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一番话,虽极尽委婉,然何太后何其聪慧,如何听不出他的真实意图?
他是怕太后一时昏聩,毒杀刘协,授天下以柄!
若是旁人,敢如此妄自揣测君心,甚至暗指太后有弑子之嫌,早已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何太后必会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将其拖出去乱棍打死!
但……他是吕布。
她非但没有感到被冒犯,心中反而升起一丝被人在乎、被人谨慎保护着的微妙感觉。
他这不是忤逆,而是以一种最笨拙又最真诚的方式,在为她规避最大的风险
她甚至忽然很想……逗一逗他。
于是,何太后嫣然一笑,那笑容如冰雪初融,带着几分玩味和轻松。
“朕,岂是那等目光短浅之人?”
她一双凤眸流转,在吕布那略显紧张和期待的脸上扫过,仿佛在说:
你的那点小心思,朕早就看穿啦,但朕不怪你。
这句轻飘飘的话,胜过千言万语的保证和承诺。
既表明她完全理解了吕布的深意,也以一种近乎玩笑的方式,打消了他最后的顾虑,更微妙地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吕布闻言,心中巨石轰然落地,他知道,最危险的一关,安然度过了。
太后听懂了他的话,并且……接受了。
他连忙拱手,顺势送上一顶高帽:“太后圣明!是臣多虑了,臣愚钝!”
太后一双眸子玩味地看着吕布。
问道:“这番话是谁教你的?陈宫还是那李儒?”
吕布听到太后的疑问,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心下不禁哭笑不得。
世人皆以为他吕布有勇无谋!
此大谬也!
前世,他从一介边地武夫,于这龙潭虎穴般的朝堂之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杀丁原,诛董卓,最终官拜奋威将军,封温侯,仪比三司,位极人臣。
这其中固然有心狠手辣,但更多的,是对朝廷各方势力那极其敏锐的洞察和把握!
他吕布绝非蠢人!
只是不如曹操、陈登那般奸诈狡猾,那般善于玩弄人心罢了!
他当即挑眉,辩解道:
“太后休要把人看扁了!
这番话就不能是臣自己思虑所得?
臣虽出身边鄙,却也是识文断字、通晓政务的!
您莫忘了,臣在并州时,也曾做过主簿,并非只知冲杀的莽夫!”
何太后唇边的笑意越发明显。
看他这好胜争辩的模样,哪里象是个能沉下心来谋划如此老辣政治策略的人?
这分明就是个得了好东西便急于向人眩耀的孩子心性。
她心中已然认定:
此计,定是陈宫或李儒所为,温侯不过是现学现卖,又忍不住想来朕面前讨个夸奖罢了。
于是,她用带着几分戏谑的宽容语气笑道:
“陈留王之事便依温侯之言,朕自会善待于他。
温侯有勇有谋,乃是国之大才。朕得温侯,实乃天幸。”
吕布突然感觉奇怪之极。
此时太后言语神态,怎跟妻子严氏有几分相似?
吕布却并未深思,解决完心头大事,便大步走出侧殿,眉宇间带着一丝轻松,准备返回府邸。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官员快步上前,从容不迫地躬身行礼,声音清朗温和:“守宫令荀彧,参见左将军。”
“荀彧?”
吕布的身形猛地一顿,即将踏出的脚步硬生生停在了半空。
他霍然转身,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紧紧锁定了眼前这个的年轻官员。
此人身姿挺拔,容貌俊雅,一袭洁净的官袍更显其风度翩翩,卓尔不群。
神色从容自若,伴有淡淡暗香。
是他!
真的是他!
前世曹操率领主力讨伐徐州陶谦,为父报仇。
陈宫张邈等人,引自己入主兖州。
兖州诸城纷纷倒戈,曹操仅剩鄄城、东阿、范县三座孤城,惶惶如丧家之犬。
正是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荀彧,荀文若!
设计挡住了自己兵锋。
保全了那三城,稳住了曹操最后的根基!
若无荀彧,曹操早已败亡,他吕布又何至于后来白门楼之败。
未曾想,前世曹操的肱骨之臣,今生竟然面带敬意,出现在自己面前!
吕布心中涌起一股发现稀世珍宝般的狂喜!
两军交战,并非个人恩怨。
他对于荀彧并没有恨意,只有尊重和欣赏。
王佐之才!
若得荀彧,天下何足道哉!
荀彧显然感受到吕布目光几乎凝为实质的压迫感。
他微微直起身,依旧保持着从容的态度,温和地问道:
“左将军……可是有何吩咐?”
吕布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
他知道自己失态了。
吕布微微一笑。
“荀文若之大才,布……早有耳闻!
文若先生屈就守宫令一职,实乃大材小用,是朝廷之失!”
荀彧目光微动,吕布这番话里的赏识和招揽之意已经非常明显。
“左将军过誉了。
彧在其位,谋其政而已。
方才见将军出宫,眉宇间似有忧色。
可是因袁本初那‘檄文’之事?”
提到檄文,吕布的脸色沉了下来,冷哼一声:
“哼,袁绍匹夫,狂犬吠日!
然其势大,天下宵小恐为其所惑,不得不虑。”
荀彧正色道:
“将军明鉴。
袁本初此举,已非私怨,实是公然撕裂天下,欲使汉室威严扫地,其心可诛。
然,危机之中亦存机遇。”
吕布心思电转,荀彧此刻主动聊起袁绍檄文之事,必有深意。
“何为机遇?布愿闻其详。”
荀彧道:“檄文虽恶,却也将忠奸之辨摆于台前。
将军此前诛董卓、平袁隗、救蔡邕、尊贤士,天下有识之士皆看在眼中。
此时,正需将军与太后旗帜鲜明,匡扶汉室,昭彰大义于天下!
雒阳朝廷,仍是正朔所在!
彧虽官卑职小,亦愿尽绵薄之力,助将军与太后,稳固社稷,以正视听!”
荀彧竟然有投靠之意。
这怎不让吕布欣喜若狂。
荀彧不仅能力超群,其政治眼光和格局也远非常人可比!
更重要的是,荀彧出自颍川荀氏,虽不及袁氏四世三公,却也是顶级世家。
他的投靠,释放了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号。
吕布势力,已经开始被士族接纳。
“好!说得好!好一个匡扶汉室,昭彰大义!”
吕布抚掌大喝,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文若先生真知卓见,令布茅塞顿开!此地非叙话之所——”
吕布目光热切地看着荀彧。
“布,恳请文若先生移步左将军府。
布有诸多军国大事,欲向先生请教!”
吕布的态度极其诚恳,完全放下了身为左将军、温侯的架子。
对于一个守宫令如此礼遇,堪称惊人。
荀彧感受到吕布毫不作伪的重视和招揽之心,尤其是吕布提及共扶社稷与其理想契合。
他不再尤豫,郑重躬身一礼:
“将军信重,彧,敢不从命?
愿随将军前往,略陈管见。”
吕布大喜,竟亲自为荀彧引路,让其与自己并行,态度极为尊重。
看着身旁沉静如水的荀彧,吕布心中豪情万丈。
“荀文若……这一世,你终于站在我这边了!
曹操……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