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出售威士忌号?”
李桓惊讶地脱口而出。
十九世纪海上贸易如火如荼,一艘能运输数百人的邮轮,就是一座航行在海上的金矿。
而威尔伯现在竟然打算出售这座金矿。
“我并不想浪费半年的时间在航行上。”
威尔伯摊开手:“卖掉威士忌号,拿着英镑回去是最好的选择。“
“你的水手们也同意吗?“
李桓看向瑞奇。
瑞奇耸了耸肩:“我们和船长相处得很融洽,但并不意味着能改变船长的决定。”
威尔伯往前挪了半步,拉近和李桓的距离,压低声音耳语道:“李,威士忌号虽然只是商用帆船,但和皇家海军的坚毅号使用同一设计图纸,只需要稍加改造就能成为一艘战舰。”
“看来船长很讨厌花旗国人。”
李桓半开玩笑道。
威尔伯跟着笑了笑,注视着李桓的眼睛,认真地说道:“十五万英镑,或者七十五万美元,威士忌号就是你的了。”
“一艘全新的三桅帆船也不会超过十五万英镑。”
李桓狐疑地打量着威尔伯。
他有理由怀疑对方是觉得自己不知道邮轮价格,想要狠狠地宰一笔。
“不,不,不。”
威尔伯摇了摇头:“那是太平洋邮轮公司的价格,在花旗国乃至英吉利,都不会有船厂用比威士忌号更便宜的价格,出售给你同等排水量的帆船。“
“我承认你说服我了。“
李桓摊开手:“但是失去你这位船长,威士忌号只是停在岸旁的装饰品,除非—你愿意帮我训练出一位合格的船长,否则只能和你说声抱歉。
“这不可能,哪怕是训练一位合格的水手,也至少要三年时间。”
威尔伯脑袋摇成了拨浪鼓:“有这么长的时间,我完全可以绕过合恩角回家。”
“那就只能说抱歉了。“
李桓露出惋惜的表情:“不过在南安普敦,商人们愿意给威士忌号出多少英镑——十万——还是八万。“
“也不是没有商量的馀地。”
威尔伯罕见地表现出焦急的神色。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往返旧金山和凤浦港,一趟下来六七个月,他能赚到的不过五千英镑。
若是将威士忌号开回南安普敦,相当于平白浪费五年的时间。
尤豫了一下,威尔伯说道:“大副路德维希有十几年的航行经验,完全能胜任船长的工作,他可以接替我的位置,帮你们训练船长和水。”
“你确定他会同意吗?”
李桓勾起嘴角露出笑容。
其实即便威尔伯最终选择放弃交易,他也不会让威士忌号从手中溜走。
航海经验很重要。
船只的建造技术同样重要。
就算无法扬起风帆弛骋海洋,也可以拆散了模仿学习,为新安县培养出一批造船工人。
“我会说服他们。”
威尔伯摘下海军帽扇着风:“不只是他,还有船上的其他人,都可以留下来帮你训练水手。”
他停顿了下,有些虚地笑着:“我想你不会介意为此付笔培训费用吧?”
“如果数字合适的话。”
李桓急需成熟的帆船教官,但也不是冤大头,不会支付完全不合理的费用。
更重要的是,一旦接受漫天要价,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麻烦接踵而至。
“我们在这里停泊几日补充淡水和食物,在其他邮轮离开前,无论结果如何都会通知你。”
威尔伯笑得信心满满。
“希望会是好消息。“
李桓微微颔首,带着赵阿福和警卫班离开了威士忌号。
站在渡轮的甲板上,李桓挥手和瑞奇、维费等水手挥手告别。
“哥,你真打算十万美元买下这艘船?”
赵阿福忽然开口问道。
“不值吗?”
李桓笑着回首看向赵阿福。
赵阿福有些闷闷地说道:“这些钱能铸造十几门两百毫米以上口径的碳钢炮管,一轮齐射就能将这艘船打成碎片。
“可是这些炮并不能保护我们的航线。”
李桓眯着眼看着渐渐落下的夕阳:“当陆地无法解决我们,白人便会封锁我们的港□,攻击给我们运送人口、原料的商船—你不能期望白人船长愿意顶着战舰的炮火帮助我们。”
他微微叹了口气:“未来是海洋的时代,没有一支能够克敌制胜的舰——海军,终究只能困守在孤岛上。”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怎么会是孤岛——”
赵阿福不解地嘟囔着。
“比喻而已。”
李桓并不打算详细解释什么是地缘政治,什么是海权国家,什么是陆权国家。
现阶段的新安县,更需要考虑怎么生存下去,而非虚无缥缈的国际局势。
渡轮停靠浮桥,他短暂的假期也就结束了。
忙得焦头烂额的王诚出现在码头,将他拖回会议室,继续各车间成立公司的事情。
被任命为行政部门各局领导的,原复华公司中层管理者们,对车间成立公司有着不同的看法。
王诚和司法局的丁天瑞、土地局的罗立业,希望公司可以完全自主,自行依照市场动态来调节人员和生产。
而曾经是王诚下属的财政局长蔡百衲,则认为公司的人事和财务必须受行政部门管理,本身只需要专注于生产即可。
他一人舌战群儒,和其他三位局长吵得不可开交,说什么都不肯让步。
李桓其实也无从分辨哪个是最优解,只能根据前世微薄的工作经验,再综合几位局长的想法,做出了一个简陋的方案。
按照这一版的方案,公司进行自主经营,但财务受资产处和监管局的双重审核,管理人员完全由内部层层竞聘产生,但需要接受民政局和监管局的审查。
在模式上与普通商业公司并无不同,都是由销售部门接受订单,交由生产部门进行生产,或者根据公司的计划进行生产,交给销售部门去销售。
唯一不同的是,公司需要以军事系统和行政系统的订单优先,商业订单拍在第二串行。
“公司产生的利润怎么处置?”
蔡百衲提出了最重视的问题。
“除去必要的员工福利,利润全部上缴,再根据经营和发展需要进拨款。”
李桓屈指敲了敲桌面:“财政局要了解公司的状况,监管局也要做好资金的监管。”
“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手。”
担任监管局最高领导的沉时弊,近乎是在哀嚎。
这几日的会议开下来,无论是哪个部门的事情,临了都会有一句。
监管局要做好监管工作。
他现在无比怀念在安保部的时候。
“不够就接着招。”
李桓毫不在意监管部会不会过于庞,自顾自的点上一支烟:“接下来讨论一下表彰大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