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持人,用一种比之前任何一次报幕,都更加深情、也更加庄重的语气。
说出那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聆听,由沈清歌为我们带来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时。
整个一號演播大厅,乃至电视机和网络前的亿万观眾,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来了。
终於,来了。
那首从彩排开始,就充满了爭议,被无数爆料和內幕,渲染得扑朔迷离的压轴曲。
那个被无数人,用“关係户”和“德不配位”的標籤,攻击了半个多月的风暴中心的女人。
她,將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为这场,已经堪称神级的春晚,画上句號?
是会像《说唱脸谱》那样,惊艷四座,完成漂亮的逆袭?
还是会像那些黑子们所预测的那样,成为整台晚会,最大的败笔和唯一的瑕疵?
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巨大的好奇与期待。
舞台的灯光,再次缓缓暗下。
这一次,没有炫目的光影,没有宏大的布景。
舞台中央,只摆著一张普普通通的、铺著格子桌布的旧式餐桌。
桌上,摆著几盘,看起来就像是普通人家除夕夜会吃的家常菜。
一切,都布置得像一个寻常百姓家的客厅。
简单,朴素,却又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一束柔和的、像清晨阳光般的追光灯打了下来。
沈清歌,身著那袭月白色的长裙,没有佩戴任何首饰,脸上也几乎是素顏的状態。
她就那样,安安静静地,从舞台的一侧,缓缓地走了出来。
她的步伐,很慢,很轻。
她的眼神,很柔,很静。
她不像一个,即將在亿万人面前表演的天后巨星。
她更像一个在外漂泊许久,终於在除夕之夜回到了家。
准备和父母一起吃一顿团圆饭的普通女儿。
看到她这个样子的瞬间,直播间的弹幕,都出现了一丝小小的骚动。
“天啊素顏的清歌姐,也太美了吧!那种温婉的气质,绝了!”
“这个舞台布置,好特別啊感觉,好亲切,就像在我自己家一样。”
“但是这个节目,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没有任何伴舞?没有任何特效?就一个人,站在那儿,清唱?”
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丝不解。
在春晚这个,追求大场面、大製作的舞台上。
这样一种极简到,近乎寒酸的呈现方式,实在是太冒险,也太大胆了。
就在这时,背景音乐响了起来。
那是一段,极其简单的钢琴旋律。
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像流淌的溪水,像滴答的时钟,清澈,乾净,却又带著一丝,无法言说的忧伤。
沈清歌,走到了那张餐桌旁。
她没有立刻开唱,而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
她缓缓地坐了下来。
然后,拿起桌上的碗筷,为自己盛了一碗米饭。
她对著面前那空无一人的座位,露出了一个温暖的女儿般的微笑。
仿佛她的对面就坐著她那慈祥的父母。
这个动作,这个眼神,瞬间就击中了无数观眾的心。
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
看到了那个,在饭桌上听著父母嘮叨,为父母夹菜的自己。
紧接著,沈清歌,开口了。
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门前老树长新芽,”
“院里枯木又开。”
“半生存了好多话,”
“藏进了满头白髮。”
她的声音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演唱技巧。
没有转音,没有颤音,没有共鸣腔的运用。
她只是在用一种最平淡,最家常的语气在轻轻地诉说。
仿佛,她不是在唱歌。
而是在,吃著年夜饭时,看著自己父母那苍老的面容,和满头的白髮,有感而发,说出的一段心里话。
这份极致的真实。
这份洗尽了所有铅华的质朴。
比任何,华丽的高音,都更具穿透人心的力量。
后台,总导演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死死地盯著监视器。
他们的手心全是汗。
他们知道,陈墨,在赌。
他在赌,全国的亿万观眾,能否,静下心来,去欣赏这样一种极简美学。
他也在赌,沈清歌,这位影后,能否,用她那炉火纯青的“体验派”演技,將所有观眾都代入到那个情境之中。
而舞台上,沈清歌的诉说,还在继续。
“记忆中的小脚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爱交给他,”
“只为那一声爸妈。”
