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枝听着儿子嘴里蹦出的“适口性”,“脱毒”,“营养”这些新词,感觉迷迷糊糊,似懂非懂。
她喂了大半辈子鸡鸭,从来没听说过,喂个食还有这么多门道。
在她看来,有东西给它们吃就算不错了。
不过刘桂枝看着儿子说得头头是道,又想到水车的成功和出壳的小鸡,她心里虽然还嘀咕着“瞎讲究”,但终究没有出言反对。
“行吧行吧,你们年轻人花样多。”
“我得回去做饭了。”
“一会儿中午给你送饭的时候,我顺便带一块老面来。”
刘桂枝回家做饭去了,河滩边又只剩下林逸兴一个人。
他看着摊在彩条布上的酒糟,心里盘算着下一步。
发酵容器就选那个具有发酵特效的发酵箱。
不过那个箱子的底部有一个大洞,需要修补。
他走到鸭棚后面,将发酵箱拖到竹棚前面来倒放着。
林逸兴找来钉子,锤子和几块竹片,试图修补一下。
他叮叮当当忙活了好一阵,也只是勉强用竹片住了破洞。
看上去应该不会漏东西,就是有点粗糙难看。
林逸兴想了想,拿了些竹子,劈成竹条,编了一块竹席,放在箱底。
不同于熟练的竹编手艺,林逸兴的木工手艺憋脚的很。
之前干那些木工活儿,都是粗活。
靠着上辈子在家具厂当学徒时学到的手艺和升级后工具,糊弄过去的。
现在面对修补这种精细的活儿,林逸兴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
至于箱体有些变形,箱盖也歪歪扭扭,关不严实,林逸兴就完全没办法了。
“算了算了,”
他只好自我安慰,“反正就是用来装酒糟的,又不搬来搬去,能凑合用就行,关键还得是它的特效。”
林逸兴不再纠结发酵箱的外观,把它搬进了鸭棚,放在一个相对干燥的角落里。
又把今天买的塑料布拿了进来,叠好放在旁边,准备用来铺在箱子里,营造一个密闭的环境。
中午,母亲刘桂枝来送饭,带来了一块散发着酸味的老面。
林逸兴接过没有急着去吃饭,接过老面之后。
他拿出一个盆子,舀了大概一斤左右的玉米粉,又拿来水瓢,准备将老面捣碎加水,和玉米粉混合在一起,进行菌种扩培。
刘桂枝看着儿子笨手笨脚地和面,水和玉米粉撒得到处都是,实在看不下去了,把篮子往他手里一塞。
“行了行了,你去吃饭,这活儿我来。”
“看你这和面的架势,真是糟塌粮食。”
她夺过盆子,熟练地操作起来。
林逸兴端着饭碗,一边扒饭一边在旁边看着。
见母亲几下就把老面和玉米粉混合,并揉成了一个面团,他忍不住开口。
“妈,你这水加的少了点。”
“我这不是要蒸馒头,是要培养菌种,湿度得大一点。”
刘桂枝正干得起劲,被儿子指点,有点不高兴,便头也不抬地说:“我和面多少年了,还用得着你教?”
“我这个湿度很合适。”
林逸兴缩了缩脖子,但还是坚持:“真的,妈,你再加点水。”
“要加到,一捏面团手指缝能捏出水,还捏能成团,但轻轻一碰又能散开的程度才行。”
刘桂枝停下手,瞪了林逸兴一眼:“哟呵,要求还挺多的,比蒸馒头还讲究。”
话虽这么说,她还是拿起水瓢,又小心地加了一点水,一边加一边按儿子说的那种状态去调整。
同时她嘴里还嘟囔着:“喂个鸭子比伺候人还麻烦……”
林逸兴见母亲有些不满了,赶紧识相地闭上嘴,埋头猛吃饭,不敢再多话。
林逸兴吃了饭,母亲收拾后离开。
他没有休息,而是顶着头顶的太阳,来到晒酒糟的地方,想看看酒糟水分挥发得怎么样了。
还没走近,他就心里一惊。
只见早上不见踪影的黄豆豆,正趴在彩条布上的酒糟旁边,小脑袋一拱一拱的,似乎在吃什么。
“糟了,狗不能吃酒糟啊。”林逸兴心里咯噔一下。
特别是黄豆豆这种小狗,体质还弱,万一吃了含有酒精残留的酒糟,很可能会中毒,甚至会危及生命。
他赶紧快步冲过去,可走近了才看清是虚惊一场。
黄豆豆并不是在吃酒糟,此时,它按着一只已经死去的大青蛙,正埋头啃得欢实呢。
黄豆豆听到脚步声,警剔地抬起头,看到是林逸兴,立刻摇起了尾巴。
它叼起那只倒楣的青蛙,献宝似的跑到林逸兴脚边,放下青蛙,然后端端正正地犬坐下来。
仰着白脸,一双黑豆似的小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林逸兴,尾巴摇来摇去,仿佛在说:“看,我抓的,厉害吧。”
林逸兴看着这小家伙,先是松了口气,后又觉得好气。
他蹲下身,摸了摸黄豆豆毛茸茸的小脑袋,轻轻拍了拍它的身子,语气温和地说。
“好了好了,知道你厉害了,你自己到一边玩去吧,别在这儿捣乱了。”
黄豆豆似乎听懂了,再次叼起它的战利品,颠颠地跑到不远处的树荫下,继续享受它的青蛙大餐去了。
打发走小狗,林逸兴这才蹲下身,抓起一把酒糟,捏了捏。
捏起来还是有点湿漉漉的。
显然经过几个小时的晾晒,酒糟里水分虽然蒸发了一些,但离理想的发酵湿度还差一点。
“看来还得再晒晒。”
林逸兴嘀咕着,扔下酒糟,拍了拍手,便向鸭群走去。
现在鸭子大了,需要的活动范围也大了,所以他用竹篱笆围出来的活动局域,也扩大了不少。
鸭子们看到他过来,以为又是来喂食的,立刻“嘎嘎”叫着围拢上来。
林逸兴检查了一下食槽,发现食槽里确实已经空空如也。
现在鸭子的食槽,已经不是他之前做的粗糙食盆了。
那些清洁和坚固特效的食盆已经被他淘汰了,现在鸭子的食槽,都是半边竹子打通中间的竹节而成的。
一米长的竹槽,林逸兴做了十二个,可能是鸭子们分散进食的原因,这些食槽现在还没有一个升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