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锦帆归水师初成 豪杰聚淮泗风云
在鲁肃离去后,本就空荡荡的州牧府,更加的冷清了,休沐结束的高弈看着手里面的来自鲁国相张辽的信缄跟自家主公说道:
“主公,数日前,关将军已与鲁参军统兵,从鲁国出发从小沛往西豫州而去了。“
高弈话音未落,忽听堂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甲叶摩擦的清脆声响。一名亲卫快步走入,面带兴奋之色,高声禀报:
“主公!军师!甘将军率水军船队已抵达下邳城外泗水码头!甘将军请命入城相见!”
“兴霸回来了?”
刘备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喜色,随后看向高弈:
“棋巍可愿随我亲往码头相迎?”
高弈也是精神一振,笑道:
“主公,兴霸此去广陵督造战船已有时日,如今归来,想必大有收获;我等正可一同前往观览我徐州水军新貌!”
刘备连连称善,当即与高弈起身,带着少许随从,骑马直奔下邳城外泗水码头。
尚未抵达岸边,已能望见泗水之上梳杆如林,旌旗招展!数十艘新打造的战船整齐地停泊在河面上,在阳光下反射着新漆的光泽。
最大的几艘斗舰,船体高大,楼橹俨然,仿佛水上堡垒;数量更多的战船,船体狭长,线条流畅,透着凌厉的突击气息;还有众多冒突、走穿梭其间,显得机动灵活。
整个船队虽规模尚不能与荆州或未来东吴遮天蔽日,闭锁长江的水师相比,但已初具规模,数组严整,自有一股森然之气,与数月前不可同日而语!
甘宁正站在一艘斗的船头,远远望见刘备和高弈到来,立刻纵身跃上一条走,迅速靠岸。
他几步跨上码头,身上还带着水汽和河风的味道,对着刘备和高弈抱拳行礼,声若洪钟:
“末将甘宁,参见主公!军师!幸不辱命,广陵新船首批二十艘已打造完毕,特来交付!请主公、军师检阅!”
只见甘宁肤色默黑了些许,但精神愈发健旺,眼神锐利如鹰,显然在广陵这段时日,不仅督造战船,自身也未曾松懈。
刘备快步上前,扶起甘宁,激动地拍着他的臂膀:
“兴霸辛苦了!何须检阅?见此雄壮船队,便知兴霸倾注了多少心血!我得兴霸,如得水上蛟龙也!”
高弈也笑着拱手:
“兴霸将军真是雷厉风行!短短时日,竟已练出如此一支可观之水师,实乃我徐州之幸!”
甘宁哈哈一笑,豪气干云:
“主公、军师过奖!此乃宁分内之事!陈元龙在广陵鼎力支持,工匠们日夜赶工,关将军所留水兵训练之法,儿郎们操练不懈,方有今日之貌!”
他侧身指向船队,如数家珍般介绍起来:
“主公、军师请看,那最大的便是新下水的斗舰,足可载兵士二百馀人,坚固稳重,可为中军指挥及接战之主战。”
“那些行动迅捷的便是,蒙以生牛皮,冲击敌船最是得力!”
“还有那些冒突、走,灵活轻便,可用于侦查、骚扰、火攻,亦可运送精锐士卒快速登岸!”
刘备和高弈顺着甘宁所指望去,只见水军士卒在船上操练,号令清淅,动作娴熟,显然已非昔日初来投时松散,而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劲旅。
“好!好!好!”
刘备连说三个好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有此锦帆水师,我徐州便可真正倚仗淮泗之险,进可攻,退可守矣!”
高弈补充道:
“不仅如此,广陵盐利亦可借水师之力,更安全地输送北上,供给军需民用。将来若有机会南下,这支水师更是先锋利器!”
甘宁点头称是,随即又道:
“主公,军师,宁在广陵时,广布斥候于淮水下游,近日探得些许消息。“
他神色略微严肃了些:
“淮南袁术,虽经去岁大败,然其恢复速度不容小。近日其水军活动频繁,似在演练集结,恐有再度北犯之意。尤其是其大将张勋,日夜督造战船,训练水卒,不可不防!”
高弈沉吟道:
“袁术欲报前仇,乃我意料之中。其若来犯,陆路有赵、张、高、李诸位将军,水路.如今便要看兴霸你的了!”
这个时候高弈才发现自家水军将领还是太少了,然而,甘宁却摇了摇头,揖礼道:
“非也,军师,主公,我在广陵之时,发现霍都尉手下一位屯将,此人姓徐名盛字文向。”
“同样是一位水军之才,用于陆上,大材小用!特向主公请求将此人调往我徐州水军魔下!”
刘备点了点头,当即写了封调令递给甘宁:
“军师先前正与我商议,徐州水军统领者只有云长与兴霸,现云长又要西进豫州,恐兴霸一人难以操持,故正准备调文向入徐州水军。”
刘备的调令让甘宁喜出望外,他接过令箭,咧嘴笑道:
“主公英明!军师远见!徐文向确是水战良才,有他相助,宁如虎添翼!必能将我徐州水军操练得更加强悍!”
