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察带着他的专属颂唱手和数名卫兵,策马来到图霍拉镇时,发现镇子已经化作一个巨大的工地。
早在开战的第一天,小镇就遭到了塔尔门空军战术轰炸机的重点照顾,街道上堆满了瓦砾和砖块。
城内主要街道和关键建筑内,骑兵团和波美拉尼亚国土防御旅的士兵正在布置防御。
他们就地取材,利用瓦砾堆起了一座座街垒;并将建筑临街一面的窗户全部用木板、沙袋阻塞。
在城市外围,市民自发组成了施工队伍,在至关重要的高地上挖掘掩体。
李察风尘仆仆地来到第18骑兵团位于小镇金库内的指挥所时,在这里看见和他一样满眼血丝、疲惫不堪的马萨特勒兹上校。
两名团级主官同样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他们看到对方疲劳的表情相视一笑,然后热情地拥抱在一起。
马萨特勒兹上校拍着李察的肩膀:“久闻大名了,希米格维少校。昨天由你提供的炮火支持和敌军信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李察摆了摆手,表示这都是小事。
他没有废话,直接进入正题。
“我部获集团军司令部批准,启用了城郊的b7战略仓库。里面有大量的炸药和地雷储备,应该能起到不小的帮助。”
马萨特勒兹哈哈大笑:“那真是太好了,工兵刚刚还在抱怨爆破器材不足,这些物资真是雪中送炭。”
上校邀请李察坐在地图室的办公桌旁,扫开桌上乱七八糟的文档,让卫兵端来一杯热咖啡。
李察坐稳后,心事重重地问:“上校,我看城内还有大量平民尚未撤离?”
马萨特勒兹叹了口气。
“我部进驻后,第一时间下达了强制疏散令,可是民众坚持不肯离去,部分青壮年甚至主动帮忙修筑工事。”
上校无奈地说:“事实上,这些民众帮了很大的忙。如果不是他们,18团没法在短时间内摸清城内地形,完成小镇的要塞化。”
李察先表示理解,却又提醒道:
“一旦开战,必须疏散所有平民,以免间谍混在人群中,向塔尔门人传递情报。”
上校颔首:“放心,我明白。”
但李察真正担忧的并非此事。
“上校,我沿途大致观察了18团的防御部署——您似乎打算将整个骑兵团分散,带领民兵和国土防御部队固守全镇?”
上校先是一愣,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你没看错,我的确这么打算。”
“我认为这样做不妥。”李察喝下一口咖啡润了润嗓子,“来袭的塔尔门国防军兵力占优,火力占优,兵员素质和武器同样占优。在城里和敌人硬拼,恐怕支撑不了太长时间。”
上校没有为李察的贸然提议感到不满,反而低头沉思片刻。
“集团军司令部对我们的要求,是固守图霍拉一线,阻止塔尔门继续深入,直至27师主力从但泽地区撤离。”
马萨特勒兹郑重道:“我大致计算过,凭借第18团和国土防御旅,固守两天应该不成问题。”
“从27师驻地到格鲁德柴兹大约80公里,步兵师急行军速度约为一天40公里,足够他们后撤至安全地带。”
这位骑兵上校从来没有考虑过,27师有常行军的可能。
李察死死盯着对方的双眼,问道:“恕我冒昧,上校您在计算友军的行军速度时,采用了怎样的地形系数?”
上校顿时一愣。
【地形系数】是部队在复杂地形上行军时,人为增添一个系数,以此计算实际的行走路程。。
马萨特勒兹有些疑惑。
“但泽走廊至格鲁德柴兹,有一条完整的水泥道路相连,为何要去计算系数。”
李察连连摇头:“天上有塔军飞机肆虐,地面又有民众阻塞信道,公路压根走不了人。”
他用手蘸着杯子里的咖啡,在桌面写下一个数字。
“保守起见,最好将此系数纳入考量,再来考虑后续的防御布置。”
上校看向桌面,顿时睁大了双眼。?换句话说,我们要在图霍拉坚守4天?”
