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娱乐:一首消愁,唱哭顶级天后 > 第三十八章 全网群嘲!用手机拍摄的+级综艺?

第三十八章 全网群嘲!用手机拍摄的+级综艺?(1 / 1)

当陈墨將四部崭新的华为手机,郑重其事地摆在会议桌上,並宣布“这就是我们《嚮往的生活》第一季的主要拍摄设备”时,整个办公室,陷入了一种比一千万预算时更加诡异的寂静。

王海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愣愣地看著那四部手机,又看了看陈墨那张写满了认真的脸,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在短短三天內,被反覆地、无情地顛覆和重塑。

“墨墨子”他颤抖著伸出手,指著桌上的手机,声音都变了调,“你你別嚇我。这玩意儿它它能拍综艺?”

“为什么不能?”陈墨拿起一部手机,在手上把玩著,熟练地打开了专业拍摄模式。

“4k画质,光学防抖,徠卡电影色彩模式,超大光圈除了不能换镜头,它的核心参数,在某些方面,甚至不比一些入门级的专业摄影机差。”

“可可那是手机啊!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华为gg商偷偷过你了?!”王海快要哭了。

“胖子,你还是没明白。”

陈墨嘆了口气,他知道,要改变王海这种传统被大製作思维固化的製片人观念,还需要一点时间。

“我们这档节目的核心,是什么?”他再次拋出了那个问题。

“是是生活,是真实。”王海有些不確定地回答。

“对,是真实。”陈墨点了点头,“那你想想,还有什么,比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手机,去记录生活,更能体现真实呢?

那些冰冷的、巨大的、充满了距离感的专业摄影机,本身就是一种闯入。它会提醒嘉宾、提醒观眾:你们正在看一档节目。”

“而手机不一样。”他的眼中,闪烁著一种近乎偏执的、属於產品经理般的光芒。

“它小巧、便捷、没有攻击性。我们可以把它藏在任何一个角落,让嘉宾在不知不觉中,忘记镜头的存在。我们可以让嘉宾自己,也拿起手机,去记录他们眼中看到的、最真实的彼此。这种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甚至有些粗糙的画面,恰恰是我们这档节目,最想追求的质感。”

“我们要的,不是一幅被精心构图的、完美的油画。我们要的,是一本充满了手抖、失焦、甚至意外抓拍的,真实的家庭相册。”

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就连刚刚还觉得这事不靠谱的黄雷和何炯,眼中也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他们似乎有点明白,陈墨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如此“离经叛道”的决定了。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看书就来 101 看书网,超靠谱 】

这个年轻人,他不是在省钱,他是在“创造一种全新的节目语態”!

“我同意。”第一个表態的,竟然是沈清歌。

她拿起一部手机,学著陈墨的样子,对著窗外的天空拍了一段视频。她看著屏幕里那被手机镜头捕捉下来的、真实而温暖的阳光,轻声说:“我喜欢这种感觉。它让我觉得,我不是在工作,我只是在用手机,记录我的下一段人生。”

黄雷看著沈清歌,又看了看陈墨,最终笑了。

他对著何炯摊了摊手,说道:“得,看来我们这些老傢伙,是跟不上年轻人的脑迴路了。行吧,陈导,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要是最后拍出来的东西,画质差得跟马赛克一样,我可是要第一个站出来,骂你这个无良奸商的。”

“一言为定。”陈墨笑著与他击掌。

就这样,华夏综艺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决定全流程使用手机作为主要拍摄设备的s+级综艺项目,在一种荒诞、实验又充满了先锋精神的氛围中,正式启动。

这个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

当“平凡之光”开始面向社会,招聘手机摄影师和手机拍摄助理时,整个行业,彻底炸锅了。

起初,大家以为这是个笑话。

“开什么玩笑?陈墨疯了吗?级综艺?他以为他是谁?贾伯斯转世吗?”

