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秋一拳打破俞真意的护体罡气时。
已到了牯牛山的丁婴警了眼天幕。
如今他只在意一件事,这六十年的养蛊,最后到底会是谁会来见自己。
是俞真意这个私底下勾结自己的所谓正道领袖,还是种秋这个南苑国国师?
正出神间,丁婴眼角馀光警见一个白净少年驾驭着一柄长剑,风驰电般疾冲而来。
少年剑气似白虹,长袍胜雪,于半空之中划过的轨迹仿若一轮皎月。
站在群山之巅的最高处的丁婴,望着这一幕冷冷一笑。
他猛地一脚踩踏而出,脚下山石轰然炸裂,身躯倾斜着朝着空中更高处掠去。
紧接着,又是一踩,以凝聚的罡气为踏脚石,步步登高,御风悬空。
在这天幕低垂的藕花福地,便能修出浩然天下御风境雏形的丁婴,此刻气势如日中天,锋芒似要压那明月一头。
这,便是这方天地第一人的威风。
在藕花福地这座牢笼之内,旁人皆以为天人合一便是山顶的至高境。
即便国师种秋能达此境,亦是费尽无数心血,艰难万分。
然而丁婴不同,他早已在那最高处俯瞰世间多年。
只是因藕花福地的境界压制,才年复一年地被困原地,等着他人一步步攀爬登山。
若他能够独占天下灵气和武运,继而飞升,往后所能取得的成就之高,连他自己都难以想象。
在小文御剑临近之时。
丁婴抬手弹了弹头上的银色芙蓉冠,嘴角含笑。
他目光落在少年手中的长剑上,开口道这就是那些外乡人所谓的仙剑吧?
除了头上这顶莲花冠,你手中剑,是我丁婴第二样想要拿到手的东西。”
小文并不答话,手中紧握仿仙剑无邪,脚下以撼山拳六步走桩向前。
少年的每一步幅度虽都有大小差异,但是先生苏尝的熏陶,一往无前的拳意早已深入他的骨骨髓。
加之种秋先前伴装厮杀、实则暗中传授的天人合一,两者衔接,天衣无缝,
此刻瓷人少年,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自然而然,透着行云流水的意味,
以丁婴的眼光,竟然一时间也瞧不出这少年一丝一毫的破绽。
丁婴眼神熠熠,看来自己在武道上还有查漏补缺的馀地。
既然没有机会一击毙命,加之想着多从少年身上撰取一些天外武道,丁婴干脆就等少年先动手但是丁婴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策了。
第六步后,小文一身气势已经升到巅峰,浓郁到了凝聚似水的地步,如一粒粒水珠在荷叶上滚走。
他双手握剑,剑锋变竖为横,一剑横扫而去。
这一剑仿佛直接将牯牛山的半空分出了上下两层。
若是有人在侧观战,就会发现剑气所过之时的一瞬间,周围的景象都已经模糊、扭曲起来。
丁婴脚跟拧转,侧过身,一手掐道诀,
以移山搬海之神通,从山岳上撕扯出大片的山石和树木,用来抵御正面滚滚而流的雪白剑气。
随后他又一手双指并拢,屈指轻弹,一缕缕罡气如长剑,以剑对剑。
雪白的残馀剑罡从他身前呼啸而落,如大潮拍岸,牯牛山上顿时被冲出一个巨大缺口。
丁婴看着血肉模糊的指尖,皱了皱眉头。
他骤然发力,屈指一点对面的小文,身体借势翻滚,想要向后飘荡而去。
只是失了先机的丁婴,想要摆脱小文,并不容易。
手握无邪的少年,变横为竖,一剑斩去。
面对第二剑的丁婴一拍掌,刚好落在汹汹剑气之上。
掌心罡气与剑气触碰在一起,如两块磨石般相互碾压碰撞,声音如雷,轰隆隆作响。
少年的剑锋太锐,剑气太盛。
丁婴只能专心防御。
六十年来,他还是第一次如此狼狈,
丁婴有些恼火,不过既然短时间内无可奈何,便干脆就沉下心来。
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谪仙人的无瑕之境,能支撑到什么时候。
只要露出一个破绽,他就要对方重伤。
接剑时,他也没有闲着。
一身驳杂所学,随手丢出,一拳歪斜打去,
根本没有对着小文,但是拳罡却会炸裂在小文身侧。
可能是眉心、肩头,也可能是胸膛,其角度刁钻,匪夷所思。
这是丁婴在拳法中用上了奇门遁申和梅花易数。
笑脸儿钱塘那所谓的诡身影,在此刻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最终两人都落在了一片狼借的牯牛山山巅之上。
入目所及,所有突出的山石都已经砰然碎裂。
只馀下四溅的灰尘,向山下飘散。
丁婴抬起手,发现右手袖口已经尽碎,大笑道,
“六十年来,筋骨从未如此舒展过了。”
小文则认真问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被打成这样还一副很开心的模样?”
如果是同辈之人这样问,丁婴可以无动于衷。
但被一个年轻人如此说,他脸色就有些挂不住了。
丁婴一跌脚,身形虚无缥缈起来,依稀可见双手摆出一个不知名拳架的起手式。
他身后有云雾滚滚,这是不再刻意拘束一身磅礴罡气的结果那些云雾不断聚散,最终凝成一尊云雾神象的轮廓,如有神灵即将降世。
丁婴站在这神灵虚影之前,一副渊淳岳峙的宗师风范。
小文神色自若,站在另外一侧,看也不看丁婴造就的天地异象。
他只是一手握住长气的剑柄,一手双指并拢,在剑身之上从左到右,轻轻抹过。
下一刻,整个山头都充满了雪白的剑气洪水,滚滚向前。
而有丁婴,一拳拳递出,如天庭神灵在捶打山岳,打得迎面涌来的剑气四溅散开。
他逆流而上,势如破竹。
南苑京城到牯牛山一线之上,尘土飞扬。
如有鳌鱼翻动背脊,掀开了大地。
丁婴步步前行,一拳拳递出,强行打散了小文挥出的那条剑气长河。
还拼着一身伤势,欺身而近,逼得小文不得不在御剑的同时以拳锋迎敌。
此刻的丁婴化腐朽为神奇,再不拘泥于天下武学门派支流,皆为他所用。
所有招式,与俞真意那些大宗师压箱底的架式,似是而非,神意大有不同。
比如他一掌直直拍向小文一人一剑,罡风却会起始于小文背后,砰然炸开。
比如在弹指之间,一缕缕剑气如水涡旋转,轨迹难测。
丁婴一拳崩在小文剑身中央,剑身弯曲出一个大弧度,剑尖几乎要刺在自己肩头。
小文不得不伸出并拢双指,贴在剑尖处,扳回那个被丁婴一拳砸出的弧度。
他的身形顺势后退,蜻蜓点水,瞬间就在山上滑出去十数丈。
眼看着丁婴意外没有趁胜追击。
小文没有任何庆幸,立即散发剑气,护住四周。
很快七八条凝为实质的如虹拳罡激荡而至,就撞在他的剑气之上。
小文一次次挪步转移,一次次雷声大作,剑气拳罡几乎同时消毁,发出一团团绚烂光彩。
象是两国边境在线的两支精骑同归于尽。
丁婴在远处出拳不断,根本谈不上拳架招式,
只是最简单的出拳而已,随心所欲。
出拳的同时,轻轻一步,就拉近两丈距离。
等到小文好不容易抵消全部拳罡。
丁婴又已经贴身搏杀起来,打得小文一直无法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