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便是七月七镜源万灯节了,不知江公子所在的秋思客栈,可有灯会看?”
一年一度的万灯节,乃是镜源县最为热闹的盛事。
届时不止城内张灯结彩,光火通明。周边的各处景点、茶楼、客栈,都会展开相应的活动,以吸引游客,达成商销的目的。
早就听许灵嫣说秋思客栈与众不同,秦七汐倒想借此机会去看看。
“自然是有的。”
江云帆点点头,“不止是有灯会,秋思客栈明晚还将推出一种新酒,名为‘茅台酿’,届时各位都可前来,免费品饮。”
万灯节本就是要打响名气的。
秦七汐几人身份都不低,关键还个顶个的漂亮。如果她们能够前来捧场,或许还能为客栈带来更大的人气,毕竟美女效应古今通用。
“茅台酿”
秦七汐轻启红唇,将这三个字重复了一遍。
如果她没有猜错,墨羽自对方家中取回那半壶美酒,应该就是茅台酿。
确实是好酒。
昨夜王府楼舫上,她与许灵嫣就着那半壶茅台酿,啃光了两只烧鹅。
每次只浅尝一点,生怕不够喝。
想到这,小郡主的眼中竟不经意泛起一丝向往:“好,明晚我一定到场!”
“那就明晚戌时三刻,在下于客栈恭候了。”
江云帆礼貌抱拳。
但要说恭候,那自然是不可能恭候的。
他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悠哉快活,客栈那些忙碌琐事,最终还得白瑶去操办。至于他自己,找个水湾钓鱼倒更自在一些。
“好,还有一事。”
“江公子的鸡精面,色鲜味美,我很喜欢,愿意用双倍的价格购买。每日饭点,我会派人来秋思客栈,你且将‘外卖’备好。”
“没问题,那我便先行告辞,去准备了!”
江云帆朝秦七汐点头行礼,转身出了念荷亭,朝着那湖湾深处悠哉悠哉而去。
秦七汐的目光追随着他远去的背影,沉思良久。。
“灵嫣,”她轻声问道,“你说这江云帆,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无用之人。”
许灵嫣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尤豫,“小汐,你可千万不要被他此刻的表象所蒙蔽了。”
“就算他今日侥幸作出了一首好诗,也改变不了他声名狼借、人人唾弃的事实!你仔细想想,一个能被自己家族扫地出门的人,怎么可能真的有那样的才华?”
许灵嫣对江云帆的认知,早已根深蒂固,宛如烙印。
所以,即便今日亲眼看见江云帆将那首诗刻于亭柱之上,她内心深处依然充满了怀疑。
其实有关那桩婚约,她早在十岁以前就已经知晓了。当时的她才刚搬到京城不久,入了国子院就学,小小年龄就凭借一首小诗在学院中薄有声名。
当得知自己在凌州有一位未婚夫,且对方是名门江家的子嗣时,许灵嫣的心中,曾泛起过一丝小小的期待。
因为她知道,江家人才辈出,其中从文者多有建树,并且他们的血脉里仿佛有一种天性,极其擅长题诗赋词。
许灵嫣喜欢诗,她对自己未来夫婿最大的要求,便是能在诗文上,与她产生共鸣。
然而就在两年前,凌州的风吹到了京城。
将那江家三公子的种种劣迹,都吹进了她的耳中,那时的许灵嫣方才知道,自己期待多年的未婚夫,竟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可偏偏那一纸冰冷的婚书,又牢牢捆绑着他们俩。
随着许灵嫣在京城崭露头角,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且还被冠上了“京城四美之一”的称号。
那时的尚书府门前,达官贵胄成群结队,都是为了上门提亲,其中不乏文采斐然、英俊风流的京都才子。
但父亲始终心存顾忌,唯恐与江家三公子的这桩婚事,会成为许家名声的一个巨大污点,只得将所有提亲者一一婉拒。
正因如此,许灵嫣对那个素未谋面的未婚夫,恨意与日俱增。
直到三个月前,她终于难忍心头烦闷,亲自回到凌州,去江家退婚。在见到江云帆后方才知晓,他本人比传言中更加一无是处,德行低劣。
也就是自那时起,许灵嫣便发誓要与江云帆彻底撇清关系。
“这样吗”
听完许灵嫣的回答,秦七汐的表情变得若有所思。
她又盯着江云帆消失的地方看了许久,而后缓缓开口道:“我倒觉得他,有点意思。”
“不会吧小汐,你竟会觉得他有意思?”
