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远去的马蹄声,萧谨言也回到了房间,躺在床上,在暗暗的生着闷气。
张玉花一直感觉生活在梦里一样,自己满庄的找人,就是没有找到一个闲人,就连公公萧九斤也去田里做事了。
而李宝儿它们不光把玉米运回来了,还让两个小的洋洋得意了一回。竟然还收获了二百两的银票,这是自己这一辈子都没遇见过的好事,而李宝儿居然推辞说不要。妇有点傻吗?
等到董管家走远后,她拿起银票左看看,右瞧瞧的,上上下下摸了摸,并问萧谨言,\"这是真的银票吗?还是骗人的?
被儿子的一连串抢白,张玉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看着放在桌上的银票,张玉花也不大敢拿,毕竟这个数目太大了。
李宝儿看着这对萧家母子,还是很真诚对婆婆说:\"娘,您把这个银票收好,等相公腿好了,我们去镇上的银庄看看,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娘,您一定要保管好,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是一个县老爷几年的俸禄呢。
于是张玉花小心地收好银票,并对两个小的说:\"千万不要对外人说起银票的事,如果有人问起骑马的人,就说是过路的,想讨点水喝,帮了他家一个小忙而已。”
一家人收拾好玉米,李宝儿就去做晚饭了。因为张玉花一直在外面找人,也没来得及准备晚饭。
李宝儿到了厨房一看,婆婆把煮好的母鸡汤和鸡肉盛在一个瓦罐里,大锅里还有一些米饭,她盛了一点米饭和鸡汤,鸡肉,白菜一起放在小锅里做了两碗,准备给萧谨言当晚饭吃。
又在大锅里放了一些水,做了连锅粥。
等晚饭做好时,婆婆张玉花也给两个小的冲好了澡,在院子中有水缸真好,每天被太阳晒得好烫,小孩子站在那里就把澡洗了。还浑身洒满了阳光的味道。
因为萧谨言受伤,以前都是他去村里挑水的,现在他受伤了,就没有人能挑水了,里外的水缸都快没有了。
缸里的水快没了,明天我带两个桶,用平车去拉水。
婆媳两人商量好了事,就准备吃晚饭了,因为萧谨言腿不方便,宝儿就把饭盛到房间给他吃。
李宝儿是何等聪明的女子,她一听,她就知道她的相公生气了。
于是赶忙道歉:“相公,我错了,你就大人有大量,原谅小女子我吧。
“就是林中救人那次,我不该骗你,说水土不服的。
“那我问你,你当时手上啥也没有,你是怎么救人的?”
“救的又是谁?今天居然找来,还给了二百两银票,真够大方的。些我不知道的事呢?\"
萧谨言的一连串发问,李宝儿知道,要好好的解释了,这个相公可不好糊弄的。
“这还差不多,小丫头。你我做任何事都要有商有量,不要互相隐瞒。”
李宝儿又把刚刚和婆婆商量打井的事告诉给他。
李宝儿解释清楚了,萧谨言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唉,肚子都被你说饿了。
宝儿知道,萧谨言原谅她了。她立即起身去厨房重新盛了碗热饭给他吃。
翌日,张玉花早上就去和公公说了,请他老人家傍晚来帮助运一下地里收的玉米。
一早上,李宝儿就和萧谨腾去井边运了好几趟水,把里外的缸都加满了。
早饭后,他们带了和昨天一样的收割工具,继续去地里收玉米。
李宝儿他们和前一天一样,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上午就收了剩下的一大半,午饭依旧是婆婆送来给他们吃的。张玉花就把今天上午找人看院子里那处出水的事和李宝儿说了。
懂地理的金老先生说了,在厨房和堂屋的中间容易出水,也和打井的人说好了,明天来打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