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这就用上了。”
刘桂枝走近了一些,突然发觉咚咚声大了一些,不过她也没在意。
她看着那自动起落的木碓,觉得很是新奇。
“这玩意儿弄出来的粉细不细?麦子行不行?”
林逸兴打开装了玉米粉的口袋,向母亲展示:“妈,你看,就这样,能弄碎玉米,但比不上石磨细,里面玉米碴子比较多。”
刘桂枝伸手抓了一把玉米粉出来,在手里捻了捻,看到里面的确有不少玉米碎粒。
她却不以为意,说:“嗨,这有什么。有颗粒就让它多槌一会儿呗,反正这又不用人费力。”
“明天把家里的麦子拿来舂,每次都多舂一会儿,最后再把面粉过遍筛子。”
“筛出来的细粉人吃,那些筛出来颗粒和麸皮,正好喂鸭子,一点也不浪费。”
林逸兴听了,觉得母亲说得很有道理。
反正又不是自己使劲,多舂一段时间对自己没什么影响。
“妈,你说得对,还是你有办法。”林逸兴笑着夸了母亲一句。
刘桂枝被儿子一夸,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把晚饭递给他:“快吃饭吧,别看你的脑子灵活,这过日子还得靠经验。”
第二天一早,林卫东用二八大杠驮着一个麻袋,来到了鸭棚。
林逸兴看到父亲来了,赶紧迎了上去。
等父亲停稳自行车,他伸手就想要抱后座上那个麻袋。
“嘿。”林逸兴一用力就将麻袋抱离了后座,但只走了两步,就感觉手臂发酸,腰背吃劲,不得不赶紧把麻袋撂在地上。
他喘了口气,嘀咕道:“这么沉……”
林卫东放下手里提着的篮子,走了过来,看着儿子的窘样,脸上露出了笑意,说道。
“两个人一起抬吧。”
“这一袋麦子,估计有一百五十斤,一个人确实不好弄。”
父子俩各抬一头,合力将麻袋抬到了水碓旁边的空地上。
林逸兴解开扎口的绳子,露出里面金灿灿的麦粒。
他用水瓢舀了一瓢,小心地倒进石臼里。
然后走到小水车那边,将其与杠杆连接起来。
又调整了竹片挡板,让水流更充分地冲击叶片,使水车转动速度加快。
河水的冲力,通过传动设备,将木碓抬起。
那木碓便开始有节奏地起落,一下一下地舂击着石臼里的麦子。
林卫东他背着手,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简易的水力设备。
在他的眼中,这个水碓结构简单的甚至有些粗糙了。
一个小水车,几根竹木搭成的杠杆,一个旧石臼,一个绑着的木碓。
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组合在一起,竟然就能替代人力,自动完成繁重的舂米工作。
林卫东的目光随着木碓起落,眼神里流露出思索的神色。
林逸兴没管父亲的研究,他拍了拍手上的灰,拿起父亲带来的篮子,走到旁边的柳树下。
篮子里面,最上方是面粉口袋,下面是玉米馍馍和泡菜。
林逸兴把面粉口袋放在一边,这显然是用来来装麦粉的。
他拿起馍馍,就着泡菜吃起了早饭。
林卫东又看了一会儿水碓的工作过程,才走到儿子身边坐下。
他回头看着那一起一落的木碓,问道:“这样就不用管了吗?”
林逸兴咽下嘴里的食物,抽空回答:“恩,基本上这样就行了。”
“等过一会儿去看看,如果石臼里的麦子舂得差不多了,就把面粉弄出来装袋,再重新添新的麦子进去就行。”
“除了离不了人,没什么其他毛病。”
林卫东点了点头,评价道:“倒是挺方便的,确实能省不少人力。”
他沉默了一下,又忽然问:“逸兴,这东西能不能再做一个大一点的?”
林逸兴正喝着水,闻言愣了一下,奇怪地问:“再做一个大的?干嘛啊?”
“这个小的,我自个儿已经完全够用了呀。”
他指着水碓,“就算我养了这么多鸭子,也不是天天都需要舂玉米粉。”
“弄一口袋玉米粉,够我用好久了。”
林卫东向儿子解释道:“不是给你用,是给村里人用。”
“村里就那么两盘石磨,一到收粮食以后或者过年过节的,大家就抢着用”
“为了谁能先用石磨,这些人净闹些幺蛾子,每次都要让我们调解。”
“要是河边能多个水碓,大家轮流着用,也能缓解一下矛盾,省得为这点事吵吵。”
林逸兴一听是给村里做的,心里立刻有点不情愿。
他收拾着碗筷,语气也变得有些敷衍:“我这手艺不行,能做大一点,但估计也大不了多少。”
“而且就算做大点,现在清河的流速只有这么快,水车转换的力也只有这么大。”
“就算做个更大号的水碓,效率也不高”
“我估摸着白天不停工,最多也就弄个三四麻袋的麦子,对缓解这种争吵的作用不大。”
林逸兴顿了顿,又找了个理由:“而且,爹,这些东西都得修在河边,青河只要一发水就会它冲垮了,所以修了也白修。”
知子莫若父,林卫东一眼就看出了这是林逸兴不愿意干这个活儿,而说的推口话。
林卫东心里跟明镜似的:逸兴这孩子确实已经改变了很多,家里的活儿肯干了,养鸭子这么辛苦也没抱怨,但那都是因为这些事直接关乎他自身。
现在让他给村里干活,费时间费工夫不说,还没什么好处,不愿意也是人之常情。
驴犯懒不想走的时候怎么办?
要么在它前面吊一块胡萝卜引诱它,要么就给它两鞭子逼它走。
林卫东觉得,对林逸兴,显然“胡萝卜”比“鞭子”更管用。
于是,林卫东脸上露出一点笑道:“冲垮了,到时候你再修就是了嘛。”
“村里出材料,你怕什么?”
“而且不会让你白干的,你这也算是给村里干活,村里当然会给你工钱的。”
“我想挣工钱,早就跟大哥去工地了。”林逸兴嘟囔。
林卫东只当没听到,继续说,“或者,你看上村里哪块没人要的边角地,跟我说一声,只要不影响行洪,给你用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