许灵嫣人都傻了,此刻她看秦七汐,再不象平日那般清冷高洁,反倒是多了几分少女怀春。
关键让她产生这种变化的,居然是江云帆!
那江云帆即便同三月前有了变化,但浑身上下依旧透着一股浮躁和不踏实。
这样的人哪能值得信任?
“明晚的万灯节,咱们去秋思客栈看看吧。”
“你当真要给他捧场?”
“本郡主一向言出必践。”
“可是小汐!”许灵嫣的声音里满是焦急,“我们去万灯节,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寻彦公子啊!”
许灵嫣一直在等着这一天。
因为万灯节上文人墨客云集,那些匿名于乡野的高人也会纷纷露头,如果彦公子没有离开镜源县,那么一定也是在等这场灯会。
所以明日,或许是她能找到对方的最后机会了。
秦七汐缓缓站起身,玉手轻抬,摘下了脸上的面纱,露出一张清丽绝伦、仿若仙子临凡的容颜。月阳光洒下,映在她脸上,流光溢彩,美得令人窒息。
“一切随缘吧,”她的声音平静而通透,“他若真还在此地,或许这秋思客栈新出的茅台酿,也能成为吸引他前往的缘由之一。”
其实她一直看得很开,尽管也同许灵嫣一样,很想见到那首“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作者。
可对方一直不肯露面,显然是故意躲着。
况且,退一万步讲,那夜词文从天而降,杨文炳也仅仅是凭借湖面小船上的一个模糊背影,便推断那首千古绝唱与彦公子有关。
事实究竟如何,作者到底是不是彦公子,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郡主,归雁先生到了。”
青璇的一声轻柔提醒,打断了秦七汐的思绪。
她抬眸望去,只见王府楼舫停靠的方向,沉远修一袭青衫,在两名侍卫的陪同下,正穿过月色与灯影,朝着念荷亭漫步而来。
进入亭子之前,他便开始四下打量,眼中怀着几分伤感。
“此处便是当年王爷为王妃修建的念荷亭吧?”
“念荷念荷,当初念荷,如今念人。”
两名侍卫没办法答话,沉远修也不在意,毕竟他这话不是说给任何人听的。
“郡主。”
步入亭中,老大儒又换上了一张笑脸,先是与秦七汐行了一礼。
尽管他是对方的老师,但就地位而言,皇室永远凌驾于任何人之上。
“老师来得正好,快看看这首诗!”
“诗?”
顺着秦七汐的指引,沉远修终于注意到,在念荷亭的两根立柱之上,歪歪扭扭刻着两行文本。
那字是真丑!
但其诗文的内容,却让他整个人顿住,刹那间便被带进一片无边无际的莲湖美景当中。
“好,好诗啊!”
小老头激动得满面红光,“以其写景的水平,又是一篇足以收入乾文阁高层的佳作!”
说来简直不可思议。
乾文阁每年只能录入十篇作品,换做以前,能让他一眼便觉得能被收录的诗词,数月都难逢一篇。
可最近才短短几天,便已经有两篇佳作横空出世!
难道是大干的文运来了?
沉远修再端详那文本,隐隐间觉得有些熟悉。
他眉头微蹙,试探着问道:“莫非这首诗,与那日的词,乃同一人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