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军工部,林舟直接让司机把他送回厂里。
路上,他拿出笔记本,开始快速列出可能的出口产品:
林舟停下笔,抬头看向车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
当晚,轧钢厂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林舟站在黑板前,手里拿着粉笔,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出口产品清单和技术要求。
技术人员们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会议结束后,林舟把几位内核技术人员留下,继续讨论技术细节。
讨论持续到深夜,当大部分人都离开后,林舟仍在办公室里埋头工作,准备详细的技术文档和多语种产品手册。
次日清晨,林舟顶着黑眼圈,带着一沓厚厚的文档,前往军工部参加联合小组第一次会议。
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各部门的代表,气氛严肃而紧张。
他将准备好的文档分发给各位代表,然后开始详细介绍每一项产品的特点、技术参数和市场定位。
随着介绍的深入,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不少人开始在文档上做笔记,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各种问题被一一讨论并解决。
最终,林舟的方案获得了全票通过。
接下来的几天,林舟几乎没离开过工厂。
他带领技术团队日夜奋战,一边设计改良产品,一边赶制样品。
前进一号生产线再次全速运转,但这次生产的不是军工产品,而是各种出口样品。
林舟接过来,仔细检查了每个细节,然后瞄准远处的靶子,扣动扳机。
在另一边,机械组正在调试简化版的数控机床。林舟特意设计了一套更加直观的控制面板,减少了复杂功能,强调耐用和易操作。
就这样,在林舟的带领下,轧钢厂的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每个人都被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激励着。
而此时,林舟正在办公室里,与外贸部和外交部的同志一起讨论即将发布的对外公告。
经过反复商讨,最终的公告稿被敲定,准备在次日向全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