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刚才散完了。
随着陈澈不咸不淡,语气虽自然,但透着疏远和高傲的一句话落地。
现场再次陷入一种更深的尴尬,空气仿佛都凝滞了几分。
这些老头虽然都是农村人。
但就是因为都是农村人,才更能看出陈澈几人的不对劲。
都说农村人淳朴。
但陈澈见过的农村人,都是表面笑呵呵、好话说尽,背后冷漠的一群人。
就比如说【见面必须打招呼、寒暄、礼貌】,是农村人的基操。
热情,是农村人的招牌之一。
别管背后嚼没嚼舌根、使没使绊子,见了面都是热情如火、欢天喜地。
陈澈的态度大家都不傻,都能听出个一二三,哪怕他语气平静甚至带着笑。
“呵呵。”
陈天海脸上的笑容僵住,他讪讪的摆摆手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说道:
“真不用,我这儿有。”
说着,陈天海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盒中支徽商,直接给几人散烟。
可几个老人手上都在抽着,只有一个老人接了过去,算是稍微给他一点台阶。
陈天海干笑着,往自己嘴里放了一根,不等点燃,他连忙把身边的小女孩往前轻轻推了推,指着陈澈对着女孩说道:
“妮妮,这是你哥哥,快叫人。”
小女孩怯生生的看着陈澈,等两人四目相对时,小声叫了句:“哥哥。”
这是陈天海的女儿。
叫什么来着,好像叫露露。
后世曾祖母三周年的时候就见过,只是这一世两人算是第一次见。
因为正是女孩出生的那一年,他们两家爆发了冷战,往后便逐渐没了交集。
陈天海的性格相对温和,能隐忍,和二爷爷陈长书差不多是一个脾气。
不过老大脾气固然好。
那也是个人才。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陈天海是一个十足的妈宝男,还是贬义性的那种。
截止目前为止,陈天海算是一共结过三次婚,第一任妻子还是附近村的闺女。
因为第一任没领结婚证,所以也不知道算不算一婚,但他们有孩子。
第一任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名字叫陈开祥。
比陈澈小三岁,今年17周岁。
说起来也是搞笑,陈澈和陈开祥算是曾祖母最疼爱的两个曾孙。
曾祖母去世的时候陈澈不在家。
三周年的时候陈开祥不在家。
当然,这说的是上一世。
相对来说曾祖母要更疼爱陈开祥一些,因为他是一个没妈的孩子,从小就在曾祖母身边长大,直到他去邯郸上学。
陈澈都是偶尔去曾祖母那边拿点吃的、拿点钱,陈开祥则是一直都在。
小时候兄弟俩的关系特别好,算是陈澈的跟屁虫,只是后来突然就陌生了,直到现在他都忘了这个弟弟长什么模样。
陈开祥的开局确实惨一些,不怪曾祖母更疼他,出生没多久就没了妈妈。
他妈不是死了,而是离婚走了。
具体为什么离婚,陈澈不是特别清楚,但没做完月子就离婚了。
起因好像是陈天海推了她一把,好像就这么简单,不过真实原因不是如此。
陈天海是一个妈宝男。
具体因为啥就不用多说了。
陈澈听奶奶说,当时把那个女的气的孩子也不要了,娘家浩浩荡荡来了几十个人讨要说法,最后还把嫁妆全部搬走。
除了没要孩子。
有关那女人的一切都消失殆尽。
后来听说,那女的直接嫁到了外地,从始至终没看望过陈开祥。
至于私底下有没有联系,陈澈不知道,反正他记忆里对方是没有来过的。
这就是传统相亲的弊病之一,当时见面能看对眼,打听家里还算不错就结婚,随后性格上冲突、生活上一地鸡毛…
在奶奶陈玉梅看来,陈开祥成为一个没妈的孩子,二奶奶要负80的责任。
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能忍下去,谁愿意抛弃自己刚出生的孩子。
全华夏跟陈开祥一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因为华夏的婆媳矛盾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跟华夏的习俗、人文环境有关。
二奶奶就是没有边界感、强势,还对陈天海控制欲极强的一个人。
这从陈天海又一次离婚就能看出来。
等陈开祥7岁时,陈天海又结婚了,这第二任妻子是他的同学,算是他最喜欢的一任,只是没两年还是走到了结局。
