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南逃?南征!(1 / 1)

“嘿!这朱家太子有意思,有意思!

他给额来信说会让吴三桂让出山海关,大明朝廷也会让出北直隶给额们养军。

额瞧这意思就是他和崇祯南下,山陕北直隶以及河南都归咱们,然后两家再携手解决伪清。”

李自成身穿黄袍,坐在太极殿的龙椅上将朱慈烺的来信轻轻放下,脑中暗自琢磨着这位大明太子的真实用意。

而此时站在下首的牛金星却是眼珠子一转,直接点出了朱慈烺划分地盘计划中的一大漏洞。

“山东呢?若是从此南北分治,那也应该是以淮河为界,山东必须归我大顺所有!再者说,朱家太子有把握说服吴三桂让出山海关?皇爷,我看这就是朱家太子的拖延之计,不可轻信啊。”

“就是!闯王您发话吧,给俺三千骑兵,俺三日内就把天津给打下来,把那朱家小子捉回来打烂他的双手,让他再敢写信蒙骗咱们。”

刘宗敏不知道从哪家勋贵府里搜刮出来了一套国公袍服,套在身上倒还象模象样,但一张嘴就喊打喊杀的习惯也是让李自成有些头疼。

关键时刻,还是顾君恩站出来献策点中了李自成的心思。

“不管明廷想搞什么动作,我朝现在银粮充足,士气正盛,大军堂堂正正开过去,足以压服吴三桂!

朱家太子在天津一地翻不起浪花来,皇爷只需派一部骑兵围住天津外围,待拿下山海关,降服吴三桂后再大军南下。

届时别说天津和山东,我大顺当马踏淮河,直饮长江!

即使不能一战定鼎天下,至少也能成强金压弱宋之势,往后再徐徐图之,瓦解南明朝堂,皇爷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李自成听罢也是豪气顿生。

“还是君恩懂俺!再派人说降吴三桂,若是他再不肯归降,半月之后额就点齐大军东征,收山海关,打痛伪清,然后…”

李自成用力的一拍龙椅扶手,声音高昂洪亮。

“南下征明!”

……

“谁说咱们是南逃了?这是随太子殿下南征!讨伐不臣懂吧?就是把那些不服太子殿下监国的奸臣通通扫清!

对了,还有那些鱼肉乡里的土豪士绅,就是那些平日里欺负你们的老爷们。

拿他们过大刀,分了他们抢来的田土,田地发给穷人耕种,穷人们能吃饱饭了,国朝能收上该收的赋税,这天下啊,就太平了。”

“真的吗?穷人真的能够分到田地吗?穷人也能够不再被那些老爷们欺负了?!”

“当然是真的,这就是太子殿下要带我们做的事情,南征,讨伐不臣,让全天下的穷人都有田耕,有屋住,能吃饱,今后不再受欺负!”

以上的对话场景几乎出现在了此刻天津的每一个禁军兵营中。

更准确的说,是出现在禁军新兵们和由太子亲卫担任的禁军教导员之间。

在朱慈烺制定的新军制中,原有的三千禁军里除第一千户所不做人事调动外,剩下的两个千户所通通打散编制和新招募的四千多新兵们重组成五个禁军千户。

如此一来,朱慈烺手中就有了六个千户的禁军兵力,剩下的一千新兵则是单独编练成一个辎重工兵营,直属东宫领导。

禁军的六个千户营头被分为两镇。

心腹赵进被朱慈烺安排担任禁军第一镇主官,早早归附朱慈烺的英国公张世泽则是担任禁军第二镇的主官。

当然,这只是初步改编,朱慈烺并没有在明军的军制上动大手术。

他还等着去登莱后再进一步的调整军制,不过教导员的安排却是他非常重视的一个调整,也是他认为宜早不宜迟的改编工作。

当下每一个新编的百户里都设有教导员一职,负责宣讲军制和军规的变化,向全军传达太子殿下的改革意图,同时还要负责宣讲忠君爱国精神。

在军事上教导员大体是要服从主官调令的,但关键时刻,太子亲军出身的他们也有调度军队服从太子军令的权利。

这项制度就是为了保障朱慈烺对禁军上下绝对的掌控。

不管禁军各级主官目前对这项制度的实施有着怎样的担忧和疑惑,他们都必须习惯。

而这些成天和朱慈烺待在一块儿,每天耳濡目染的被朱慈烺号召要学习岳武穆和本朝戚少保精神的亲军们。

现在也是学着朱慈烺用一个个质朴的忠君爱国故事和道理去影响初入军营的禁军新兵们。

集合到一块儿听故事,特别是听岳爷爷和戚少保的故事,这些原来的农家子弟和河工纤夫们就没有不爱听的。

而教导员们口中所描绘的那个未来人人有田种,人人都能吃饱饭的天下更是让这些前半生吃苦吃惯了的新兵们大为震撼。

他们不知道那样的未来是否能实现,但感念于太子殿下良好的信誉度(正式入伍就发安家银和粮食)

他们还是双眼放光的迫切想要为殿下征战,为自己,也为了那些和他们一样的穷人们打出一片晴天来。

新兵们高涨的情绪让负责接下来训练的禁军各级主官们都是满意无比。

作为曾经的大汉将军,最拿手的绝活那自然就是训练队列和礼仪纪律了。

正好,现在朱慈烺也只需要训练这支新军的纪律和队列。

于是乎被选拔出来的一百名专业对口的大汉将军们在被朱慈烺训了两天后便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让这些新兵们去理解什么是纪律性。

每天卯时四刻准点起床,两刻钟的早操后便进行快速的洗漱和内务整理。

之后便是早饭时间,朱慈烺手头现存了充足的粮食和干肉,所以在这方面他并不吝啬。

禁军军士们每人早晨都能喝上一大碗煮有干肉的浓稠稀粥,配有咸菜,馒头管够,不时还能吃到鸡蛋。

而在上午严格的操课结束后,禁军们的午饭往往是一天中最为丰盛的。

大桶的肥美烧肉和时令菜蔬往往能把排队打饭的新兵们给馋得口水横流。

白米饭管够,除此之外每人还有一碗肉骨汤。

午睡后就是队列训练,到晚间吃得要简单些,但也是杂粮饭管够,时令菜蔬间也能看到些许肥油肉渣的荤腥。

训练很苦,约束也多,动不动还得挨教官的篾条抽打。

但一天吃三顿,有肉有菜,饭还管饱。

这群本就苦惯了的新兵们有每天把自己吃撑了送进营内医馆催吐的,但偏偏没有一个叫苦叫累要当逃兵的。

一周时间下来,已经习惯遵守规矩,身体素质也稍有改观的禁军新兵们身上也逐渐冒出了些剽悍的气质来。

朱慈烺看着他们的点滴改变颇为欣慰。

如果时间足够的话,他真的想留在天津慢慢练兵,至少让这群新兵再吃上三个月的饱饭,给后续的繁重操练打下一个还算厚实的身体基底。

但时不我待,顺军近期不耐烦的进军威逼让他知道是时候开启新的征程了。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一,朱慈烺在苏观生所率水师的护卫下携七千禁军浮渡渤海,抵达登州。

南征大业,就此开幕。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错拨一个号,我被阴湿大佬缠上了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恶毒女配不洗白 快穿:娇媚宿主一撩,反派钓成狗 源根 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 霍格沃茨:命运之上 天生绝脉 青源问仙 我家师尊最近有点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