李察郑重地点了点头。
实际上,图霍拉镇根本就不需要守这么久,因为即便塔军攻不破这里的防线,其他方向的波军也顶不住国防军的全面进攻。
即便集团军司令部严禁各部后撤,李察也会在两天以后,想办法让35团和18骑兵团与当面之敌脱离接触。
只是如今的波军,普遍抱有错误的战术思想。
如果真的按照最为理想的情况下,能够防守两天进行战前部署,第18骑兵团很有可能连一天都守不住。
马萨特勒兹上校仔细思考一番,觉得李察说的在理。
但泽地区树林密布,尤其是但泽城到格丁尼亚中间的原始森林地区,就连塔尔门人制定进攻计划时,都要绕着走。
这破地方根本走不了马车,只有羊肠小道可供少量步兵通行。
上校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同时喃喃自语:“四天啊当面至少有一个装甲军,守4天时间?”
单纯依靠一个骑兵团,就算全部拼光也守不了那么久。
他转头看向李察:“希米格维少校,你有什么建议?”
李察早就等着对方开口,立刻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他来到地图边,手指城市中心的几栋建筑,说:“我建议,以一个营的骑兵精锐配合国土防卫旅、民兵守城,其馀部队作为机动力量,既可机动支持,也可投入反击。”
“在具体防御布置上,完全放弃城外高地,只守城内几栋关键建筑。”
“让工兵提前破坏道路,在街道上大量埋设地雷,往屋内设置诡雷炸药;同时将关键建筑间用炸药打通,甚至可以利用下水道,以便在需要时随时支持。”
李察着重强调了打通建筑间通路的重要性——兵力转运、伤员后送,在惨烈的巷战中实在是太重要了。
马萨特勒兹唤来传令兵,将上述意见逐字逐句一一记下。
李察见这位骑兵上校听得进去意见,也是毫不藏私,把脑子里关于巷战的干货一股脑全部甩了出来。
创建突击群、大量装备手榴弹、必要时爆破建筑阻止敌军装甲继续深入
直到他说得嗓子干哑,这才拿起身边的咖啡杯一饮而尽。
千奇百怪的巷战诀窍,让马萨特勒兹上校忍不住拍案叫绝。
“要是按希米格维少校的方案在镇内布防,塔尔门人可要倒大霉了”
不过他话音一转,严肃道:“可万一塔军不来强攻市区,而是选择绕行呢?”
李察对此早有准备。
“我看镇中心有栋多层的水泥建筑,比周围高了一大截?”
“那是医院主楼,你有什么想法吗?”
“直接把75毫米步兵炮和野战炮拆解后搬上去,射程足够复盖城市周围,封锁敌人行军路线了。”
当然,象是医院大楼这种普通钢混建筑,比较害怕大口径重炮(200毫米以上)和重磅航弹的直接攻击。
但是李察想到了乌东冲突中,大毛战略轰炸机投放的fab3000航弹,一发居然只能炸倒大楼一面墙的尴尬场景
再想到塔尔门空军既没有精确制导套件,斯图卡早期型能够搭载的最大炸弹,也只有500公斤时,顿时又放下心来。
只要不把火炮布置在最顶层,而是放在中心楼层,再用战备仓库里的混凝土进行一番加固
塔军想要清除这栋‘人工要塞’,恐怕要花上一番功夫。
塔尔门国防军要是能在两天内,把240毫米的k3集团军加农炮拉到第一线,直瞄轰击大楼,那李察自认倒楣。
(24 kanone3)
他眼冒凶光,恶狠狠地说:“塔军想要绕路,要么在北面的树林中伐出一条道路,要么来南面的湿地边缘查找机会。”
如果往南面来
“有我们35团守着布雷德河,保证3天之内,塔尔门人休想突破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