具体因为什么离婚陈澈就不知道了,因为这一任的时候,陈天海没在家里生活,那一个婶婶陈澈压根就没什么印象。
反正是离婚了。
陈天海第三任妻子陈澈知道,就是这个小女孩的妈妈,他还参加过婚礼。
第三个婶婶长得不是很好看,起码听奶奶他们说,没前两个好看。
第一任是最好看的,长得又高又白,这从陈开祥也是一个帅哥就能看出来。。
事实也是如此,尽管看得出陈天海不是多么喜欢这一个妻子,出门都不带着那种,不过人家是陪他最长的那一任。
他们的情况,陈澈没有任何抹黑行为,也没有必要抹黑他们,都是真实情况。
可能有人觉得。
三个人难道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但老话讲,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树坏在根,人坏在心。
良心这个东西,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几乎不存在唤醒的可能。
没好教养的家庭。
大概养不出有良心的人。
人是有磁场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不能说完全有道理,但却很有道理。
陈天海第三任妻子,也就是陈澈的那位第三任婶婶,一开始结婚的时候给人印象很好,结果曾祖母三周年的时候,对他们家也是冷漠的,说起来真让人唏嘘。
有一个词叫做病态共存,在没有觉醒者之前,二奶奶家基本上都是一个德行。
这么多年,二爷爷就算是摆烂了,其实也是被影响最深的那一个。
虽然当初二爷爷入赘,看似委屈他,那也是曾祖父的决定。
从小到大陈长州身为大哥,最照顾的弟弟就是陈长书了。
陈长州一辈子都没胖过,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基本都给弟弟妹妹吃。
曾祖父是个文化人,在那个年代也算是落魄的少爷,也是一辈子没干过什么重活,你能指望之乎者也干什么。
这个家要不是陈长州和大姑奶奶陈慈安任劳任怨,怎么着都得饿死一两个。
陈长州没上过学,不就是因为把名额给了弟弟妹妹嘛,尤其是给了陈长书和二姑奶奶陈慧安,一直供他们读书。
当初陈长青离家出走,也是因为哥哥姐姐读书,到他这里就出不起学费,才跟着别人跑的,准备在外面自力更生。
在那个年代,男人就是生产力。
很多人不读书,不是因为筹不齐学费,而是去读书就没办法生产。
陈长书读完了小学,又读初中,最后也是陈长州攒钱、找人、东奔西跑让这个弟弟去了一个老木匠身边学手艺。
那个时候木匠地位有多高呢。
堪比如今的互联网大佬。
学成归来没多久,陈长书就结婚了,可以说对这个家一点回报都没有。
陈长州这辈子对不起谁,也没有对不起过陈长书、陈慧安这两个弟弟妹妹。
可是陈长书靠着木匠手艺,在外面吃香喝辣的时候有想过陈长州嘛。
以前有没有陈澈不知道。
反正打他记事起,陈长州仍然在处处让着弟弟,就算委屈自己也分一口吃的,二爷爷那边永远是受益的一方。
就拿陈长书在他们家对面的房子来说,无论是几十年前他结婚用,还是十几年前陈天海结婚用,陈长州都是出力最多的那一个人,最后一分钱的工钱都没有。
穷家莫当长,富家不做幼。
这句话真算是真实写照了。
值得一提的是,曾祖母去世前说了一句话,一句话把陈长州干破防了。
老太太弥留之际,在病床上拉着陈长州的手,气息奄奄的说:
“老大,你吃苦了,以后别管了。”
最让陈长州破防的,不是曾祖母那一句话,而是老太太当时有点老年痴呆,让人感觉是在对年轻的大儿子说。
在老太太这句话之前,陈长州是家里唯一一个还想和二爷爷一家修缮关系的。
后来,就没那么想了。
如果当初二爷爷娶的不是二奶奶,或者说二爷爷但凡有主见、强势一些,那两个家庭或许就不是今天这样的情况。
娶错老婆会不会毁三代,陈澈对这种话不予评价,但一个女人的性格,确实会影响一个家庭,乃至影响下一代。
放在别人眼里,奶奶估摸着也不是什么好女人,但爷爷的存在中和了这一点。
老头子是一个犟种。
奶奶不同意的事情,爷爷都会拌嘴,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就比如说陈天宏做生意,奶奶以前是不支持的,觉得太冒险、太拼了。
但爷爷就支持。
又比如说,二姑要嫁给二姑夫,爷爷有点不支持,但奶奶举双手双脚赞成。
