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506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第506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1 / 1)

胡惟庸确实感觉到噩梦降临,他觉得自己距离末日越来越近,甚至是时刻都有可能丧命。

昨天御史台的人毫无预兆的弹劾马寻,这就让胡惟庸意识到事态超出了他的掌控。

随即就是御史台、鸿胪寺以及驿馆等先后被封,胡惟庸想要去收拾一下烂摊子都来不及。

到了今天,则是听闻闭门思过’的马寻去了诏狱,久不出山的大曹国公去提审御史台和鸿胪寺的官员。

更要命的是郑国公常遇春直接去了军营,而李文忠坐镇大都督府。

还有郭英这个皇帝心腹直接接管皇城城防。

京城内外,这一切都是让人觉得全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农历九月初五,朱标开开心心的在东宫过生,弟弟们也都及时赶回来了。

看着李贞和马寻一道过来,朱椟等人立刻起身,“姑父、舅舅。”

马寻笑着开口,“你舅母就不过来了,估计也就是这几天了。”

“舅母要是过来了,那才是折煞我。”朱标连忙开口,“我想着姑父和舅舅不来都行,只要二哥和驴儿、景隆来了就行。”

李贞笑盈盈的说道,“那象什么话,先不说你是太子储君,离的近咱们这些做长辈的不来看看也不好。”

仔细看了看朱椟等人,马寻顿时乐了,“看样子今年是踏实种地了,不错。”

朱连忙拍马屁说道,“都是舅舅教导的好,咱们以前生于富贵不知民生之艰。这几年种地、寻访,才知一饭一米来之不易。,对于朱桃这样的谄媚、讨好,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只是朱榈、朱棣等人也不太高兴,好话都让二哥说了,那我们如何展示自己的进步。

马寻笑着看向朱守谦,“铁柱,你堂叔过生,不作首诗?”

朱守谦顿时尴尬,连忙求饶,“舅爷爷,您在这里,我岂敢提笔!也就是先前不知天高地厚,这才瞎作诗。”

朱家初代打油诗扛把子朱元璋现在不会轻易作诗,怕被马家姐弟笑话。

朱守谦这个朱家三代打油诗扛把子其实偶尔还是呕心沥血的,只可惜文采有限,每次作出来的佳作好象都是评价不高。

不要紧,再接再厉,迟早能写出佳作。

常婉刻说道,“舅舅,既然今天是个好日子,您赐下墨宝如何?”

马寻看向朱守谦,“你作诗、我写字,必然是名垂千古的佳作,说不定就是传家之宝了。”

这时候也没什么可顾忌辈分的,大家都在哄笑。

马寻的字确实有了长进,但是按照如今大家对书法的评价,那就是马寻的字太工整、匠气,只能说是会写字、谈不上书法。

他的字再加之朱守谦的打油诗,这样的组合要是放在普通人家,都是嫌浪费纸张、笔墨。

在说笑的时候,马秀英带着朱雄英和马祖佑来了。

“爹。”抱着个寿桃的朱雄英十分激动,“吃桃。”

孩子的思很好猜,朱标笑着接过寿桃,“会再吃好不好?”

朱雄英摇头,“不好。”

马秀英的立场就非常明确,“一会儿要吃面,先吃桃。”

朱标就吐槽了,“以前都说爹娘偏心我,我看就算是再偏心于我,也比不上雄英。”

“那能一样吗?”李贞笑着开口,“这是孙儿,你是儿子,老话说的是隔辈亲、抱孙不抱子。你们瞧瞧铁柱,你爹多喜欢。”

朱守谦确实比较特殊,这算起来是朱家正经的长房宗子。

当然现在老朱家还是以朱元璋这皇帝为宗,所以有些事情没办法计较。

总不能是去明皇陵去祭拜的时候,朱雄英要跪在朱守谦的后面吧?

朱标接过小刀开始切桃,“姑父,您也偏心的厉害。”

朱标象征性的吃了口桃,其馀的分给朱雄英、朱守谦、朱济嬉以及马祖佑和李景隆。

稍微尴尬的是李景隆,他是朱标的子侄辈,但是岁数大点。

而马祖佑一点都不尴尬,他和朱雄英可是趴在桌子上眼巴巴的盯着寿桃,就等着分呢。

朱元璋乐呵呵的来了,马秀英抢先说道,“今天不谈政事,标儿过生是大事。”

“不谈、不谈。”朱元璋看向马寻,“标儿去年过整生,你在松江府办大事不回来倒也罢了。今年标儿过生,你还不提笔?”

才子马寻果断摇头,“等你和我姐过生的时候再说,我仔细琢磨琢磨,到时候我再写诗。”

朱元璋怀疑的看向马寻,“肚子里没货了?就这么敷衍我和你姐?”