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淡淡的鼻音。
她的眼眶,也微微地泛起了红。
而她的身后,那块巨大的背景屏幕,也终於亮了起来。
屏幕上,出现的不是什么酷炫的特效动画。
而是一张张,由道具组,从全国各地徵集来的普通家庭真实的照片。
一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黑白全家福。
照片里,年轻的父母,抱著襁褓中的婴儿,脸上是质朴而幸福的笑容。
一张,是八十年代,一个穿著喇叭裤的青年,骑著一辆二八大槓自行车,后座上,坐著他那穿著碎裙子的新婚妻子。
一张,是九十年代,一个扎著羊角辫的小女孩,手里拿著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骄傲地站在家门口。
一张,是千禧年后,一对中年的夫妇,在机场,送他们那即將,远赴海外留学的儿子
一张张,定格了“时间”的照片,如同一部流动的史诗。
缓缓地,在屏幕上滚动。
每一张照片,都代表著,一个家庭。
每一张照片,都承载著,一段独一无二的岁月记忆。
直播间的弹幕,在这一刻,彻底停滯了。
电视机前,无数的家庭,也陷入了,一种奇妙的沉默。
正在厨房里,忙著包饺子的妈妈,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正在客厅里,看著报纸的爸爸,缓缓地摘下了老镜。
正在低头玩著手机的孩子,也下意识地抬起了头。
所有的人都仿佛在那些照片里,在沈清歌那平淡的歌声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到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长成了如今的模样。
看到了自己的父母是如何从一对风华正茂的青年,变得两鬢斑白步履蹣跚。
一种酸楚的温暖的又带著一丝愧疚的,复杂情感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悄然蔓延。
而沈清歌的歌声,也终於,来到了,那句最简单也最戳心的副歌。
她的声音,不再是平淡的敘述。 而是,带上了一种压抑不住的哽咽。
那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唱到这里,她的眼泪终於不受控制地从眼角滑落。
那滴泪,晶莹,剔透。
在舞台的灯光下,折射出璀璨而又心碎的光芒。
这一滴泪,像一滴,滴入滚油的水珠。
瞬间,引爆了所有观眾心中那早已蓄满了的情感洪流!
“呜呜呜”
京城,某个普通的居民楼里。
一个正在看春晚的年轻白领,突然丟下手机扑进了,身旁正在削苹果的母亲的怀里,嚎啕大哭。
“妈!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跟你顶嘴了!我一定,好好孝顺你!”
上海,一间豪华的公寓里。
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企业家,看著电视里,那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他想起了,自己远在老家,已经一年没见的年迈的父母。
他再也忍不住,拿起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的號码。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这个在商场上,叱吒风云的硬汉,哭得像个孩子。
“爸我想你们了”
广州,一间拥挤的出租屋里。
一个年轻的外卖小哥,吃著泡麵,看著春晚。
当他听到那句“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他想起了自己为了省钱,给家里寄生活费,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他的眼泪,一滴一滴,掉进了,那碗冰冷的泡麵里。
这一刻,无论身在何方。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
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
所有的人,都被这首歌,这幅画面,这种情感深深地击中了。
直播间的弹幕,在沉寂了许久之后,再次井喷。
但这一次,不再有爭吵,不再有质疑。
只有,一片被泪水浸湿的感同身受。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不该,在网上,跟风黑沈清歌。她唱得,太好了不,她不是在唱,她是在,掏心窝子啊!”
“陈墨,是魔鬼!是真的魔鬼!他怎么能,写出这么一首歌!他这是,要我们所有人的命啊!”
“別说了,我已经订了明天一早,回家的火车票了。我不管了,我一定要,回去,看看我爸妈!”
“爸,妈,我爱你们!这句话,我从来没说出口。但今天,我一定要说!”
