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领导你一言我一语,激动地讨论着项目的前景和可行性,完全把林舟晾在了一边。
林舟也乐得清闲,站在一旁观察着这三位国家部级干部的激动模样,心中不由得感慨:看来这个时代的领导们,对新技术的渴望比我想象的还要强烈啊。
他们讨论了十几分钟,终于回过神来,想起了还有林舟这个"主角"在场。
赵部长调整了一下情绪,严肃地对林舟说:"林工,这个项目太重要了,需要绝对保密。我建议立即激活特殊程序,成立一个隐蔽的研发小组,由你亲自负责技术指导。
林舟微微点头。这反应速度倒是让他有些意外,看来在这个时代,重大项目的决策和执行效率相当高啊。
赵部长思索片刻,提出一个关键问题:"林工,这个项目需要多长时间?初步设计方案大概什么时候能出来?
林舟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有系统和小世界的帮助,技术方案其实分分钟就能搞定。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加工能力和材料水平,还是得留出足够的缓冲期。
赵部长则若有所思地盯着林舟,眼神中闪铄着复杂的光芒。
林舟意识到自己可能说得太快了,急忙补救:"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框架设计。详细的工程图纸和测试方案还需要更长时间。
赵部长点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但眼神依然充满探究。
周厂长却完全没注意到这个小插曲,依然沉浸在兴奋中:"林工,您放心,我们全力配合您的工作。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
三位领导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林舟,临走前还再三叮嘱他保密事宜,然后才离开车间。
林舟站在原地,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容。
车间里,张师傅、李师傅和王师傅还留在原地,目定口呆地看着林舟,那眼神就象是在看一个从天而降的外星人。
林舟转过身,脸上依旧挂着那抹神秘的微笑:"怎么,不相信我?
林舟心中暗笑,这装x的感觉,是他前世想都不敢想的。
林舟点点头,转身走向那辆改装的伏尔加,心中已经开始构思下一步的计划。
……
三位大佬离开后,林舟长舒一口气,活动了下肩膀。简直太过瘾了,但也挺累人的。他看了看表,已经下午五点多了。
送走三位师傅,林舟锁上车间门,迅速回到自己的实验室。一路上,他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思履带底盘的大致框架。现代履带技术其实并不神秘,关键是要适应六十年代的工艺和材料条件。
回到实验室,林舟先是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锁好门窗,确保不会有人打扰。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
熟悉的眩晕感过后,林舟来到了那个只属于自己的特殊空间。在这里,他可以高效工作数天,而现实世界只过去几小时。
小世界中,林舟先调出了一张宽大的虚拟工作台,上面铺满了草稿纸和各种工程工具。
林舟开始在纸上快速勾勒底盘的大致轮廓。他在前世见过不少军用履带车辆的资料,虽然不是专业设计师,但有系统辅助,足够他设计出这个时代的"黑科技"了。
图纸逐渐成型,一个紧凑但极具攻击性的底盘轮廓跃然纸上。
时间在小世界中飞速流逝,林舟完全沉浸在设计中,汗水浸湿了衬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