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炮击对塔尔门瑞彻士兵造成了重大伤亡,但波军第9野战炮营依旧穷追猛打,发射出一枚又一枚75毫米榴霰弹。
之后的急促射虽然不如首轮炮击时落弹密集,却胜在持久。
75毫米榴霰弹的持续轰击,将二营阵地前这数百米范围化作一片血肉磨坊。
哪怕李察躲在远处的高地上,都能隐约听见爆炸声中夹杂着塔尔门伤兵发出的凄厉哀嚎。
直到敌军炮兵释放烟雾,掩护己方撤退,波军的75野战炮才怏怏收手。
但敌人的报复来得非常快。
先是二营阵地再次遭到了炮火洗礼,然后是空中出现了数架ju87‘斯图卡’,向着战场后方呼啸而去。
用屁股想都能知道,轰炸机肯定要去找波军炮兵的麻烦。
不把这个罪魁祸首解决掉,塔尔门人能咽的下这口气?
李察看向空中飞机代表敌军的红色标记,急忙用“祷告仪”向炮兵示警。
“敌机向你们炮兵的方向去了,赶快躲起来!”
与李察接洽的那名军官却不乐意:“我们要是跑了,这些火炮该怎么办?敌军再次进攻,谁来为你们提供炮火支持?”
“之后的事之后再说!”李察顿时急了眼,对着通话器大吼,“先把人保住,装备随时都能造!”
虽然按照历史,波黑兰尼的工业体系很快就会便宜塔尔门瑞彻帝国,成为对方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为了说服对方,穿越者甚至搬出了自己那素未谋面的便宜叔叔。
炮兵距一线阵地只有不到7千米,俯冲轰炸机甚至都用不了两分钟,就能抵达投弹位置。
这也正是‘闪电战’的恐怖之处:天上有‘斯图卡’这种‘飞行大炮’,随时都能反制敌军火炮、支持一线步兵推进。
别说波造‘七五小姐’这种一战‘老太太’,就算搬来列车炮,一样要被‘斯图卡’当场炸废。
炮兵指挥官并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很快做出了妥协。
“好吧,就按你说的来。”
听到这里,李察总算松了口气。
能够实施四发同时弹着射击的炮兵军官,可是不折不扣的‘宝贝疙瘩’,要是莫明其妙被敌军飞机炸死,那也未免太可惜了。
仅仅过了不到30秒,后方就传来一阵爆炸。
李察担忧地看向后方:“希望炮兵兄弟平安无事”
穿越者此时还没注意到,他竟在不知不觉间,开始以一个波黑兰尼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他将注意力转向正面后,仔细观察树林内敌军标记的移动轨迹。
很明显,面前的第2摩步师不会轻易放弃。
既然是德军的异世界同位体,塔尔门瑞彻国防军摩步师一定极为依赖公路。
现如今还是39年,无论装甲师还是摩步师都没有‘s化’(半履带化),只有极少量的侦查和工程单位装备了‘山东孔夫子’251系列半履带车。
其馀的摩托化步兵大多依靠欧宝blitz和奔驰l3000卡车机动,这些卡车并不具备履带车那样强大的越野能力。
既然如此,扼守道路的二营防线,就是塔尔门军必须突破的关键要点。
炮兵方才的炮击,虽然对敌军造成了重大杀伤,但参与进攻的部队规模只有一到两个营。
而整个第2摩步师足足有三个摩托化步兵团,光是眼前的第5摩步团,就能再组织起两波类似规模的冲击。
当然,塔尔门人不可能让一个团死拼到底。
见攻势进展不顺、伤亡颇大,敌军立刻换上了另一支部队。
李察用望远镜看到树林中红色标记的变化,拿起了旁边的通话器。
“营部,这里是高地观察哨。敌军进攻部队从第5摩步团换成92摩步团了。”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这说明第二营面对的正是敌军第2摩步师的主力,我们以区区一个营的兵力,成功挡住了塔尔门人一整个摩步师的进攻。”
“祷告仪”对面的营长沃罗宁上尉苦笑一声:“这可算不得什么好消息”
己方位于敌军主力的进攻锋在线,也能算是好事?
刚刚塔尔门瑞彻军的第一轮正式进攻,就已经让沃罗宁上尉压力山大。
如果不是李察在第一时间上报敌方信息,如果不是这些信息受到师部重视、命令野战炮兵营就地展开;
如果不是处于优势位置李察利用外挂,将炮弹精准地引导至敌军头顶
缺少以上任意一个环节,二营阵地都会被敌人的装甲部队一波冲烂。
但若真能挡住敌军,勋章肯定拿到手软——虽然不是趴着领,就是连升三级躺着领
此时,周围炮声隆隆。
塔尔门瑞彻大口径火炮的发射的炮弹,正源源不断地砸落在阵地上。
经过一轮消耗后,二营是万万承受不起敌人新一轮进攻的。。。
不久后,敌军的两个摩步团完成了交接,第92步兵团在师直属坦克营的带领下,再次向阵地扑来。
可是这一次,波军没有火炮提供支持,几乎失去了行之有效的抵抗能力。
李察看着在战场上纵横弛骋的塔尔门坦克,眉头微皱。
“上校,你们有没有37毫米反坦克炮?”他抓着通话器询问。
“我们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沃罗宁上尉语气一滞,“倒是有不少刚发下来的反坦克步枪,刚刚被我下发到了各连。”
“反坦克枪?你早说有这种好东西啊!”李察一脸遗撼,“如果我手里有这玩意儿,现在就能干翻敌军的指挥坦克和炮兵观测车。”
一号指挥坦克上的假炮塔难以用肉眼分辨,可是却瞒不过李察的金手指。
要是有一支反坦克枪,他早就亲自动手,把那辆指挥车射瘫了。
恐怕就连沃罗宁上尉也没想到,李察居然能从人群中精准找出敌军的指挥官等高价值单位,拥有以一己之力影响整个战局的潜力。
“有机会的话,一定分你一支。”上尉还没有在意,如此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