网络上,那些所谓的黑子和水军,在这样一种排山倒海的全民性的情感共鸣面前显得,如此的渺小和不堪一击。
他们之前,所有精心策划的,抹黑和攻击,在这一刻,都变成了一个可笑的自取其辱的笑话。
而舞台上,沈清歌的演唱,还在继续。
她的情绪,也已经完全沉浸在了歌曲里。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了。”
“柴米油盐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她的歌声,像一把最温柔的手术刀。
精准地剖开了每一个人,心中那层被日常琐碎包裹住的坚硬的外壳。
露出了里面,最柔软,最脆弱,也最珍贵的,那份对家人的爱与牵掛。
歌曲的最后,所有的音乐,都停了下来。
背景屏幕上,那上百张普通家庭的照片,最终匯聚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
沈清歌从餐桌旁缓缓地站起身。
她,走到舞台的最前方,对著镜头,对著所有的观眾深深地鞠了一躬。
然后,她拿起话筒,用一种带著浓浓鼻音,却又无比真诚的声音说道:
“我的爸爸,妈妈,还有,电视机前,所有人的,爸爸,妈妈”
“你们,辛苦了。”
“新的一年,请一定,保重身体。”
“我们,爱你们。”
说完,她再次泪流满面。
而电视机前,亿万观眾,早已哭成了一片泪海。
后台,总导演,看著监视器里,那因为信號过载,而几近卡顿的直播画面,和那已经,彻底被“我爱爸妈”四个字,刷屏的弹幕,他缓缓地,摘下了耳机。
他,没有说话。
只是,转过身,对著他身后那个,一直安静地站著的年轻人伸出了,一个大拇指。
他知道。
从今夜起。
华夏的春晚,將拥有一首全新国民金曲。
而华夏的乐坛,也拥有了一个真正懂得,为人民而歌,为时代而作的天才。
零点的钟声,即將敲响。
旧的一年,即將过去。
新的一年,正悄然走来。
而陈墨,和他的音乐,以及他所代表的,那种充满了温度与力量的文艺之光,註定將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里,留下最深刻也最璀璨的印记。
零点的钟声,在万眾期待中,庄严敲响。
绚烂的烟,在屏幕上绽放。
主持人团队,带著满脸的喜悦与泪痕,走上舞台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的祝福。
但所有人都感觉,今年的零点,似乎与往年有些不同。
空气中少了一份纯粹的欢腾,多了一份深沉的感动与回味。
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余韵,依旧縈绕在每个人的心头,久久不散。
按照惯例,晚会的最后应该是全体演职人员,共同登台,合唱那首经典的《难忘今宵》。
然而,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观眾们却惊讶地发现,舞台中央,领唱的人,並不是往年那位德高望重的李谷怡老师。
而是,陈墨和沈清歌。
他们的身后,站著今晚所有的表演者。
有唱著《说唱脸谱》,完成了自我蜕变的蔡坤;有唱著《赤伶》,惊艷了世人的谭维;有来自大凉山的天真的孩子们;也有来自海军舰队的英武的战士们
更令人动容的是,通过现场连线的大屏幕,出现了无数张,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的笑脸。
有正在除夕夜,坚守岗位的医生和护士;有正在风雪中,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有正在边疆哨所,站岗放哨的年轻士兵;还有无数,身在海外心繫祖国的华人华侨
这一刻,春晚的舞台,不再只属於明星和艺术家。
它属於,每一个在这个夜晚,为了生活,为了责任,为了爱,而默默付出的平凡人。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无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
“共祝愿,祖国好!”
歌声,从每一个角落响起。
匯聚成,一股温暖而又磅礴的时代洪流。
陈墨牵著沈清歌的手,站在舞台的最中央。
他看著台下,那一片片被感动的泪水浸湿的笑脸;看著屏幕上,那一张张,充满了希望与力量的平凡的面孔。
他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