马寻急了,“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朱元璋一下子更急,撩起衣袍就踹,“你敢!”

《金鸡报晓》,这是朱元璋的大作之一,在知道马寻是大才子之后,这位洪武皇帝没少被自家人笑话。

因为马寻读的诗,明显是对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的致敬。

马寻灵活的躲开朱元璋的大脚,继续读道,“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朱元璋直喘气,“你是故意的吧?啊,憋了这些年,就想着这时候撩拨我?”

朱守谦激动了,连忙问道,“舅爷爷,这是《咏雪》?”

马寻那叫一个欣慰,说道,“还是铁柱有文采,一听就知道了。”

这《咏雪》到底是郑板桥还是乾隆,这也是有一些争议。

马秀英就更加骄傲,“铁柱,跟你舅爷爷学作诗,别学你叔祖父。”

朱守谦也干脆,直接点头,要说写诗确实不能学叔祖父。

东宫的气氛说不出的和谐,朱标的生日啊,自然就是很多人眼里的大事。

起码在朱家人看来这是大事,至于过几天朱元璋的生日,那就是朝廷的大事了。

朱标的生日刚过完,马寻就将朱襫、朱榈和朱棣叫到了徐王府。

“老四,你立刻接手北镇抚司。”马寻开口安排着说道,“老二也出把力,记得去向你父皇求个旨意,接手锦衣卫。”

朱榈就眼巴巴的看着,没理由二哥和老四都有任务,我没有啊!

马寻随即看向朱榈说道,“你去找你姑父,但凡他要锁拿的人,你给我大张旗鼓的抓了、招摇过市的送去诏狱。”

让秦、晋、燕三王做这些看似有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好象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但是马寻就觉得这三个外甥合适,年龄、资历什么的暂且不提,主要是身份合适。

朱桃立刻问道,“舅舅,这骧是靠不住了?”

朱榈和朱棣也立刻意识到了,猛然间他们也觉得还是小看了二哥。

别看二哥平时有些急躁好似没心眼,整天除了惦记着和二嫂在一起,就没其他的事情了。

但是有些事情二哥还是非常敏感的,立刻能反应过来。

“靠不靠的住,得是你们父皇去定夺。”马寻只能说道,“只是现在在办的案子,毛骧不能参与太多。”

朱椟继续说道,“舅舅,要我说还是毛骧去做一些事情比较好。杀了胡惟庸、废了丞相,他就是杀人的刀。到时候事情办成了,刀扔了就是。“

这就是出身在皇家的,有些事情就算是没有过多的去培养,不过在耳濡目染之下也能明白。

朱襫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得有些得罪人、甚至是脏了手的事情,让毛骧去做。

朱椟说的其实也没错,有些事情就是需要毛骧这样的人去做。

“这事情我心里有数,你们也不用多想。”马寻笑了笑,“对了,记得若是遇到了胡惟庸,别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看他的神情得有意思点,戏谑、调侃、

幸灾乐祸。”

攻心为上啊,就是让胡惟庸更加的慌乱才好,这也不是坏事。

其实也没必要想的那么复杂,因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胡惟庸确实翻不起来什么风浪。

现在这么安排,无非就是想要让胡惟庸多犯错,达到朱元璋理想的一些效果罢了。

朱椟忽然问道,“舅舅,您让人去南洋做生意了,就没想着带着外甥们发财?”

朱榈也连忙说道,“就是啊,您就算是不在意我这外甥,得想想济嬉啊,这可是您外甥孙啊。”

朱棣不甘落后,他也想要好处,“舅舅,我可都成亲了。我可是驴儿的四哥,和驴儿还是连襟呢。”

“大事还没办成,你们惦记着什么呢?”马寻哭笑不得,“还没开府呢,就你们父皇那样,能委屈你们吗?”

想起来一些事情,马寻说道,“老二、老三、老四,你们三个给我记好了。

你们久在凤阳,知道民生不易,要是就藩之后不顾军民死活,我肯定会去收拾你们!”

天高皇帝远,就藩之后或许是可以少了一些约束,可以放飞自我。

但是朱椟等人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旦他们在封地作恶,父皇的旨意还没到,舅舅肯定就带着戒尺到了。

“回头你们选王府属官,这事情也得慎重,得亲君子远小人。”,“回去一人抄十份《出师表》送来,我回头抽查。”

我们是来听吩咐办胡惟庸啊,怎么忽然又是舅舅的思想品德教育课了?

三兄弟虽然面面相觑,可是这时候也只能听话了,谁让他们的舅舅最在意的就是品德的教育呢。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兰策的二十岁 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 小撩精的马甲捂不住了 圣杰武尊 肥妻逆袭:闪婚后被千娇百宠 星光交汇时我们并肩前行 苟在宗门御兽修仙 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同时穿越:继承万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