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部长和赵部长对视一眼,随即点头同意。专家们也纷纷起身,脸上的表情各异,但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好奇。
走出会议室,队伍浩浩荡荡地跟随林舟向实验区走去。专家们三三两两地小声议论着,大多数人脸上依然带着怀疑的神色。
走在最后的周工程师对身边的同事低声说道:"我赌十包烟,这小子在胡说八道。
林舟走在最前面,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早就习惯了别人的质疑和不信任。但他知道,很快,这些专家们脸上的表情将会变得非常、非常精彩。
杨厂长在前引路,林舟走在一旁,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专家队伍。路上,窃窃私语不断,大多数人还在嘲讽着这场闹剧,有几位年轻助手甚至掩嘴偷笑。
走在队伍前方的林舟听到身后的窃窃私语,嘴角微微上扬。作为穿越者,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场景——先质疑,后震惊,最后跪舔。想到即将看到这群专家们目定口呆的样子,他内心一阵窃喜。
铁门缓缓打开,一股微弱的寒气扑面而来。众人本以为会看到一个简陋的工作间,却发现面前是一间宽敞明亮、布置得井井有条的实验室。但真正让所有人瞬间瞪大眼睛的,是实验室中央那台体型庞大、型状古怪的设备——它至少有两迈克尔,金属框架上装满了复杂的光学组件,底部是一个平台,上面固定着一套精密的机械控制设备。
整个队伍瞬间炸开了锅,几十位专家一窝蜂地涌上前,围着那台设备团团转,有人甚至不由自主地伸手去触摸,又象被烫到一般猛地缩回。
林舟不紧不慢地绕到光刻机旁,伸手拍了拍机身:"确实是拼装的,所有零件都是在厂里各个车间加工的,设计图纸也是我一个人画的。
一位光学专家颤斗着手指,指向光刻机上方的透镜组:"这这个光学系统,精度要求至少在微米级,普通工厂根本没有这种加工能力"
就在专家们围着光刻机争论不休时,材料学专家张教授已经悄悄检查起了工作台上的一组化学试剂。
一旁的机械工程师钻到光刻机下方,细细检查着控制机构:"这个xy平台的移动精度天哪,用这种手段实现微米级控制,简直是匪夷所思!
各领域的专家们纷纷添加检查行列,整个实验室瞬间变得拥挤而嘈杂。每个人都想亲眼确认这台设备的真实性,而每一次确认都让他们的震惊更上一层楼。
林舟站在一旁,不紧不慢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震撼还在后面。
约莫二十分钟后,当大部分专家终于接受了光刻机的存在,林舟突然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走到实验室角落,从一个小型保险柜中取出一个方形的金属盒子,缓步走回众人中央。整个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个不起眼的小盒子上。
林舟缓缓打开盒盖,里面整齐排列着十几枚小小的黑色方块,每一枚上面都有细密的金属引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