉将军,需实额编满2000人,南京新建厂卫诸事暂由李若琏接手,京营也需整顿,裁汰训练诸事宜当悉照禁军山东整编旧制。”

这一套连环拳打下来,南京的留守勋贵们顿时就傻眼了,特别是现掌南京京营的忻城伯赵之龙,更是直呼不妙。

这个崇祯有问题,他竟然知道亲手掌控军权的重要性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染指太后,我来帮孩子雄霸天下 无尽灰夜 综武:比烂?我躺尸都能变强! 本源共鸣:我以武道撼九天 四合院:要讲理?物理也是理! 离愁路不愁的新书 玄花仙缘 紫渊剑帝 穿越元气星魂拯救灵心 调保安团守南京,咋成战区司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