爷爷奶奶性格不合,但又相辅相成,让三个孩子的性格也不一样。
大姑是偏保守的。
老爹则是既保守又开放。
而二姑就是思想很先进。
放在二奶奶一家眼里,他们家包括下一代也有很多的缺点。
但中肯的讲,绝没有他们家奇葩。
就拿陈晓敏来说,和二姑一样都是大学生,但跟二姑完全没有可比性。
一个出轨好多次的女人,放在任何人眼里都知道,肯定是家庭教育有问题。
就拿陈澈来说。
他现在这么花心,是性格自带的,但也是家庭造成的。
虽然父母一辈子没离婚,也没有出现小三这种情况,就算有也只是苗头。
可是他们缺乏对陈澈这方面教育,没有阻止他释放天性,是不是一个原因呢。
就拿王聪聪来说。
著名的花花大少。
老爹是前首富,父母健在。
可王聪聪从小也是留守儿童,长大后更是独自去国外上学。
不能说留守儿童全部都花心,但有时候父母的教育,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人性本恶,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是好人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父母在面对陈澈花心的问题上,每次都说不过他,不是他辩论无敌。
只是父母从根上,就不会教育这方面的问题,从认知上就处于劣势的状态。
或者直白的讲,父母压根就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意识,才造就了如今陈澈的花心。
这不是陈澈把责任往父母身上推,而是就事论事的说,真正剖析责任制的话,父母如今真没资格干预他花心这件事。
因为父母如今的干预。
完全就是马后炮行为。
当然了,父母虽然没资格管,但还是有这个义务的,谁让是他们的儿子呢。
华夏绝大数父母管教孩子,不都是马后炮嘛,孩子做完了再干涉、犯错了再打骂,这就是时代和环境的局限性。
所以现在生育率下降了。
不止是因为养孩子成本高,而是很多人都清醒的发现,教育孩子的成本更高。
所以未来房价降下来,生育率也不会有大变化,可能继续往下跌。
除非是思想大改革,否则生育率下降绝不是房价或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
这也是陈澈布局高科技的原因,未来绝对是这一板块的天下。
未来人口越来越少,大部分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包括陈澈的很多集团。
唯有高科技,能让陈家立于不败之地、与国同休,一代又一代。
呃,扯远了…
回到场间,陈天海见陈澈看向女儿,试图用孩子拉近关系,笑着说道:
“新新,一会儿吃饭的时候,让妮妮跟着你坐吧,她有点怕生。”
陈澈抬头看了陈天海一眼,却直接站了起来拿出手机,语气平淡道:
“不了,朋友找我有点事。”
说着话陈澈俯下身,伸手捏了捏小女孩肉嘟嘟的脸蛋,脸上露出一丝近乎礼貌的、浅淡的笑意,对着小女孩说道:
“妮妮是吧,以后有机会再带你玩。”
小女孩懵懂的点点头。
陈澈直起身,对着陈长州和陈长书等人略一点头,便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
他走的干脆,将那尴尬的场面和欲言又止的陈天海彻底抛在身后。
陈长州和陈长书两兄弟都低下头,显然对此都有复杂的心理。
如果有选择,两兄弟也不想这样。
可惜没选择。
陈天海也是复杂的看着陈澈的背影,对这个侄子的态度既意外又无奈。
他不是性格暴躁的陈天龙,对此他可以忍,就是十分意外陈澈这几年的变化。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无论是陈天海还是陈晓敏、陈天龙,对小时候的陈澈都是不错的,毕竟是家里的长子嘛。
他们人生第一次被喊叔叔、姑姑都是因为陈澈,每一个人小时候都看过他。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有什么利益,他们对小时候的陈澈都是爱护有加。
只是时光变迁。
陈天海也没想到,小时候虽然野,但乖巧懂事的陈澈会变成如今这样。
陌生到了他压根不敢信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