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499章 罪大恶极徐国公

第499章 罪大恶极徐国公(1 / 1)

平地起惊雷,马寻这个吉祥物被人弹劾了,这确实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但是仔细想想也别觉得有什么好奇怪,这人看似是对朝政不太过问,不过因为他而倒楣的官员实际上不少。

只是这一次稍微特殊一点,不少官员下意识的认为这是胡惟庸对马寻出招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大明的丞相对勋贵、对淮西集团动手了,更引申一点的来说,这是对外戚、对皇权的不满。

毕竞这么些年,马寻的所作所为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人就是帝后手里的一张牌。

朱元璋目光森寒,盯着跪在地上的马寻,“徐国公,你有何话要说?”

马寻声音陡然高了几分,那叫一个浮夸,“陛下明鉴,臣冤枉!”

“冤枉?”朱元璋不信了,“既然有大臣弹劾于你,必然是有原因,你有何冤枉?”

常遇春连忙蹦了出来,“陛下,臣以为是那人想要出名,因而弹劾徐国公!”

李文忠也蹦了出来,“陛下,我看那人无非是效仿魏征,沽誉卖直罢了!”

常遇春和李文忠急不可耐的就跳出来回护马寻,这一点大家一点都不意外,他们要是没有表态才是怪事。

要不是华高已经告老了,他说不定刚才就动手殴打御史了。

郭英等人也纷纷出班跪着,虽然现在还没有到求情的阶段,不过还是要将态度展现出来。

更何况对于马寻的这些罪名,大家也不是很认可。

马寻欣慰啊,不只是我姐的名声好、我跟着受益,原来我的人缘也不错。

这么扭头一看,马寻忽然愣了一下,李善长什么时候不声不响的也出班跪着了?

你这么做的话没用啊,你该生病的时候肯定有病,你没病的时候我都给你看出来病。

看着跪着的一群武将,朱元璋脸色难看,“你们倒是一个鼻孔出气啊,事情还没查,就在这里求情!”

陛下对淮西人抱团不满?

这是应该的,毕竞这些武将的兵权很大,在朝堂上也有足够的发言权。

这些人一旦抱团,是个皇帝心里肯定都不会高兴,这些人抱团也得看时候啊!

朱标连忙开口说道,“启奏陛下,徐国公忠孝之名天下皆知,此前又有防治天花之功。”

朱元璋直接不给好大儿面子,“功是功,过是过。御史所言之事,哪一桩是轻罪?恃功而骄,那才是取祸之道!太子,你记好了,他是你舅舅,更是我大明的国公!“

朱标继续说道,“陛下明鉴,徐国公一向谦逊恭谨,定不敢做这般无法无天之事。”

不少人也下意识的点头,其他人可能做这类事情。

但是马寻这个人怎么说呢,确实是一些人眼里的胆子比较小,他大概率是不敢做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情。

朱元璋目光锐利的盯着御史,“你也瞧见了,你若是没有证据,就算朕能饶了你,他们也饶不了你。”

风闻奏事算得上是御史的护身符,他们可以在没有证据的时候弹劾一些官员。

这也是以后党争之时大家忙着争言官的原因,因为这些人不需要太多的证据就可以直接做事。

做成了自然是最好的,失败了实际上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徐御史高举奏章说道,“启奏陛下,卫国公于松江府筹得丝绸、瓷器等物品,总价近五万两白银!”

有皇后拿着内努的补贴,再加之京城几家顶级勋贵联手凑钱,这才筹得五万两白银的货物。

听起来不多,可是这个数字足够吓人了。

明初很多税收都是实物,但是如果折合为白银的话,每年的粮税八百万两左右。

这些货款算起来的话,几乎是将京城几家顶级勋贵的家底子给掏空了。

徐御史继续说道,“陛下明鉴,卫国公曾言这些货物交由徐国公打理。徐国公言明这些货物只是在大明国内贸易,只是臣等未曾查到这批货物的踪迹。”

这么一大批货确实惊人,想要查出来这些货物的动向,其实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不少人在看马寻,想要他给出来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竞现在看起来是事发了。

也有人在不断的观察胡惟庸的神色,弹劾马寻这件事情肯定是你授意的。

要不然一个从七品的御史,他哪里来的本事知道邓愈筹得的货物数量,更别说去调查这些货物的流向了。

胡惟庸,你果然是对徐国公动手了!

