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宣德炉(1 / 1)

听到高华的话,孙德旺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食堂外鸦雀无声。

孙德旺坚信,如果目光能杀人,此刻的高华已经被乱刃分尸剁为肉泥了—

但并没有。

工人们面面相靓。

高华昂首挺胸,满脸“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样子离去

不带走一片云彩。

财务科。

在众人鄙夷加憎恶的目光中,高华将收据兑现。

财务科科长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忍住:“高啊,能换换样吗?算哥哥求你了—”

嗯,他家院子里也种了长豆角。

如果是前段时间的高华,定然会义正言辞的指责对方挑食,但如今他是快要结婚的人了,力争圆滑,不惹人,因此笑着说道:“那行吧,大家都想吃点什么?”

“西葫芦。”

“丝瓜。”

“西红柿!”

“辣椒!”

高华轻轻颌首表示记下了。

他准备换种丝瓜。

这同样是亩产很高的蔬菜,管理得当,一亩地甚至能产出一万斤的丝瓜!

而且种子也随处可见。

随便一户人家,刷锅用的丝瓜子里都满是成熟的丝瓜子。

在众人的额手称庆中。

高华笑咪眯离开。

回到办公室,依旧是熟悉的女人在战斗,男人在看热闹。

高华学着赵礼的模样,拿着报纸,竖着耳朵听杨秀英和李意舟你来我往的交锋,偶尔喝一口茉莉花茶。

不是龙井喝不起,而是四九城就认这茉莉花。

原因很多。

比如四九城的茶叶都是从南方运来,贩运过程中茶叶容易霉变,而茉莉花茶因其窖制过程中的花香能掩盖霉味。

再就是这里的水质偏硬且带苦味,这对普通茶叶的味道影响极大,而茉莉花茶的浓郁香气能够调和水质的不足,使得茶汤口感更佳。

当然了,高华觉得还是便宜,如果喝茶频率不高,几毛钱的茶叶就够全家人喝一年了。

一杯茶,一份报。

一上午过去了。

报纸叠放整齐,高华站起来伸了个懒腰,不经意间展露的腰腹曲线让李意舟下意识吞了吞口水,旋即脸颊微热的挪开视线。

然后又挪了过来。

来回几次。

偷感十足。

她的神色间不由浮现了鱼与熊掌无法兼得的遗撼。

小狼狗虽好。

但还是老同志更加沉稳靠得住。

高华并不知道别人所想,他告辞离去。

没有去吃食堂。

他蹬着三轮车就近找了个馆子吃了一顿熘肝尖儿套餐,打包一份卤肉后骑着车去了昌苹。

石油学院。

高华这次没走后门,而是骑着三轮车从后门进入,车子后面拉着一桶油。

五百斤豆油。

先是去了食堂卸货,然后骑着车去了学校后勤仓库。

这次他不打算要现金。

他要的是汽油。

不单是维持物资调换的借口,而是他对这一时期的汽车油耗了解后,决定多储备一些汽油用作不时之需。

陈仁明对此很赞同。

学校很缺钱。

尤其是石油学院这种理工类院校,随便采购一次设备动辄上万,乃至几十万!

汽油虽然也难搞。

但舍下面子,多去庙里拜一拜,在大佛、菩萨面前哭一哭穷,总归能满载而归。

一千斤豆油换五百五十六升汽油。

五百斤就只能换一半。

这次高华提前准备了空油桶,当着陈仁明的面,他表演了一下什么是力拔山兮气盖世,两百升的油桶他一个人就举了起来,轻飘飘放在了三轮车上。

陈仁明一整个亚麻呆住。

吸了吸鼻子,他忍不住问道:“高同志,你从前搞过体育?”

体育生搞过,体育没搞过高华摇摇头:

:“没有,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点力气都是慢慢练出来的。”

陈明仁并不怎么相信。

他们石油学院参与的多是重工业项目,有力气的人他见多了,从没见过有谁能如此举重若轻。

再一个。

穷人家的孩子能当上采购员,能弄来这么多的物资?

但陈明仁也没有深究。

交付完汽油。

他才试探着问道:“高同志,剩下的六万个鸡蛋什么时候能送来?我好提前给你准备钱。”

高华想了想:“下周三吧。”

毕竟他现在要用轧钢厂的卡车拉货,这就要等车队先完成工厂下发的运输任务。

他需要提前屯一波蔬菜,以及同样供应给轧钢厂的菜籽油。

这样才能公私兼顾。

告辞离去。

高华下午回家时,高夏已经到家了,身边还跟着个梳着羊角辫的少女,学生装扮,背着挎包,眼晴大而明亮,和高夏一样满是清澈的愚蠢。

见到高华,高夏走了过来:“哥,这就是我给你说的关红英———””

高华嘴角扬起姨母笑:“有情况?”

高夏:“???”

