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函盖了各种仿真场景——白天、夜间、恶劣天气、多目标同时出现、敌方干扰每一项测试,"闪电"的系统都表现出超出预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当最后一项测试完成,林舟关闭系统,会场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许多技术人员眼中含着泪水,三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见到了成果。
宋将军走到林舟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难得地露出了笑容:"林工,好样的!
赵部长的反应则更为复杂,他盯着林舟看了好一会儿,眼神中既有赞赏,也有一丝难以名状的疑惑:"林工,有时候我真的很想知道,你的这些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林舟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作为穿越者,有些秘密注定只能埋在心底。
他环视着这些疲惫但充满希望的面孔,心中涌起一种奇特的使命感。在这个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他带来的知识如同火种,点燃了一场技术革命的火焰。
这句话引发了新一轮的欢呼。在场的每个人都明白,他们正在参与一项可能改变历史的工作。
测试结束后,林舟独自一人留在控制室,看着那些仍在运行的设备,思绪万千。
更重要的是,他所带来的这些技术种子,将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出怎样的花朵?
林舟摇摇头,苦笑一声。无论如何,箭已在弦,不得不发。项目,已经成为他无法回头的使命。
他关上灯,离开控制室,身后是即将改变历史的技术奇迹,而前方,则是一个未知但充满可能的未来。
西山基地东北方向三百公里,戈壁深处。
黎明前的戈壁滩寒气逼人,天际在线泛着一丝微弱的鱼肚白。这片被群山环抱的隐秘盆地,在五个月前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如今却建起了一座高度机密的军事基地。
基地中央是一条三千米长的混凝土跑道,跑道两侧分布着各种功能建筑——控制塔、机库、雷达站、油料库。远处的山坡上,布满了伪装严密的观测点和防空阵地。整个基地戒备森严,外围五十公里范围内设置了三道警戒线,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都无法靠近。
机库内,几十名地勤人员早已等侯多时。他们身着统一的灰色工作服,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期待。这些人是从全国各大飞机制造厂和空军部队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过去三个月一直在进行各种仿真训练,为的就是这一天的到来。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覆盖着特殊涂料的"闪电"原型机被牵引车缓缓拖出机库。
那一刻,即使是见多识广的老机械师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整架飞机通体漆成深灰色,表面有种奇特的哑光质感,似乎能吞噬光线。即使静静地停在那里,也散发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机翼边缘,几名技术员正在检查控制面舵机的响应情况,突然,一个年轻人惊讶地叫出声来:"这这是什么材料?摸起来和看起来完全不一样!
年轻技术员吓了一跳,赶紧立正敬礼:"对不起,林工,我"
几名站在不远处的空军飞行员神情复杂地望着这一幕。他们是龙国空军的精英王牌,曾经驾驶过每一种国产战机,也参与过"火龙"的测试飞行。作为观察员站在一旁,因为"闪电"不需要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