“我赌一包辣条,这绝对是炒作!是噱头!为了省钱,脸都不要了!”

但当他们发现,“平凡之光”是真的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甚至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选址,搭建那个传说中的“蘑菇屋”时,嘲笑,渐渐变成了鄙夷和不屑。

各大电视台的综艺製作人,在私下里,都把陈墨当成了一个“外行指导內行”的典型反面教材。

“拍电影成功,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综艺的水,比他想像的深多了!等著看吧,这次非摔个大跟头不可!”

“一千万预算,还用手机拍?这玩意儿最后能上卫视播出,我名字倒过来写!”

而冯守正和李威,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更是差点笑出了声。

“自取其辱!”李威在他的办公室里,看著网上的各种嘲讽言论,心情大好。

“我本来还以为他能搞出什么大动作,没想到,是搞了个大笑话!他这是彻底放弃治疗,准备破罐子破摔了。等这节目播出来,不用我们出手,观眾的口水都能把他淹死!”

冯守正虽然没有这么幸灾乐祸,但眼中也充满了轻蔑。

在他看来,陈墨这种行为,是对整个行业规则的践踏,是对专业主义的褻瀆。

一个连最基本的设备专业性都无法保证的节目,根本不配称之为作品。

在全网的群嘲和业內的不屑中,《嚮往的生活》节目组,像一个特立独行的异类,低调地完成了所有的前期筹备,前往了那个他们精心挑选的“世外桃源”——浙南山区,一个名叫翁草村。

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偏远小村庄。

一个月后,翁草村,“蘑菇屋”。

这是一幢由当地的旧民居改造而成的、充满了乡土气息的小院。

院子里,有一块被开垦出来的菜地,一个用竹子搭起来的凉亭,还有一口压水井。

院子旁边,是一片鬱鬱葱葱的竹林,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笼罩在晨雾中的青山。

风景,如诗如画。

但对於刚刚抵达这里的“双黄”组合来说,心情,却不那么美丽。

“这就是咱们未来三个月要住的地方?”黄雷看著那个还需要自己烧柴火的土灶,和那个上厕所都得跑去院子另一头的原生態卫生间,他的表情,是崩溃的。

“何老师,你掐我一下,告诉我这不是真的。”他一脸生无可恋地对著旁边的何炯说。 何炯的脸上,也掛著一丝苦笑。他安慰道:“老黄,既来之,则安之。你看,这里的空气多好,风景多美。就当是来忆苦思甜了。”

“我不需要忆苦思甜!”黄雷哀嚎道。

“我只想念我家里那带自动冲洗和烘乾功能的智能马桶!”

而另一边,沈清歌的状態,则完全相反。

她像一只被放出笼子的小鸟,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

她一会儿去摸摸那只被节目组提前安置在院子里名叫“彩灯”的公鸡,一会儿又兴致勃勃地跑到压水井旁,学著陈墨的样子,用力地压著水。

当清凉的井水,从压杆下哗啦啦地流出来时,她发出了银铃般的、开心的笑声。

“哇!出水了!陈墨,你看!我好厉害!”她像个孩子一样,向不远处的陈墨炫耀著。

陈墨靠在院门口的树下,看著眼前这幅景象,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让这些平时被镁光灯和无数助理包围著的明星,彻底脱离他们熟悉的环境,回归到一种最原始、最质朴的生活状態里。

只有在这样的状態下,他们才会卸下所有的偽装,展现出最真实、最可爱的一面。

“好了,各位联合创始人!”陈墨拍了拍手,將眾人召集起来。

“欢迎来到我们的蘑菇屋。从现在开始,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吃上饭,就得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劳动。”

他指了指院角的一大片玉米地。

“看到那些玉米了吗?”他笑著说,“那是我们晚餐的来源。节目组规定,每掰下一筐玉米,就可以跟导演组,换取相应的食材。”

“什么?!还要自己干活换食材?”黄雷的眼睛,瞪得像铜铃。

“当然。”陈墨拿出一张兑换表。

“一筐玉米,可以换一块五肉。半筐玉米,可以换五个鸡蛋。一个玉米嗯,可以换一根葱。”

看著那张苛刻到令人髮指的兑换表,黄雷感觉自己的血压,又上来了。

“陈墨!你这是黄世仁!是周扒皮!”他指著陈墨,悲愤地控诉道。

“我们是来体验生活的,不是来当长工的!”