他喜欢的是瘦削飞机场大姐姐,关红英这种腿比命长的大熊妹看着就烦!

摇了摇头,高夏满脸无语:“哥!上次你不是说你喜欢老物件吗?关红英家里就有不少老物件,咱们跟过去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

高欢走上前伸出手:“高华,高夏的哥哥。”

关红英大大方方和他握手,然后问道:“那我们现在就去吗?”

高华不放心的问道:“那个—去你们家看物件的事,你家里大人知道吗?”

关红英回答道:“知道。”

高夏在旁边说道:“我们放学后先去了她家,然后才来的这里等你!”

高华轻轻颌首,问道:“你们家在哪?如果远的话,正好我今儿把厂里的三轮车也骑回来了“”

关红英摇头:“我家就在西面的大金丝胡同,很近的!”

高欢笑道:“那确实离得不远,咱们走着去就行了。”

大金丝胡同和南铜锣鼓巷就隔着一座什刹海,从他们这边出发,过了银锭桥没多远就到了地方那边有不少前清内务府官员的府邸。

如果关红英家是后来改的姓,那家里应该收藏有不少好东西。

嗯,四九城这边,佟、关、索、富(傅)、那、郎这些姓氏很多都是辛亥之后,为了避免麻烦而改了姓的旗人。

走了没一会儿。

大金丝胡同到了。

这里和如今的南铜锣鼓巷一样,到处都是私搭乱建,一整个的贫民窟模样,只有影壁、屋檐上保留着从前主人家的气派。

走入四合院。

在后院高华见到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圆脸小眼单眼皮,面部扁平,鼻梁不高,四肢粗短,很标准的提笼架鸟的遗老遗少长相。

关红英上前介绍道:“爷爷,这就是要来咱们家看物件的高华,我同学的大哥!”

关老头上下扫了高华几眼,目光停在他手腕上的劳力士,微不可见的点点头:“在这等着。”

说完。

他转身进了屋。

高夏在旁边压低声音:“听说这个院儿原本都是关家的,后来被占了,现在他们一家七口挤在一间房里!”

所谓一间,其实是三间,中间隔开,两间卧室一间客厅。

他的意思很明白了。

关家缺钱!

所以,可以从脚脖子砍价!

高华笑了笑没说话。

很快,他的目光被关老头拿出来的黄布包所吸引。

布包打开,里面露出一个香炉。

(参考图)

高华觉得平平无奇。

但关老头却格外虔诚的将铜炉翻了个底朝天。

大明宣德年制。

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宣德炉?高华眉头微皱,望向关老头:“什么价?”

关老头闭目不言。

他就不喜欢和这种生瓜蛋子打交道!

但有些人却很直接。

比如关红英。

她压低声音说道:“这是铜炉是明朝皇帝朱瞻基下令在宣德三年造的铜香炉,也叫做‘宣德炉”,绝对的好物件!”

高夏问道:“所以呢?怎么卖?”

关红英:“”

沉默了一下,她试探着伸出一根手指。

高夏:“十块?”

关红英一脸懵。

明朝年间的东西十块钱?

要知道古董之所以很值钱,是因为它们在诞生之初就已经价值不菲,随着时间流逝,同类物件陆续损毁,因此留下来的那部分就越发物以稀为贵。

瞪了高夏一眼,关红英小声说道:“一百块。”

高夏人傻了。

一破香炉一百块?

怎么不去抢?

高华却觉得不贵。

如果是真的,那这个价钱可以称得上物有所值。

但万一是假的呢?

要知道古董造假从古至今,尤其是以民国年间最为猖,那时候的老工匠多不胜数,造假如旧不要太简单!

高华问道:“您这铜炉保真吗?”

关红英:“—”

关老头气笑了:“小子!你可四九城打听去,大金丝胡同关大仁穷过、破落过,可什么时候蒙过人?”

高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试探着问道:“要不,我拿着物件儿去找人看看?要是真的,咱们再谈后续的交易怎么样?”

关老头看看关红英。

关红英轻轻点头。

她今天去了九十似号亻,见到了高家的房子,又看到了高华放在家里的自行车、每音机,还有高夏戴着的手表,这都证明了高家有钱!

重要的是,这年月工位远伏物件之前,她也不怕高华拿了东西玩失踪。

关老头沉默了一下,点点头:“可以。但我不要你的钱——”

高华皱眉:“那您要什么?”

关老头舔了舔嘴唇:“人老了,嘴就馋。听说你是欠很有本事的采购员,如果能把钱换成鸡,那就再好不过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半岛大爆炸 我们作为怪物的一切都由父亲创造 什么真假千金?我女儿她是仙二代 麻荒梦 刚应聘,女总裁竟是我吃软饭的对象 权力巅峰:我的强大背景曝光了 续命爱情 被读心后,霸总他当众撕了白月光 前任婚礼当天,我摊牌了 谁让他当佣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