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人脸上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他们倒要看看,这个年轻的总工程师到底有没有真本事,能不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贾东旭站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
他心里矛盾极了:一方面,他希望机器能修好,这样自己就不用背黑锅;
另一方面,他又隐隐希望林舟修不好,这样就能证明这个年轻人也不过如此,根本不值一百五十四块的高薪。
曹德胜看了看表,焦急地踱着步:
工人们都紧张地等待着,谁也没注意到,贾东旭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既有期待,又有忐忑,还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恶意——如果林舟真的解决了问题,那就更证明这世界对自己多么不公;
如果林舟解决不了,那自己至少能从他的失败中获得一丝可怜的平衡感。
……
技术科办公室里,林舟正与杨厂长和张书记围坐在一张图纸前,讨论着改造方案。
林舟手持铅笔,在图纸上划出几条关键线路,语速不快却字字珠玑。
杨厂长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叹,
张书记也难得露出笑容,
林工,你对咱们厂的贡献,我代表党委表示感谢!
就在此时,办公室的门被急促地敲响,王明利气喘吁吁地闯了进来。
这可是北极熊援助的精密设备,没有它,整个车间的活儿都得停!
杨厂长和张书记对视一眼,也立即起身,"我们一起去。
四人急匆匆地赶往一车间。
一路上,工人们纷纷侧目,看到厂长和书记亲自陪同着那个年轻人,更是窃窃私语。
林舟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大步流星地往前走。
一车间内,工人们正焦急地围着那台故障的bz-45钻床。
看到厂长和书记带着林舟进来,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但眼神中透露出的怀疑和审视却毫不掩饰。
这可是北极熊的设备,没有图纸,谁也不敢拆啊!
林舟点点头,仔细观察着机器的状态。
先是在钻床周围转了一圈,然后弯下腰,从不同角度观察钻头和卡住的钢材。
整个过程中,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车间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站在角落里的贾东旭。
贾东旭脸色煞白,结结巴巴地说:
林舟看了贾东旭一眼,没有过多追问,而是转回到机器前,伸手轻轻拨动了几下外部的操作杆。
卡住的钢材只是导火索,真正的问题是内部零件已经到了使用极限。
这番话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把卡住的钢材取出来,这就需要拆开机器了。
工人们也都议论纷纷,眼神中充满怀疑。
林舟听着这些议论,面色如常,眼神依然坚定。
我有把握在不损坏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完成拆卸和重装。
杨厂长有些尤豫,
张书记却当机立断,
曹德胜见状,也只好点头同意,但还是不放心地问:
bz-45型钻床的结构我很熟悉。
有了这份保证,众人才稍稍放心,开始按照林舟的指示准备工具。
林舟条理清淅地列出需要的工具,
工人们按照指示很快准备好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