陈墨摊了摊手,一脸无辜:“黄老师,合同里写得很清楚,自给自足,自力更生。您可是签了字的。”

黄雷:“”

他感觉自己,上了一条彻头彻尾的“贼船”。

就这样,在黄雷的哀嚎,何炯的苦笑,和沈清歌的好奇中,《嚮往的生活》第一期,正式开录。

没有剧本,没有流程。

陈墨只是將那几部手机,分別固定在院子里的几个隱蔽角落,又给了每位嘉宾一部,告诉他们“可以隨时记录任何你们觉得有趣的瞬间”。

然后,他便带著大部分工作人员,撤到了村口的另一处民居里,通过wi-fi信號,远程监视著蘑菇屋里的一切。

他给了嘉宾们,最大程度的自由。

起初,几位嘉宾还有些不適应。他们习惯了被无数的摄像机包围,习惯了按照导演的指令去行动。

但当他们发现,周围真的没有任何一个工作人员,只有几只偽装成装饰品的手机,和远处连绵的青山时,他们渐渐地,放鬆了下来。

黄雷认命般地捲起袖子,开始研究那个土灶,嘴里还不停地念叨著:“这火怎么生啊?这风箱怎么拉啊?何老师,快,去帮我找点乾柴来!”

何炯则像个大家长一样,开始收拾屋子,整理行李,还不忘安慰“备受打击”的黄雷。

而沈清歌,这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天后,则对著那片玉米地,犯了难。

她学著农民的样子,试图去掰玉米,结果不是用力过猛,把玉米秆掰断了,就是被玉米叶子划伤了手。

她有些委屈地坐在田埂上,看著自己那双弹钢琴的、上了巨额保险的手,现在沾满了泥土,还有几道红印子,她不禁有些怀疑人生。

难道,我真的,是个“废物”?

就在这时,一阵“咯咯噠”的声音传来。

她一扭头,发现那只名叫“彩灯”的大公鸡,正雄赳赳气昂昂地,踱步到她面前,用一种极其鄙视的眼神,瞥了她一眼,然后,迈著六亲不认的步伐,高傲地从她身边走过。

那一瞬间的“人鸡对视”,被角落里的一部手机,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沈清歌看著“彩灯”那囂张的背影,愣了几秒钟,然后,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觉得,这一刻,自己所有的天后包袱,所有的影后光环,都隨著这一声笑,烟消云散了。

她不再是沈清歌。

她只是一个连掰玉米都比不过一只鸡的,笨拙的,普通人。

而这种感觉,奇妙地让她觉得无比的轻鬆和快乐。

她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重新走进玉米地,眼神里,多了一丝不服输的倔强。

“我还不信了,我今天非得把你这筐玉米给装满了不可!”

远处的监控室里,陈墨看著监视器里,这真实而又充满趣味性的一幕幕,他的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他知道,这档节目,成了。

它或许没有激烈的衝突,没有烧脑的游戏。

但它有生活,有烟火,有最真实的人性,和最温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係。

而这些,恰恰是这个浮躁的时代,最稀缺,也最宝贵的东西。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出道吧,仙子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家居厂那些人 从基层交警到权力巅峰 离婚后,祁总抱崽追妻 全民寻宝:我能看到地图隐藏信息 半岛1984:我太忠诚了 被车撞后,我觉醒了透视赌石异能 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重生九二当学霸,靠写书带富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