常遇春立刻跳了出来,说道,“启奏陛下,这事臣知情。”

朱元璋冷着脸问道,“哦,那你说说。”

常遇春立刻回答说道,“陛下明鉴,臣小时候家贫,所以爱财、爱华贵器物。听闻江南多丝绸,臣就委托卫国公收购一些。“

邓愈也跟着说道,“陛下,徐国公曾言江南丰收,手工艺品技术精湛。我等大肆收购,市面上好货短缺,我等可囤积居奇。”

这些人是不要脸了,为了保马寻居然说出囤积居奇的事情了。

但是一时间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这些人囤的是丝绸、瓷器,不是粮食,也不是食盐、茶叶等敏感的物资。

最主要的是有些官员也做这类事情,在丰年大肆囤积粮食,遇到灾年高价出售。

“混帐!”朱元璋勃然大怒,“汝等为朝廷勋贵,见利忘义实在可恨!”

马寻低着头不说话,就好似是真的和这些勋贵联手将江南市场上的一些好货都给吞了一般,好象是打算转手赚个差价。

但是徐御史头铁啊,“陛下,有人看到货物送上海船运往福州,福州并无大量货物涌现!”

一时间不少人开始佩服这位御史了,你是真的头铁、胆大。

那几个勋贵不要脸的都说了是囤积居奇,这事情就算是过了。你现在非要查出来货物的流向,他徐国公怎么证明啊!

其实很多人都心里明白,这么大量的货物,还真不是简单的囤积就可以消化的。

朱元璋随即看向马寻,“徐国公,你对此有何要说的?”

总算是到我了,常遇春和邓愈这两人明显是有朱标的授意,所以一唱一和的,但是我才是主角啊!

马寻立刻高声自辩,“启奏陛下,臣早年困苦,喜爱锦衣华服,故而有些贪财!”

朱元璋显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满朝文武也不好糊弄,“贪财?朕听说很多人给你送珍宝古玩尚且不得入门,你何来贪财之说?”

马寻立刻说道,“臣不爱古玩之物,觉得华而不实。魏国公世子徐允恭、郑国公世子常茂、卫国公世子邓镇等,皆送我名贵物品。”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这就是马寻的状态。

现在将常茂等小子给扯出来,可是谁不知道那几个都是你的拥,还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朱元璋等人清楚啊,马寻送出去的东西更多,那些晚辈们只要表现好,马寻就大方的厉害。

不要说几个公爵世子了,就算是皇子皇女,马寻心情好了也动不动给点零花钱、帮忙置办点东西。

常遇春刻说道,“臣家中本有一柄好刀,徐国公索要去了!”

夹带私货,你出黑招!

朱标立刻开口说道,“徐国公,虽说您爱惜晚辈,岂能收晚辈礼物,还请速速归还!“

标儿,我收藏的刀啊,不是常茂送的,是你岳父假公济私想要黑了我的刀!

朱元璋不高兴的冷哼说道,“数万两货物,若是没有个交代肯定不行。徐国公,你好好想想如何应付朕、如何对百官有个说法!”

这事情没完,不是你们插科打浑就能糊弄过去的。

不少人也觉得皇帝是动真格的了,这是要查马寻啊。

可是一旦开始查,那么大量的货物始终不见踪影,他马寻能轻易脱身?

只是李善长、胡惟庸等人皱眉,这些勋贵同气连枝,想要查不容易啊。

更要命的是查那些货物,大概率是锦衣卫去查,可是锦衣卫敢查马寻吗?

更重要的是锦衣卫到底是谁在提督,大家心里有数。

让马寻自己查自己,能查出来问题才是怪事!

要不,争取将调查权争取过来,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虽说还没到不死不休的程度,但是只能硬着头皮将一些事情坐实。

都得罪到这个份上了,起码要将马寻赶出朝廷啊。

徐御史似乎明白胡惟庸的担心,立刻说道,“陛下,徐国公尚且还有擅自开启战事之嫌!”

李文忠怒了,冲着御史喊道,“你是何居心?何来擅启战端之说?我等为何不知情!”

大都督府的实际话事人李文忠不认马寻擅启战端,其他人这个时候就要发愁了。

因为李文忠的态度就是在代表着很多的勋贵的态度,大都督府的人打死不承认,文官们还能逼着这些嚣张跋扈的勋贵低头吗?

郭英也跟着附和,“朝廷兵马尚且在云贵、在北边,若是有战事,哪里来的兵马?户部、兵部等尚且未有辎重等送抵,哪来的战事?”

对啊,大规模的兵马调动,或者输重的运输都没看到,你说马寻在外头打仗,谁信啊!

徐御史一如既往的头铁,“徐国公去年于松江府治天花,擅自令水师赴东瀛,今年他于福建滞留,又遣水师出海!”

徐国公,解释吧!

解释两次水师的动向,解释一下是不是让水师一边打仗一边做生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灵笼:多子多福,我成了晨曦主管 魔法沙雕两手抓,我成了全校第一 白天卖衣服,晚上缝尸体 四合院:开局就报案 从仙门牛马苟到青帝仙君 想吃绝户?没门,暴富养崽爽翻天 绥阳 四合院何雨柱重生回贾东旭死前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活在崩坏世界