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纸上画出了一个精巧的散热系统,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发动机稳定运行。
军用底盘的基本框架确定后,林舟开始设计上层结构——107毫米火箭炮的发射平台。
他快速设计了一个旋转发射架,可以360度旋转,仰角可调,配合简易但精确的瞄准系统。
整个火箭炮系统的设计图很快完成,林舟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又补充了一些细节——简易弹药架、快速装填机制、紧急手动发射备用系统
军用版设计完成后,林舟立即着手设计民用版的山区拖拉机。
拖拉机的设计相对简单,但林舟特别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
他设计了多个农具接口,让这台拖拉机能够胜任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等多种任务。
随着设计的深入,林舟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虽然有系统辅助,但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依然十分消耗精力。
林舟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环顾四周。小世界中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约莫三天,而现实世界可能只过去了几个小时。
他看着桌上密密麻麻的图纸和计算数据,满意地点点头。这些设计虽然比不上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产品,但放在六十年代,绝对是革命性的存在。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不断优化两套设计,计算每个部件的应力、寿命和可靠性,确保在当前工艺条件下能够实现。
最终,两份完整的设计方案摆在了桌上——一份是军用自行火箭炮底盘系统,一份是山区专用履带式拖拉机。
他最后检查了一遍所有参数,确保没有明显错误,然后准备退出小世界。
现实世界中,林舟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实验室的时钟显示才过去四个小时,但他在小世界已经工作了三天多。
他看着桌上整整齐齐的两套设计图纸和技术参数表,嘴角微微上扬。这次,他要再次震撼那些大佬们了。
……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边境线另一侧,白象国前线指挥部内,气氛凝重得几乎可以滴出水来。
辛格上校面如死灰,盯着桌上的几份报告,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他的副官站在一旁,表情同样凝重。
辛格拿起另一份报告,眉头皱得更紧了:"零星渗透也全部被粉碎,甚至连个活口都没留下。龙国那边的防御体系简直就象铜墙铁壁!
他猛地将报告摔在桌上,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盯着那条曲折的边境线。
辛格扭头,看到副官手中的几份黄色电报纸,心中已经猜到了内容。他沉默地接过电报,快速浏览起来。
第一份电报措辞严厉,质问为何三个月内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第二份电报提到国内经济形势日益恶化,需要外部军事成果来转移国内矛盾。
第三份电报则直接下达了最后通谍:一周内必须取得突破性成果,否则将考虑撤换指挥官。
辛格读完电报,脸色变得更加铁青。他走回桌前,重重地坐下,手指再次不自觉地敲击桌面。
副官沉默不语,知道上校只是在发泄不满。
辛格盯着地图沉思片刻,突然冷笑一声:"既然他们要结果,那我们就给他们结果。
副官看着上校写下的内容,瞪大了眼睛:"长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