高弈亦笑道:
“文向之才,弈自然知晓;其人性刚烈,临阵勇决,正是水军所需之将。”
“兴霸你善于冲锋陷阵,文向则严谨能守,你二人相辅相成,我徐州水师可保无虞矣。”
三人又在水边观摩了一阵水军操演,只见甘宁魔下的锦帆旧部与新募的徐州水兵混合编组。
在号旗指挥下,进行着变换阵型、仿真接舷、弓弩射击等训练,动作虽偶有生疏,但已颇有章法,喊杀声震响泗水。
刘备越看越是满意,对高弈低声道:
“昔日仅有云长在时,水军初建,只有走数艘,规模甚小,如今棋巍来后,不过数月,竟有此等气象!将来依托淮泗,南拒袁术,或南下江东,皆有望矣!”
高弈点头:
“主公所言极是。水军已成,乃是我徐州一大支柱。然正如兴霸所言,袁术蠢蠢欲动,恐不会坐视我壮大。”
“接下来,需令兴霸、文向加紧集成训练,务必使新船新卒尽快形成战力。”
待到训练完毕之后,甘宁带着一名身材极为魁悟雄壮的汉子大踏步而来。
此人身高八尺有馀,虎背熊腰,面容粗犷,目光如炬,行走间龙行虎步,自带一股瓢悍凛冽之气。
高弈定晴一看,这人身影怎么有些熟悉?他见过,有印象,但是他想半天想不起来这个人是谁,那将来到近前,甘宁对着刘备和高弈行礼:
“主公,军师,此乃会稽馀姚人董袭,董元世,今岁春耕之后,率部来投。”
听到这个名字,高弈明白是谁了,这个人是自己的馀姚老乡,他看向董袭,微微颌首,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
“原来是元世来了。”
对刘备解释道:
“主公,此乃弈之同乡,董袭董元世;其人勇猛非凡,尤擅水战!”
董袭对着刘备郑重行一大礼:
“馀姚董袭,拜见刘皇叔!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听闻棋巍先生在徐州辅佐刘皇叔,干得好大事业!”
“袭在江左馀姚听得心痒难耐,特率家中儿郎,前来相投!凭此一身勇力,为皇叔冲锋陷阵,万死不辞!”
言辞豪爽,尽显江湖之气,刘备见董袭如此雄壮,又听高弈盛赞其勇,心中早已喜爱不已,连忙亲手扶起:
“董壮士请起!壮士远来,备之幸也!岂有嫌恶之理?我看壮士正当与我徐州水师,纵横江河!”
“即如此,便授董袭为水军屯长,暂隶兴霸魔下!待日后立了功勋,再行升赏!”
董袭再次拜谢:
“谢主公!袭必效死力!”
刘备与高弈站在码头上,望着水面上巍峨的战船,以及船上甘宁、董袭等将领的身影,心中豪气顿生。
“真是天助我也!”
刘备感慨道:
“先是文达来投,增强陆师;今兴霸携新船归来,又得文向、元代两员水战良将!”
“如此一来,我徐州水陆之势皆大有可为!袁术若敢再来,定叫他再尝败绩!”
高弈微笑颌首:
“此乃主公仁德所至,故豪杰景从。如今人才渐聚,兵甲日盛,正当积极备战,静待袁术。届时,水陆齐发,或可一举奠定淮泗大局!”
计议已定,刘备便与高弈、甘宁一同返回州牧府,详细商议了水军后续的编制、粮饷、驻防等事宜。
甘宁又禀报了在广陵时探查到的淮南更多细节:袁术不仅大造战船。
还在淮水南岸多处修建烽燧、营寨,征发民夫运输粮草,其部将桥藜等人也在频繁调动兵力,战争的阴云日益浓厚。
“看来,袁公路是铁了心要雪前耻了。”
刘备面色凝重:
“我徐州新得水军,又添文达,正值上升之势,绝不容其破坏!必须严加防备!”
高弈道:
“主公勿忧。袁术劳师远征,士气已堕其半。我今以逸待劳,水陆皆有准备,更有淮水天险。
彼若敢来,正可借其人头,扬我徐州军威!”
他转向甘宁:
“兴霸,你回来得正是时候。即刻持调令前往霍仲邈处,调徐文向至水军任职。‘
“随后,你二人需加紧操练,尤其是新式战船的配合与新卒的磨合。多派哨船巡视淮水,严密监控淮南军动向,但有异常,即刻来报!”
“末将领命!”
甘宁抱拳,声若洪钟,眼中闪铄着好战的光芒,“宁定叫那袁术水军,有来无回!”
甘宁领命而去,步伐虎虎生风,刘备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又想到即将到来的徐盛,心中稍安。
“棋巍,若非你当日力主重用兴霸,大力发展水军,我今日面对袁术威胁,岂能如此从容?”
刘备感慨道。
高弈微微一笑:
“此乃主公知人之明,弈不过顺势而言;如今刀甲已利,水师初成,将士用命,只待袁术前来授首了!”
就在这时,有亲卫来到他们的身边:
“主公,军师,宪和先生和公佑先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